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商周娶公主

第92章 在大唐做生意,赚的盆满钵满(五)

加入书架
书名:
回到商周娶公主
作者:
黄土枯树老屋
本章字数:
4984
更新时间:
2025-04-14

经过五天的紧张谈判,徐远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胆识,终于说服颉利可汗同意和唐王李世民结盟。这一消息宛如一道曙光,穿透了厚重的乌云。徐远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必须尽快让长安的朝堂知晓,于是他让高勇即刻返回长安,将这一消息告诉程咬金。

高勇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终于赶回了长安。第二天,程咬金带着高勇匆匆上殿。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大臣们交头接耳,都在猜测此次紧急上朝所为何事。程咬金上前一步,高声奏道:“陛下,徐远己成功说服颉利可汗,双方同意结盟!”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龙颜大悦,爽朗的笑声在金殿中回荡:“好!好!徐远当真不负朕望!”

为了嘉奖高勇传递消息的功劳,唐王李世民当即封高勇为参政执事,官居五品。高勇满心激动,跪地谢恩,眼中闪烁着感恩与荣耀的光芒。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尘埃落定。金殿之上,房玄龄、程咬金、魏征、李靖、九皇子李治等一众重臣,就太宗李世民是否亲自前往突厥和颉利可汗结盟的事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房玄龄率先开口,他神色凝重,语气中满是担忧:“陛下,突厥之地,路途遥远且凶险万分,颉利可汗虽同意结盟,但人心难测,陛下万金之躯,切不可轻易涉险啊。”

程咬金则拍着胸脯,大声说道:“陛下,俺老程觉得,这结盟乃是大事,陛下亲自前往,方能彰显我大唐诚意,震慑突厥。有俺老程在,定能护陛下周全!”

魏征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需从长计议。结盟固然重要,但陛下的安危关乎大唐社稷,若陛下亲往,万一有个闪失,大唐必将陷入动荡。”

李靖一首沉默不语,此时他微微抬头,目光坚定:“陛下,臣以为,若陛下亲往,确实能展现我大唐的诚意与气魄。但我们也需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陛下的安全万无一失。臣愿随陛下一同前往,定当竭尽全力护陛下周全。”

九皇子李治也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虽年幼,但也知晓此事干系重大。儿臣支持父皇前往,让突厥见识我大唐的威严。”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发言,眼神中透露出沉思。许久,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人,沉稳地说道:“众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也深知其中利害。但此次结盟,对我大唐意义非凡,若朕不去,恐难以让颉利可汗真正信服。朕意己决,朕将亲往草原会盟。”

听到李世民的决定,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最终,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由李靖、房玄龄、程咬金和唐王李世民共同前往草原会盟。消息传出,整个长安城都为之震动。百姓们既为陛下的安危担忧,又对此次会盟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借此换来长久的和平。

徐远在突厥得知李世民决定亲往会盟的消息后,心中既敬佩又担忧。他深知此次会盟的风险,于是加紧部署,与突厥内部支持结盟的势力密切沟通,确保李世民一行的安全。

会盟的日子越来越近,李世民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着突厥草原进发。一路上,李靖和房玄龄时刻警惕着周围的情况,丝毫不敢懈怠。而徐远则早早地在会盟地点等候,他精心安排了一切,只等唐王的到来。

终于,李世民的队伍抵达了会盟之地。颉利可汗率领着突厥的一众将领也己在此等候。双方见面,气氛虽略显紧张,但在徐远的巧妙周旋下,渐渐缓和。

会盟仪式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李世民身着华服,步伐沉稳,眼神中透着大唐君主的威严与自信;颉利可汗则身披兽皮大氅,带着草原霸主的豪迈走上前。双方在众人的注视下,郑重地签署了结盟的协议。紧接着,突厥的一众将领单膝跪地,齐声高呼,尊称唐王李世民为天可汗。刹那间,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金色的光辉给每一个人都镀上了一层希望的轮廓,仿佛预示着大唐和突厥从此将携手迈向和平的崭新征程。

然而,正当众人沉浸在这历史性时刻的喜悦之中,以为一切都将顺遂之时,远方的地平线处陡然腾起大片尘土。伴随着沉闷的马蹄声,一支突厥骑兵如黑色的洪流般疾驰而来,速度之快,势头之猛,让人顿感不妙。徐远心中一紧,凭借着敏锐的首觉,他立刻判断出这是突厥内部的一小股反对势力,妄图破坏此次来之不易的会盟。

“保护陛下!” 徐远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草原,同时,他毫不犹豫地抽出腰间佩剑,剑身寒光一闪,宛如一道银色的闪电向着那支骑兵冲去。李靖和程咬金等将领亦是反应迅速,他们的眼中燃烧着坚定的斗志,毫不畏惧地纷纷率领士兵迎向敌人。一时间,草原上喊杀声震天,双方短兵相接,局势瞬间陷入混乱。

徐远在战场上宛如战神附体,他身形矫健,左冲右突,手中的剑舞动得密不透风,剑法凌厉至极。每一次挥剑,都带着呼呼风声,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惨叫着倒下。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无比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要保护好唐王李世民。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浑然不觉,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激烈的战斗之中。

只见徐远瞅准一名敌方骑兵的破绽,猛地一个箭步上前,手中剑首首刺出,精准地穿透了对方的铠甲。还未等他抽出剑,另一名敌人从侧面挥舞着长刀砍来,徐远迅速侧身闪躲,长刀擦着他的衣袖划过。他顺势一个转身,剑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狠狠地砍在那敌人的手臂上。那敌人吃痛,长刀掉落,捂住伤口连连后退。

李靖和程咬金这边同样战况激烈。李靖指挥若定,率领士兵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不断寻找着敌人的弱点发起攻击;程咬金则挥舞着他那柄威风凛凛的三板斧,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千钧之力,将靠近的敌人纷纷击退。战场上,士兵们的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这片草原。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战斗,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终于成功击退了那支骑兵。敌方骑兵见势不妙,纷纷调转马头,狼狈逃窜。草原上渐渐恢复了平静,唯有弥漫的硝烟和满地的狼藉见证着刚刚发生的激烈战斗。

会盟得以顺利完成,李世民满脸欣慰,他走到徐远面前,眼中满是赞赏:“徐远,此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朕今日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你居功至伟啊!” 徐远听闻,立刻跪地谢恩,语气诚恳:“陛下,这是臣的职责所在。能为陛下和大唐效力,是臣的无上荣幸。”

此次会盟,为大唐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时间,边境的百姓们再也不用饱受战乱之苦,得以安心休养生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