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我帮娘收拾好,心里想着带娘和弟弟妹妹去县里逛逛。
我走到娘跟前说:“娘,咱去县里逛逛呗。”
娘一边整理着东西,一边说道:“娘就不去了,你带弟弟妹妹去吧。”
我知道其实她是怕乱花钱,便劝道:“娘,难得一起出去走走,也让弟弟妹妹见见世面。”
娘停下手中的活,叹了口气说:“儿啊,娘知道你孝顺,可去县里这一趟得花不少钱呢,娘在家还有活儿要干。”
我拉着娘的手说:“娘,钱的事儿您别担心,我现在能挣钱,就是想让咱们一家人开心开心。”
娘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说:“娘知道你有这份心,可娘真不想去,你们年轻人去玩吧,给弟弟妹妹买点好吃的好玩的。”
我看着娘那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劝也没用,便说:“那行,娘,您在家别太累着,等我们回来。”
1992 年的贵州文修县,街道狭窄而古朴。石板路有些凹凸不平,街边是老旧的木房子和土坯房,墙上的石灰剥落了不少。偶尔有辆破旧的三轮车突突地驶过,留下一阵黑烟。小商贩们操着当地的方言大声吆喝着,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我带着弟弟妹妹坐上了去县里的车,一路上,他们俩兴奋得眼睛都不够用,叽叽喳喳地说着想象中县里的样子。
到了县里,热闹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店铺让弟弟妹妹看花了眼。我们先走进了一家服装店,我让弟弟自已去挑挑喜欢的衣服。弟弟有点害羞地在衣架间穿梭,眼睛盯着那些衣服,却不敢伸手去拿。我笑着鼓励他:“喜欢哪件就试试,别不好意思。”最后他选了一件蓝色的夹克衫,可穿上后又觉得有点紧。店员热情地给他换了一件大一号的,弟弟穿上,在镜子前左看右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给妹妹选衣服的时候,我指着一条粉色的连衣裙问她:“妹妹,这件怎么样?”妹妹眼睛一亮,点点头。她穿上后,转了个圈,裙摆像花朵一样绽放,她兴奋地说:“哥,我太喜欢了!”
我问老板:“老板,这两件衣服多少钱?”
老板笑着说:“夹克衫 20 块,连衣裙 15 块,一共 35 块。”
我连忙说道:“老板,您看这两件衣服,便宜点呗,我这也是给弟弟妹妹买,家里条件不太好。”
老板皱了皱眉:“哎呀,小伙子,我这已经很便宜啦,没多少赚头。”
我继续说道:“老板,您就行行好,便宜点,以后我多给您介绍生意。”
老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给便宜了 3 块钱。
接着又去了鞋店,弟弟看中了一双白色的运动鞋,可又担心太贵。我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喜欢就买,别担心钱。”
妹妹则挑了一双带有小花朵装饰的粉色运动鞋,穿上后就舍不得脱下来。
我问老板:“老板,这两双鞋多少钱?”
老板回答:“白色运动鞋 15 块,粉色的那双 12 块,一共 27 块。”
我又跟鞋店老板讨价:“老板,便宜点吧,您看我一下子买两双呢。”
老板想了想说:“那行,给你便宜 2 块,25 块拿走。”
路过一家卖棉衣棉鞋的店,我想着娘辛苦了,也该添身新的,就给娘选了一身厚实的棉衣和一双暖和的棉鞋。
逛了半天,我问弟弟妹妹:“你们肚子饿不饿?”弟弟妹妹都点头说饿了。我带着他们走进一家小馆子。馆子里人不少,几张旧木桌旁坐满了人,大家大声说着话,充满了烟火气。
我找了个空位,让弟弟妹妹坐下,然后对老板喊道:“老板,来三份烙贴。”
老板应了一声,就开始在灶台前忙碌起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烙贴端了上来,金黄的外皮,散发着的香气。
弟弟妹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烙贴,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妹妹小心地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脸上立刻露出满足的神情,说道:“哥,这烙贴太好吃了!”弟弟也大口吃着,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说:“哥,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东西。”
看着他们吃得那么开心,我心里也暖暖的,说:“慢慢吃,别噎着,不够还有。”
妹妹边吃边说:“哥,以后我们还能来吃吗?”我笑着摸摸她的头:“能,只要你们喜欢。”
弟弟妹妹第一次下馆子,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
吃完烙贴,我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小馆子。
回到家,我把买的衣服鞋子拿给娘。
我笑着说:“娘,这是给您买的棉衣和棉鞋,您试试。”
娘嗔怪道:“买这干啥,浪费钱。”
我拉着娘的手说:“娘,您辛苦了,这是儿子的一点心意。”
娘穿上棉衣,换上棉鞋,眼里闪着泪花说:“儿子长大了,知道疼娘了。”
弟弟妹妹也在一旁说:“娘,好看!”
很多年后回想起来,那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