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视频的评论区格外的长,但各朝代古人除了某位破防的一家子外,其他古人没一个嫌长的,甚至在看完的时候都还有些意犹未尽。
皇家/兄弟/被得(bei de)/刺激。
这种集各种刺激元素为一体的视频评论内容,哪怕只是后世磕的一句话,都能让他们联想到更多。
谁让这次光幕问答,清朝的皇帝出镜了呢。
有人脸配图,再加上弹幕上偶尔清朝皇子的弹幕,让人更能带入了呢。~(?????)~[嘻嘻]
〔“这就结束了?”〕
〔“这皇家这么乱的吗?”〕
〔“其实光幕还可以再讲几句的。”〕
〔“我就知道『皇室大瓜』没选错。”〕
〔“光幕真没辜负我的选项,再来几个,再来几个。”〕
……
而相比于康熙朝,雍正朝的这些破防的清朝皇室中人,其他的皇帝关注点完全不同。
〔(宋仁宗)赵祯:“这清朝皇帝这么能生吗?儿子都排到第24个了。”〕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ω`? )
〔朱厚照:“这朝皇帝这么能生吗?[惊呆了,老铁!]”〕
〔宋濂:“看来,这一朝的皇帝和皇子,在后世人当中流传很广。”〕
连皇帝几个儿子之间斗了什么法都知道,可不是流传很广。
〔蓝玉:“就是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清朝的皇帝高不高兴了?”〕
〔恰巧看到这个弹幕的康熙:“……”〕高兴个屁!
一向自傲于自己儿子,在历史上众多皇帝之中也能排进前十的康熙,第一次觉得生太多儿子也不好。
一个两个,全是来讨债的。
这时候的康熙倒是很赞同汉人当中的那句俗语,儿女都是债。
……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位皇帝,看完这个视频后,对这个异族王朝送去了一点点点点点同情。
这位就是看了“秦始皇和刘彻CP”同人文,被后世人同样祸害的刘彻。
除了这点同情外,刘彻还有种诡异的平衡感,有种后世也不光抓着他霍霍,其实大家都一样的平衡感。
刘彻:……就突然觉得自己还好,至少自己没有被拉出去与亲儿子组cp,也没有和自己的兄弟,在后世人的文里有什么不可描述的关系。
刘彻:……有种微妙的庆幸感是怎么回事?
……
【#大馋丫头#做饭#】
【当大馋丫头们学会做饭,在食材上那真是半点不亏待自己。】
【网友一:“做西红柿炒鸡蛋,半个西红柿配了7个鸡蛋。”】
【光幕视频,一边配文还一边配了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视频。】
〔“放这么多鸡蛋吗?”〕
〔“放这么多鸡蛋,鸡一天能下这么多蛋吗?”〕
〔“后世想吃什么东西都花钱买,好像不需要养鸡了。”〕
〔万历:“等等……西红柿?这东西有点眼熟啊。”〕
〔“这不是西番柿吗?”〕
〔“不是一首说这东西有毒吗?后世人怎么吃这个?”〕
〔“原来这东西没毒啊。”〕
〔朱厚照:“那……这个西红柿炒鸡蛋好吃吗?”〕
〔朱佑樘:“……这是重点吗?”〕
【网友二:“今晚刚做了份虾肉粥,一斤虾全放进去了。”】
【网友三:“今天让你见识一下1块钱的青椒,配上11块钱的肉丝。”】
【网友西:“[麻辣烫配图]谁能想到,刚开始我只是想煮一包方便面。”】
评论区
[我上次一个西红柿配了5个鸡蛋,都觉得放的鸡蛋有点多,没想到还有高手。]
[为了一包方便面,炖了一高压锅土豆炖牛腩。]
[家里剩了半碗米饭,我想做份蛋炒饭,然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半斤肉,半斤蛋,二两米饭]
[你是说,上面这个看不见几粒米的‘菜’,是你做的蛋炒饭,是吗?ψ(*`ー′)ψ]
[分我一口,快,分我一口。ヾ(′〇`)????]
[饿啊,好饿啊!lP:H国]
[深夜想吃份螺蛳粉,结果一份螺蛳粉,让我煮成了火锅?(???)?。]
[想吃辣椒炒牛肉,然后买了两根辣椒,炒了一斤牛肉(〃'▽'〃)。]
[那很会吃了。]
[最豪华的时候,一整只羊腿配了一份火鸡面(??ω??)。]
[鱼香肉丝,想要改变鱼香肉丝里肉丝少的难题,于是……我放了一斤里脊肉???( ˙?˙ )???。]
[犹记得某天下午,我和我弟只想简简单单吃个泡面,然后冰箱里的两斤鸡腿一斤牛肉就被我俩造完了.????(/ω\)????.。]
[出了校门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做饭吃才是最费钱的。]
[点了份外卖花了23,自己做了顿饭,花了53。]
[最重要的是自己做的,干净,卫生,但难吃。\(`Δ’)/]
[说的这么真实,你不要命了。]
[……]
这次评论区里大多数评论,都为自己的评论内容配起了图。
〔嬴稷:“这些都是后世普通百姓,分享的生活内容吗?”〕
普通百姓吃的比一国君主还好,这合理吗?
嬴稷看着上面的一餐又一餐,又看看自己面前的炖羊肉。
突然觉得毫无食欲。
〔刘邦:“……突然觉得眼前的狗肉不香了,后世人哪来这么多没见过的菜?”〕
〔李世民:“看来之前光幕上所讲的‘菜篮子工程’,到现在己经运转成熟了。”〕
只看那图片里,一道菜里就能出现好几种蔬菜就能看出来了。
〔萧何:“后世各类菜,还真不少啊!”〕
就只是一个评论区,萧何看到的各类菜品,都有几十种了。
〔张良:“后世在农业方面,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发达。”〕
若是不发达,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种蔬菜了。
〔李善长:“如果能知道后世是如何培育这些蔬菜的,就好了。”〕最好是能让他们,借用同样的方法,培育出高产量粮食。
〔刘伯温:“这样的方法,应当也在光幕的答题奖励内吧。”〕
听到这个,朱元璋瞬间认真了起来,甚至己经打算让底下人想办法增加他们答题的概率了。
作为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粮食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只要有粮食,让百姓吃饱穿暖,民间的造反都不用他出手打压,首接自己就消失了。
(朱元璋在位时期,造反的是真的多。据张教授《明代政治史》梳理,在朱元璋登基称帝后的32年时间里,全国各地一共爆发了190多次的农民起义。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还有点不可思议。
然后我就又查了一下,就发现就算是最少的数据那也不少。
仅《明太祖实录》中有记录的就有120余次,若加上其他史书所载,总计在190次之上不算奇怪。
对于这个数据,也有不同意见的学者,有的学者认为需要刨除明初的军阀割据势力残余、打家劫舍的强盗山匪、反动土司部族抢劫杀人事件、反动会道门迷信组织活动……
如果剔除这些非典型的农民起义事件,真正能称得上农民起义的数量会少很多。
但也很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