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条,原本想钻光幕空子的古人算盘都落了空。
在他在答题期间,只有同一个时空的弹幕可以看,这就让人很难在繁杂的弹幕上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毕竟在弹幕上发言的更多的是百姓,而无论在什么时期,百姓的数量永远是最多的。
哪怕是皇帝,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捂住所有百姓的嘴,不让他们发言。
如果皇帝真的有这个本事也就不会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了。
不过,哪怕是如此,关于光幕提问的问题,对于各朝代皇帝都有很大参考价值。
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雄图霸业,想要名留千古,又被光幕之前的视频里透露出来的东西吸引的皇帝,在秦始皇回答的时候,首接让人记录了下来。
后世的不少东西他们都想要,尤其是那些方便书写的纸笔。
有这些东西,书籍的普及可要比之前容易太多。
除了关注光幕答题模式的,也有古人注意到了光幕问的问题本身。
〖正在和吕雉、刘盈吃饭的刘邦:“……我的名字竟然占这么多个吗?”这光幕真的不是在提醒什么吗?〗
〖吕雉:“我们是以后来者的身份看这个问题的选项,那自然会觉得光幕偏向,但若是真的站在秦始皇的位置,他未必会觉得『甲』是正确答案,毕竟覆灭秦朝和下一任开国之君并不冲突,也并不一定就会是同一人。”〗
〖项羽:“这就认为是『甲』了,未免太过自信。”〗
〖吕布:“霸王别太自信,如果按照谁先率军攻入关中来算的话,『甲』还真是正确答案。”〗
〖项羽:??!〖惊〗
相比较于在弹幕上说话的皇帝,大多皇帝还是在默默窥屏,并且是他弹幕能够说的话。
不过,经过几次试探,他们总结出来了一部分规则。
百姓说的话会被弹幕收入其中,但是不会显示姓名。
皇帝的话会加名字加金,闪闪发光,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
臣子将军的话会加名字,但不闪亮跟百姓的弹幕混在一起,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分辨。
但加名字的臣子,也不是只要是朝堂臣子在弹幕上说话就会加名字,有些会有些不会,他们暂时还没摸清加名字的规矩。
关于想要通过弹幕传达其他朝代的信息也是不能的,说了之后,在弹幕上只会变成乱码。
而他们询问其他时空本朝的问题,比如说什么时候灭亡?
这些发到弹幕上也是一串乱码,这些乱码别的朝代都看不懂,更别提如何回答了。
想要靠弹幕钻空子,失败+2!
……
秦朝
因为光幕屏蔽了除了秦始皇本时空外,其他时空的弹幕。
没有其他时空弹幕作为参考,秦始皇只能自己推测。
光幕的『前景提要』并没有暴露出太多的信息,相反是这些选择项,给他划了个重点。
『刘邦』光幕官方盖章的,秦朝之后,汉朝的开国之君。
他会是覆灭秦朝的人吗?
秦始皇在心里猜测着。
而原本应该为君王分忧的王绾他们,在这个时候却并没有发表意见。
谁也不知道,光幕给的奖励有多好,如果是因为他们的建议出错了,没了这个奖励,谁知道,君王会不会迁怒呢?
哪怕他们的君主并不是一个喜欢迁怒的人,但在骤然失去巨大利益的情况下,谁又能说的准呢?
在这种情况下,不说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说话就不会错,最多是在君王心里留下些不好的印象。
更何况,陛下并没有问他们,不是吗?
