夜幕如墨,浓稠地铺洒在这片山林之上,
唯有清冷的月光艰难地从枝叶缝隙间挤落,在地面勾勒出斑驳陆离的光影。
山间的风,肆意地穿梭,吹得树木沙沙作响。
赵敏身着一袭玄色劲装,身姿矫健,
腰间那柄锋利的倚天剑随着她的步伐微微晃动,剑柄上的宝石在黯淡光线中偶尔闪过一抹幽光。
她目光如炬,在黑暗中精准地锁定了何太冲的身影。
此刻的何太冲,正警惕地环顾四周,手中白虹剑紧握,剑身隐隐散发着寒意。
“何掌门,今可插翅难逃!”
赵敏清脆的声音穿透风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她转头看向身旁身形魁梧的大汉,低声道:
“吴大,等下你从左侧包抄,务必拦住他退路。”
吴大握拳应道:
“姑娘放心,定不辱命。”
她话音刚落,身后的一众手下瞬间如训练有素的猎犬,朝着何太冲迅猛扑去。
他们身形敏捷,脚步沉稳,手中兵器闪烁着冷光。
何太冲面色一凛,眼中闪过一丝惊惶,
但多年的江湖历练让他迅速镇定下来。
他大喝一声,白虹剑挽出几朵剑花,朝着率先冲至的两名黑衣人刺去,口中怒骂:
“元狗,拿命来!”
剑身舞动间,带出呼呼风声,显示出他深厚的内力与精湛的剑术。
赵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身形一闪,如鬼魅般欺近何太冲。
她手中倚天剑轻轻一挥,看似随意,却蕴含着莫大的威力。
何太冲只觉一股凌厉的剑气扑面而来,他心中暗惊,连忙举剑抵挡。
“当”的一声巨响,两剑相交,火星四溅,何太冲手臂一震,虎口微微发麻。
趁着何太冲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赵敏猛地飞起一脚,正中何太冲胸口。
何太冲闷哼一声,整个人向后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还未等他起身,数名黑衣人已迅速围拢过来,手中兵器齐指何太冲咽喉。
赵敏款步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何太冲,眼中满是得意之色:
“何太冲,你今日落在我手中,也算是你的造化。”
何太冲啐了一口,骂道:
“妖女,你敢动我,昆仑派定不会放过你!”
赵敏闻言,不禁笑出声来:
“昆仑派?等我将六大门派都攥在手心,你们自顾不暇,还谈什么复仇。
带下去!”
黑衣人领命,架起何太冲便往暗处走去。
望着被带走的何太冲,赵敏心中思绪翻涌。
这时,一名身形娇小的女子快步跑来,在赵敏耳边低语:
“姑娘,宋青书已得知何太冲被抓,正朝着这边赶来。”
赵敏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轻声道:
“来得正好,让他尝尝苦头。”
她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喃喃自语道:
“宋青书,你就算武艺再高强又如何?只要我将六大门派尽数收入囊中,到那时,他们内部必然纷争不断。
你孤身一人,又怎能抵挡我大元的千军万马?这天下,终究会是我大元的天下。”
山风拂过她的发丝,她的眼神愈发坚定。
.............
赵敏手持倚天剑,剑身寒气逼人,映着她冷峻的面庞。
刚从灭绝师太手中夺得此剑,正待一试锋芒,忽闻王府侍卫来报:
“郡主,七王爷有请,说是有要事相商。”
赵敏眉头微皱,心中暗忖:
这七王爷此时唤我,所为何事?
莫不是又要提及那桩婚事?
她心中一阵厌烦,却也不敢怠慢,只得将倚天剑交予手下,整了整衣衫,随侍卫前往王府。
王府大厅内,七王爷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威严。
见赵敏进来,微微颔首,示意她坐下。
赵敏福了福身,款款落座,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厅内,只见小王爷正站在一旁,一脸期待地看着她。
赵敏心中一阵厌恶,面上却不动声色,轻声问道:
“王爷唤敏儿前来,所为何事?”
七王爷捋了捋胡须,沉声道:
“敏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终身大事不可再拖。
本王看小王爷一表人才,与你甚是般配,这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赵敏心中一紧,强忍着不悦,赔笑道:
“王爷厚爱,敏儿感激不尽。
只是敏儿如今心系江湖之事,尚未考虑终身大事,还望王爷体谅。”
七王爷脸色微变,不悦道:
“敏儿,这江湖之事,皆是些打打杀杀,成何体统?
你身为郡主,当以王府为重。
这婚事,本王已经决定了,你不可再推脱。”
赵敏心中暗暗叫苦,却又不敢公然违抗七王爷的命令,只得低头不语。
小王爷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讨好道:
“郡主,小王对郡主一片真心,还望郡主能够答应这门婚事。
小王定会对郡主百般疼爱,不让郡主受半点委屈。”
赵敏抬眼看向小王爷,只见他一脸谄媚,心中更是厌恶,冷冷道:
“小王爷美意,敏儿心领了。
只是敏儿对小王爷并无男女之情,这婚事,还是作罢吧。”
七王爷脸色一沉,“啪”地一声,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怒道:
“敏儿,你不要不识好歹!
这门婚事,由不得你拒绝。
本王已经向朝廷上表,待圣上恩准,便择日完婚。”
赵敏心中大惊,没想到七王爷竟已将此事奏明圣上,这下自己可真是骑虎难下了。
她心中一阵慌乱,却又无计可施,只得咬着嘴唇,眼中泛起泪花。
厅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赵敏只觉呼吸都变得沉重。
她偷偷看了一眼七王爷,只见他一脸坚决,毫无转圜余地。
赵敏心中暗暗叫苦,自己虽贵为郡主,却在这婚事上毫无自主权。
如今得罪了七王爷,日后在王府怕是难以立足;
可若答应了这门婚事,自己又实在心有不甘。
这可如何是好?
赵敏心中一片混乱,只觉眼前一片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
六大派离去后,明教上下皆以为风波平息,可没料到,丐帮等一众小帮派见明教元气未复,竟妄图趁火打劫。
一时间,光明顶周遭喊杀声再起,气氛剑拔弩张。
明教教众们紧紧握住手中兵器,眼神里满是不甘与愤懑,低声咒骂着这些落井下石的小帮派。
杨逍望着远处蠢蠢欲动的敌人,眉头紧蹙,快步走到教众身前,沉声道:
“眼下我教刚经历大战,无力再战,躲入秘道方为上策。”
布袋和尚说不得皱着眉,伸手挠了挠光秃秃的脑袋,嘟囔道:
“杨左使,好不容易熬过六大派,如今却要躲起来,实在窝囊。
咱们明教何时这般认过怂?”
铁冠道人手持拂尘,轻轻甩动,附和道:
“说不得所言极是,就这么躲起来,日后在江湖上还如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