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徐夏依旧睡得十分舒服,一夜睡到大天亮!
本来她还以为,那么早躺到床上,又没有手机,会睡不着呢!
她有神经衰弱的毛病,睡前必须听点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可是自从来到这里,她没再听过音乐却依旧可以早早入睡,还能安稳的睡一夜。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里的夜晚比较安静,没有嘈杂的噪音;还是因为她每天都是在郑秀英温柔的小调以及温暖的怀抱中睡去的原因。
一夜好眠,徐夏第二天天没亮就自己醒了,今天她要跟着爹娘一起去镇上的集市买果子。
郑秀英和徐春生己经都起来了,一个在灶屋做饭,一个则是在装车。
用的是自己家那个有些破旧的板车,虽然看起来破,但还是很结实的!
奶奶也起来了,此刻坐在灶前烧火,看见徐夏赶紧招呼。
“夏儿也起了?你说你非要跟去干什么?还得起这么早,困不困啊!”
“奶奶,我不困,我想跟着去玩啊!”
徐夏走进灶屋,郑秀英往一个木盆里舀了一瓢热水,招呼徐夏洗脸。
徐夏的脚步顿了顿,那个盆她没记错的话,昨晚还用来洗过脚!
她倒是不介意一家人用一个洗脚盆,但是洗脸盆和洗脚盆是同一个,还是全家一起用的那种,她还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恰好这时,徐秋打着哈欠从西屋走了出来。徐夏眼睛一亮,死道友不死贫道,哥哥对不起了!
徐夏跑到徐秋身后,推着他往灶屋走。
“二哥,娘让赶紧洗脸!”
徐秋一脸懵,他才起来,没听见娘叫他啊!
不过早起洗脸是老徐家的良好习惯,徐秋也就顺着妹妹的力道往灶屋去。
趁着徐秋洗脸的功夫,徐夏拿起水瓢,自己兑了半瓢温水,端着瓢往院子里去。
她宁愿用瓢洗也不想用那个盆!
正在忙的郑秀英回头一看,儿子正在洗脸,女儿却不在灶屋,以为她己经洗完跑出去了,就没在管。
坐在灶前目睹一切的张兰,脸上露出一个宠溺的笑,小声低喃。
“还是个讲究的小丫头!”刚刚孙女眼里的嫌弃她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她倒是不生气。
也是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盆,不然谁愿意脸盆脚盆共用呢?小丫头一个,讲究点就讲究点吧!
简单的早饭做好,徐春生也己经装好了车,他们要早些出门,好到集市上占个好位置。
因此,一家西口随便对付几口,又装上几个饼和几竹筒的水就趁着星光赶路了。
是的,天依旧还没有亮,但己经泛起鱼肚白,并不影响赶路。
这时候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都还没起,所以出村的这一路他们都没有遇到什么人。
驴车摇摇晃晃十分颠簸,徐秋的心情确实十分的好,他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镇上呢!
以前光听强子老说镇上有多好多好,有多少好吃的好玩的,他就心痒痒的不行,现在他终于也要去镇上了!
“妹妹,上次你去镇上,觉得镇上好玩吗?”
徐秋情绪有些激动,坐在颠簸的驴车上也不安分,看得徐夏都担心他摔下去。
“没什么好玩的啊!而且我也没去哪里,就只在医馆和粮油店转了转!”上次他们来是为了看病顺便买粮的,哪有时间到处逛。
而且以她的眼光来看,确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再好玩能比得上前世的游乐场,动物园,博物馆吗?
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也丝毫没有影响徐秋的心情。妹妹觉得不好玩肯定因为她上次来的时候还在生病,而且还有爷爷,爹娘没空带着她玩。
“没事,一会儿哥哥带着你玩!”徐秋己经开始憧憬带着妹妹在热闹的大街上奔跑玩闹的场景。
徐春生在前面牵着毛驴,郑秀英就走在他的身旁,夫妻俩也是一路有说有笑的。
大概是因为这次去镇上的目的不一样,夫妻俩没有了上次的严肃和紧张,郑秀英更是脸上的笑就没下来过!
走了一个多时辰,一家西口终于到了镇上,驴车要进去需要交三文钱的车马费,徐春生爽快的掏了。
来到集市上,徐夏就看见了与上次完全不一样的热闹。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道路两边摆着各种各样的摊子。
有卖菜的,卖背篓的,卖鱼的·····还有小贩在卖一些简单的首饰。徐秋的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
集市里不能让驴车进去,好在不远处就有专门停放的地方,只需要交一文钱,还有专人看守。
徐春生交了一个铜板,从看守的老大爷手上接过一块木牌,一会儿就用牌子领驴车,大爷认牌不认人。
徐春生小心的将木牌贴身放好,交代徐秋先带着妹妹在这里等着,他和郑秀英一人背着一背篓的果子去找摊位!
徐秋虽然有些迫不及待,但是他知道自己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好妹妹。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等着。
夫妻俩很快就找到一个位置还算不错的摊位,留下郑秀英在这看着,徐春生一个人将车上剩下的背篓弄过去。
徐春生力气大,后背背一个,前面还抱了一个,跑了两趟就把东西都弄到摊位上,但是徐秋和徐夏依旧在马车这等着,一会儿徐春生还要过来给驴卸车,再喂它一些草料。
村长心善,将宝贝的毛驴借给自己,徐春生觉得自己必须对它好些。
处理好这边,和看车的大爷打了一个招呼,徐春生这才带着一儿一女去找郑秀英。
此刻的郑秀英有些愁眉不展,从刚才到现在,她也在这站了有一会儿了,但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来问的。
她也是第一次卖东西,根本拉不下脸来叫卖,眼看着周围的摊子多多少少都卖出去一两件东西,她都开始怀疑,会不会有人买他们的果子。
但是想到果子香甜的滋味儿,她的信心又回来了一点,那么酸的橘子都有人买,没道理他们这么好吃的杨桃果卖不出去!
以郑秀英的认知,她也只能想到这里,根本想不到不是人人都知道这果子不仅能吃,而且味道还很好,甚至更多的人都不知道这果子能吃!
就这样干巴巴的等着,只能等到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这样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