好在秦始皇也并未指望他们,在这个问题出现的倒计时结束之前,秦始皇做出了选择——『甲:刘邦,刘邦』
覆灭秦朝的人和下一任开国之君可能不是同一个人,秦始皇是知道的,但可能性的就那几个。
光幕上面透露出的消息也没透露出多少,反正不到能够推测出正确答案的地步。
所以……
既然『刘邦』出现的次数最多,那就他吧。
〖刘邦:“这么快就确定了吗?”〗
〖朱元璋:“该说不愧是秦始皇吗?一次就对。”〗
〖朱棣:“这是什么?来自第一位皇帝的首觉吗?”〗
〖刘秀:一次就答对,这运气能分下次答题的我点吗?〗
刘秀羡慕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一次答对,这也算是个开门红了。
……
『叮,秦始皇回答正确,因秦始皇之后还有问答题,暂记一个礼物,奖励在所有问题回答完后,一同发放。
现公布正确答案的详细内容!』
光幕的声音落下,在正确答案:『甲:刘邦,刘邦』之后,又出现了新的解说视频。
【#刘邦#秦朝#汉朝#】
【公元前***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在沛(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刘邦采用避实就虚的战略,乘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牵制秦军主力、关内空虚之机,绕道南阳郡,经武关(今陕西商洛丹凤)、峣关(今陕西西安蓝田),于公元前***年十月抵达霸上(今西安东南),迫使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西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打败项羽,项羽自刎身亡。公元前***年二月,刘邦在汜水之北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称帝,建国号为“汉”。】
【配文:谁能想到?大一统的秦朝这短短存在了**就灭亡了呢?】
[秦始皇:???]存在了多少时间,你倒是说清楚啊!!!
评论区
[*世而亡的大秦啊!真是可惜了。]
[6代人的努力,只要有个有个败家子儿,一代之内都能败的干干净净。]
[奋六世之余烈,7代都是明君。这也消耗掉了秦国的气运。]
[七世明君,召唤出了千古第一昏君。]
〖原本还觉得大秦少说有1000年的秦始皇:“!!!七世明君召唤出一个昏君,秦二世就完了!!!扶苏!”〗
〖看到秦始皇弹幕的刘彻:“秦始皇现在属于意的下一任继位之君,还真是扶苏啊!”〗
[恐怕项羽也没有想到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自己这辈子做过最错误的决定吧。]
[ε=(′ο`*)))唉,历史上有着霸王之勇千古无二的项羽,最后了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这说明了什么,做人不要太自大。]
[不,其实《鸿门宴》里那边根本就没办法上流崩,因为后果项羽承担不起。]
〖项羽:我竟然输了,还自刎乌江,这……这怎么可能!?(不可置信,也不敢相信)〗
[秦做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五百年。]
〖杨坚:等等……又把秦朝和隋朝放在一起……〗因为之前不妙的预感和念想,杨坚每次看到秦朝和隋朝被护士放在一起都敏感的很。
他大隋该不会也是二世而亡吧?(绝望)
[……]
21世纪的网友们不知道自己的评论能够被古人看到。
所以在网上刷到这个被系统大推视频的网友们,有不少网友都在评论区留言。
〖年羹尧:是我耳空了吗?怎么没听到光幕视频说的具体时间。〗
〖年遐龄:是光幕还有关于时间的问题没有问,所以才刻意模糊了时间吗?〗
〖“这些在视频评论区说话的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吗?”〗
〖“他们跟咱们现在和光幕上说的话,也没什么不一样嘛。”〗
〖“秦始皇,这是我们陛下啊!”〗
〖“这暴君竟然这么厉害吗?一次就答对了。”〗
〖“答对又如何,暴君又不会把他得到的好东西分给咱们。”〗
〖“算了算了,别想那么多了。还是怎么想想,把外徭过去吧?也不知道我这一去还有没有命回来。”〗
……
(根据史料记载秦朝的徭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更役
卒更:秦汉时期,正常的“徭戍”常采取“更卒”方式,即“一月一更”,每个成年男子每年需服役一个月,期满可返回,换他人服役。
践更:若本人不愿服役,可用二千钱雇佣他人代替自己服一月更役,也算履行了服役义务。
过更:本指戍边,规定每人每年需戍边三日,但实际不可行,于是改为一年更换一次,被代替者不用服三日戍边之役,改为缴纳三百钱的“更赋”。
外徭
普通徭役一般在本郡县内,国家进行治河、建城等大工程时,本郡县徭役不足,就需征调服役者前往外郡县,且服役期限较长,朝廷允许以治河等役期抵消戍边之役相应时间。
赀徭
这是一种惩罚性徭役,是对犯“赀罪”的人实施的处罚,如“赀徭三旬”就是被罚服徭役三十天。
居役
百姓被“罚款”后,若不想缴或无钱缴,可用徭役代替,有明确的抵偿比例规定,且家人可代替,一家两人以上“居役”的,可放归一人轮流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