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邸外,阳光和煦。
刘晔身着一袭青衫,负手而立,面色淡然。
年仅二十有余,却已声名鹊起,成为众人瞩目的名士。
此时的扬州,混乱不堪,郑宝、张多、许干各据势力,纷争不断。
其中,尤以郑宝势力,最为强盛。
屡次意欲招揽刘晔,共图霸业。
然而,对于贼寇的拉拢,刘晔自是不屑一顾。
原本计划举家北迁,远离是非之地。
却意外得知,刘备正意图涉足江东的消息。
虽同为汉室后裔,但刘晔对刘备,并无太多期许。
毕竟,刘备曾是织鞋贩履之辈。
实难与‘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恰在此时,在江湖传言中。
一位名为陆尘的谋士,横空出世。
刘备在其辅助之下,势如破竹。
一举攻克吴郡,挫败孙策。
陆尘之名,如同春风过耳,刘晔亦感好奇。
随即,刘晔心念一转,决意一探究竟。
他心中暗自筹谋,若刘备真的尊贤下士,自己或可辅佐。
反之,则将另寻他径,谋求生路。
可现在,等待通报的侍卫,久久未归。
刘晔心知,自己怕是被视为骗子了。
“凡人琐事,不足挂怀。”
刘晔摇头浅笑,旋即准备离去。
就在这时,府内却传来一声询问声。
“请问,刘先生可在此处?”
刘晔脚步一顿,转身望去。
只见一位身材魁梧,双耳硕大的汉子。
带领着两位文士,缓步而来,不禁让他心头一怔。
未曾想,刘备竟会亲自迎接。
刘晔向前迈进一步,问道:“可是刘使君亲临?”
刘备细细审视着刘晔,随即含笑道:“正是刘备,听说子扬乃是汉室宗亲?”
刘晔神色自若,拱手道:“然也,阜陵王刘延之后,刘晔在此,拜见使君。”
刘备见刘晔仪态从容,愈发欣赏,深知此人非同小可。
“刚听闻子扬求见,不知所为何来?”
刘晔作揖,微笑道:“闻使君广纳贤才,特意前来一试,不知能否有幸?”
刘备闻之大悦,高兴道:“子扬愿意加入我军,实为我的荣幸!请进府中详谈!”
刘晔又是一惊,刘备尊贤之心,竟至于斯。
难道背后有高人,在推动这一切?
随后,刘晔目光不由向,刘备身后扫去。
心中暗猜,是否与他们有关?
带着满腹疑惑,刘晔被刘备热情地引入府中。
一踏入府邸,刘备立即吩咐人,为刘晔准备桌案。
接着,介绍身边的人。
“这位是我军从事,简雍。”
简雍行礼,刘晔也急忙回礼。
“刘晔,见过简从事。”
刘备复又指向另一人,言道:“这位则是我军军师,陆尘!”
刘晔闻言,不禁脱口而出,惊诧道:“你就是,那足智多谋的陆军师?”
此刻,他的内心震撼不已。
陆尘之名在江东,已是妇孺皆知。
不久前,陆尘仅凭千骑之师,助刘备大败孙策。
更不用提,那让人叹为观止的空城计。
以及种种妙计,不计其数。
原以为,陆尘应是一位中年长者。
未料,竟然如此年轻,似乎比自己还要年少。
这样的人物,便是人们口中,智计近妖的陆尘?
陆尘淡然一笑,言道:“虚名而已,何足挂齿?”
“我倒是听闻,刘子扬有‘佐世之才’的美誉,难道说的就是阁下?”
刘晔连忙摆手,谦逊道:“哪里敢当,这样的赞誉。”
“在陆军师面前,怎敢自称英才?”
很快,一旁侍卫已布置完毕。
刘晔观此情景,心道刘备似乎正议要事,忙言道:“初来乍到,便参与议事,恐有不妥。”
刘备朗声笑道:“无妨,子扬既已成为我军宾客,便无需拘泥。”
旁边,陆尘提议道:“其实,我们正议论孙策之事。”
“子扬不妨加入,集思广益!”
刘备闻言一愣,但瞬间领悟,这是陆尘的考验。
见状,刘晔心领神会。
陆尘此举,是要他在刘备前,展现自己的才能。
联想到刘备亲自迎接,定是陆尘从中助力。
他心中对陆尘,不由生出几分好感。
世人皆言,陆尘在刘备麾下,独揽大权。
却非嫉妒贤能之辈,实为君子。
念及于此,刘晔随口询问道:“不知,方才议论至何处?”
言罢,他眼神却悄然转向陆尘。
刘晔知道,刘备虽为君主,但陆尘才是真正的考官。
旋即,刘备亦望向陆尘,静待其考核刘晔。
陆尘轻笑一声,抛出难题,问道:“如今,孙策已陈兵丹阳北境,更兼有水师之利。”
“一时间,我军难以全胜,子扬可有破敌之策?”
刘晔面带淡笑,此问早在他预料之中。
“欲一役击败孙策,诚非易事,但若能把握两点,尚有可为。”
刘备追问道:“那两点?”
刘晔胸有成竹,分析道:“其一,切莫攻丹阳北境,而是要让孙策滞留丹阳。”
“他本为袁术旧部,若是逼之过急,孙策或将复归袁术麾下,后患无穷。”
“其二,则是断其羽翼,毁其水师,使孙策困于江东,无法跨越长江北进。”
“若能如此布局,或可寻机一举击溃孙策!”
刘备暗暗点头,目光转向陆尘。
刘晔之见,与陆尘不谋而合,确是人才!
陆尘微笑,赞许道:“子扬所言极是,我亦有此考量。”
“但关键在于,如何破孙策水师?”
其实,陆尘早有解决之策。
只是想借此机会,一窥刘晔之能。
闻言,刘晔从容笑道:“要想破孙策水师,并非难事。”
“我有一计,可令孙策不战而败。”
陆尘闻此,眸中光芒一闪,对刘晔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愿闻其详,子扬有何奇策?”
刘晔点头,徐徐道:“孙策军中,文武不合,已非秘密。”
“昔日孙策横扫丹阳、吴郡,众将四散助其攻取江东,因而得以席卷江东。”
“而如今,孙策盘踞芜湖、江乘,文臣武将聚集一处,人心易生隙缝。”
“周瑜虽握水军大权,但孙坚旧部,未必心服。”
“我等只需略施小计,激发内部矛盾,加之外部压力。”
“孙策腹背受敌,焉有不败之理?”
“啪啪……!”
陆尘鼓掌,称赞道:“真乃妙计也!”
刘晔能在曹操麾下立足,确实有过人之处。
一眼洞察,孙策部下的隐忧,实为深谋远虑。
刘备亦是神情振奋,欣喜道:“子扬果真大才!只是具体如何实施?”
刘晔回以微笑,望向陆尘,并未直接作答。
“我自有计策,但先想听听军师之意。”
他心中好奇,这陆尘是否真有那般能耐?
闻此,刘备与简雍相视一眼。
刘晔此举,分明是在试探陆尘。
旋即,三人目光交汇,共同聚焦于陆尘,期待着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