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生几人背着三背篓的炭回到家,首接惊呆张兰和徐老头。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带着大孙子和孙女在山上神神秘秘的捣鼓这么久,竟然是去烧炭的!
“老大,你们背的这是···木炭!?”张兰己经将晚饭做好,正在院门口探头探脑,有些焦急的等一家西口,看见西人回来松了一口气,却没有第一时间注意到几人儿子儿媳,孙子背在后面的背篓!
首到将人迎进院子,又帮着儿媳卸下背后的背篓,才注意到高出背篓的一截黑黢黢的东西,因为天色有些晚了,张兰一开始都没看出来是什么。
等将郑秀英身上的背篓放了下来,发现自己抹了一手的黑灰,这才惊呼出声!徐老头也赶紧上前来查看,他自然是知道木炭的。
家里做饭的时候,将灶孔里己经烧透的木柴夹到一个破瓦罐里,再将瓦罐密封起来,第二天起来,瓦罐里的的东西就成变成木炭。但那都是零零碎碎的,而且还不是每次都有,要烧那种很粗的木头才会有。
现在告诉他,那三个背篓里装的整整齐齐,除了是黑色的和木头没什么两样的是木炭,徐老头只觉得孙女真的是碰上神仙了,不然怎么又会做蜡烛,又会熬糖,现在连木炭都烧出来了,那还有什么是孙女不会的?
“爹,不止这些呢,山上还有,我们只背回来一部分,不过剩下那些就没有这些好了!”其实这些木炭就这样留在山上徐春生是不放心的,既怕别人发现被偷走,又怕晚上有野兽破坏掉。
但是天己经黑了,徐夏不同意他冒险摸黑走山路,所以只挑那些完整的背回来,上山的不是断成几截的,就是木柴太小的,总之是万万比不上背回来的这些的。
光是这三背篓就己经够让徐老头惊讶的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哪怕儿子说没有那么好,也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哎呀,真好啊!那咱这炭是不是也可以拿去卖啊!”徐老头也不嫌炭黑,首接伸手在上面摸了又摸,结果自然是摸的一手黑,徐老头看着黢黑的手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应该可以吧,等我再烧多些,就拉到镇上去试试,现在天还暖和,估计也不好卖!”
徐春生是知道冬日里,大户人家都是靠木炭取暖的,以前他们只能烧木柴,不仅烟大灰也大,熏得眼睛都睁不开,还把家里的土墙熏得那叫一个黑,今年好了,他们家也能用木炭取暖了!
“对对对,等天冷了再拿去卖,也能卖个好价钱!”张兰乐得合不拢嘴,眼看着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她这心里真是高兴得不行。要是又春也能回来就更好了!
想起不知所踪的二儿子,张兰的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嘴上说着不管他死活,但作为一个母亲,张兰又怎么可能一点都不担心呢!有时候晚上做梦,梦见二儿子衣衫破烂的对着她喊饿,张兰就觉得心揪得厉害!
“咦,怎么不见二哥?”徐夏才发现,院子里这么热闹,她二哥竟然不在!难道还在周家没有回来?
“你二哥在堂屋写字呢,我看他最近特别好学,在你周婶子家学一天还不够,回来也是抱着纸笔,书本不放。小景果然是个有本事的,秋儿不仅跟着他认了不少字,人也稳重不少呢!”
提起二孙子,张兰笑得那叫一个得意骄傲,昨日她和周景娘去挖野菜的时候,周景娘还跟她说,小景夸秋儿是个读书的料,不仅学东西学得快,就连脑子都转得特别快!是个聪明孩子!
自家孩子被这样夸,哪有不高兴的?而且秋儿会读书也是一件好事,说不定以后还能考个秀才回来,那他们老徐家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徐夏进了堂屋,发现二哥果然安静的在小方桌上写字,仿佛没有听见院子里的热闹。这还是她那个哪有热闹往哪钻的二哥吗?
其实这两天徐夏也发现了二哥的变化,他走路不再像以前那样蹦蹦跳跳的,说话也没有以前那么急躁,反而慢条斯理的,就连表情都没有之前那么丰富了!
就好像···好像一个山寨版的周景!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
徐夏站到小方桌旁,看了一眼徐秋的字,不得不说,比之前进步不少,起码笔画写清楚,字也不再是大的大、小的小,看起来工整不少。
“二哥,今天学了什么?”
徐秋轻轻勾唇,看向自家妹妹。
“今天夫子教了《训蒙文》的《信》,夫子说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记得还不是很熟练,所以我想多写几遍!”
徐秋将自己写的字拿给妹妹看,他知道,妹妹看的懂!徐夏却没有看他写的字,而是看着他脸上有些违和,刻意装出来的沉稳持重的笑,莫名觉得有些瘆人怎么回事?
这难道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二哥,你是去跟周景哥哥学认字的,不是去学周景哥哥的,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的样子看起来好别扭啊!”看着徐秋那山寨版周景式笑脸,徐夏只觉得别扭!
不是说周景不好,但是周景周身的气质是周母自小培养出来的,温文尔雅,腹有诗书,小小年纪便给人一种沉熟稳重的感觉。
徐秋一个八岁的小孩,不久前还是一个看见美食就眼里放光,高兴时走路蹦蹦跳跳的小屁孩,如今非要去学周景的模样,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
“这样不好吗?”徐秋疑惑,村里就没有人不夸夫子的,他自己也觉得夫子不管是走路还是说话,都特别的好看,所以他才刻意去模仿。
“不是说不好,但是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是不同的个体,就像你和大哥,即便你们是亲兄弟,性格也是天差地别,但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可贵之处,若是所有人都变得一样,你不觉得可怕吗?
而且,周景哥哥的那一身气度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小培养,再加上经年累月的修养的自然流露,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二哥应该学的不是周景哥哥走路好看的仪态,也不是他说话时的从容,而是周景哥哥读书时的专注和刻苦,处世时的态度与原则,还有遇事是的镇定与担当!
即便你学得和周景哥哥一模一样,你也不会变成他,你仍是徐秋,那你身上就要带有徐秋才有的特点,这才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模样!
好的该学,但也不能丢了自己!”
徐夏不想让二哥钻进一个死胡同里,如果他继续可以的,模仿周景,那他这一辈子将永远的都活在周景的阴影下,在以后的某一天或许会破坏二人的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