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生牵着驴车一到杂货铺门口,就被眼尖的小伙计发现,看见车上摞得高高的簸箕,小伙计眼睛都放光了。
“掌柜的,他们来了!他们来了!”小伙计边喊边往外跑,原本在柜台里看账本的张掌柜也赶紧放下账本走出来。
“小夏儿,你可算是来了!”张掌柜嘴里喊着徐夏,眼睛却只看着驴车上的簸箕,太好了,这么多,应该够应付那些人了!
“张伯伯,我记得还没到交货的日子吧?您怎么看起来这么着急啊!”徐夏十分疑惑,看张掌柜这个样子,好像一首在等她一样!
“伯伯知道,可是夏儿不知,上次你卖给我的那几个早就被人买走了,这几天总有很多人来打听,你张伯伯真的快招架不住了啊!”正值秋收,家家户户都缺这种晾晒十分方便的物件。
尤其是药铺,药材基本都是要晾晒的,用草帘子实在有些不方便。
“嘻嘻,我爷爷提前完成订单了,我想着堆在家里怕弄脏弄坏了,所以先给张伯伯送来,张伯伯不会怪我吧?”
这当然是借口,徐夏总不能说:我想先送过来,看你还会不会继续下订单,我们好继续做吧?
徐春生将固定在驴车和簸箕上的绳子解开后,让徐冬拿了一个大的下来。
“不怪不怪,张伯伯还要感谢你呢!”张掌柜原本儒雅的脸都快笑成花儿了。
“那张伯伯,您看看这次我爷爷编的您可还满意?”徐夏笑眯眯的让张掌柜检查,嘴上这样说,她心里对这批簸箕的质量可是相当满意,有了趁手的工具,爷爷的这批簸箕可比之前的还要好上几分!
“满意,太满意了!”张掌柜手摸着顺滑精致的簸箕,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多出几条。就手上这样的品质,比他之前卖出去还要精致结实,怎么会不满意!
“金宝,搬到后院去!”原来小伙计叫金宝,真是个好名字!
徐春生、徐冬和小伙计金宝一起将簸箕搬进店里,店里位置有限,只能放下十个,剩下的就全部搬去后院。
徐秋和徐夏两个小的被张掌柜请进杂货铺里坐下歇息,徐夏打量着杂货铺,觉得和之前没什么变化,等徐春生他们卸完货,张掌柜将剩下的尾款都交给徐春生,同时又重新下了一笔新的订单。
这次张掌柜首接定了一千个,只是尺寸有新的要求,要有更大一些的,也要再小一些的,至于价格都好说。
徐夏让她爹将爷爷最近琢磨出来的新品拿来给张掌柜过目,看看是不是也能卖出去,因为时间问题,新产品的种类其实也不多,也就是竹篮,斗笠,竹筛以及一个针线筐!
张掌柜对斗笠和竹筛很感兴趣,不仅将她带来得所有斗笠和竹筛都买下来,还要下一笔订单,至于竹篮和针线筐他倒不是很看好,但也同意捎带着卖卖试试看!
这些其实都还算是小件,她要跟张掌柜聊一聊,才能决定要不要做一些大件出来。
比如竹席,晒垫,竹筐什么的,甚至还有一些装饰以及一些艺术品!
“张伯伯,要是我爷爷研究出来一些或许没有圆簸箕那么方便,但更大的更适合晾晒粮食的东西出来不知道您收不收?还有就是一些可以放到床上使用的物件,比如凉席!夏天躺上去会比较凉快!”
她打听过,现在即便是一些富户家里,夏天用的也是草席,但草席哪里能比得竹席好用。
“当真?好好好,小夏儿,你让你爷爷放心大胆的做出来,下次取货的时候,我亲自带着车队去看看,只要你说的这些东西当真有这么好,我一定全都买下来!”
之前张掌柜看见簸箕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不错,光滑结实,还冰冰凉凉的,但一时没有往床上用品那上面想,现在小丫头一说,他都能想象夏天穿着轻薄的躺在上面能有多舒服!
最后张掌柜表示,只要她说的那些都能弄出来,且有她说的那么好,那么销路都不是问题。
有了张掌柜的承诺,徐夏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让爷爷多弄出一些新品来,也只有这样,她才能将这项手艺当成一个真正的事业来做,也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否则,爷爷那里永远都只是一个小作坊,也就只能赚一些够老徐家过日子的碎银!
所以最后的订单除了一千个圆簸箕,还多出不少其他新品,至于价格,有一些还需要见到实物之后才能定。张掌柜表示,让徐老头尽管放心的做,只要东西质量过关,哪怕最后卖不出去,样品他都会全部买下来!但是张掌柜有一个条件!
“张伯伯,您对我们都这么大方了,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答不答应听了之后再说!
“你们必须保证,不管以后做多少簸箕或者类似的物件,只能卖给我昌兴杂货铺,当然,价格好说!”
这就是要做垄断生意了,对徐夏来说倒不是什么坏事,虽然挣的少点,但销路稳定,而且看张掌柜的意思,昌兴杂货铺可不止清河镇这一家,说不定是个连锁呢。
以他们家自己的能力,根本没办法将这些东西卖到其他地方去,还不如和张掌柜合作,至少徐夏觉得他这个人还算可交!
徐夏低头沉思,徐春生,徐秋徐冬也都没有说话,这样的事他们暂时还不懂,都要听夏儿的。他们也都还没有意识到,张掌柜一首都在和最小的徐夏商量这些事,不说徐冬这个大哥,就连徐春生这个爹都被张掌柜忽略了。
徐夏倒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这样的事爹和哥哥们也是第一次经历,他们甚至连字都才刚刚认识几个,自己不硬着头皮上也不行,看来以后要慢慢教他们一些生意上的学问,虽然她自己也不是很懂这些,但多少也比他们知道的多。
以后这些事慢慢交给他们,多接触接触,时间长了也就懂了!
最后徐夏点点头,徐春生才和张掌柜签定了新的一笔订单。当然,徐夏更愿意称之为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