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的夜空被千万盏明灯缀成星河,绚烂的灯盏中流转着绮丽的光晕,灯影摇曳间,勾勒出这座繁华都城的万千气象。
时隔三年,再度置身于这般如梦似幻的灯会盛景中,王清晨也不禁有些恍惚。
仿佛时光在此刻悄然倒流,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回荡在街巷之间。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身边,却发现自家小家伙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这绚烂夺目的花灯之上,而是紧紧锁定在那些异发异瞳的外族人身上。
小家伙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眼神中满是新奇与探究,仿佛在观察着来自异域的神秘珍宝。
就在这时,一个标准西方人面孔的络腮胡汉子注意到了小家伙那炽热的目光。
或许是早己习惯被人围观,他突然咧嘴一笑,做了个鬼脸。
那夸张的表情,吓得小家伙连连后退,的小脸瞬间布满惊恐,模样既可爱又滑稽。
“哈哈哈!”络腮胡汉子被小家伙的窘态逗得捧腹大笑,爽朗的笑声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墨涤见状,一步上前,面色一沉,就要出声呵斥。
然而,王清晨眼疾手快,赶忙伸手拦住了他。
“阁下,犬子并无恶意。”王清晨温和地说道,也不知那汉子能否听得懂,只是自顾解释。
这突如其来的解释,反而让那汉子一时有些错愕。
他西下张望,眼神中透着一丝焦急,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
无奈灯会之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他寻了许久,也未能如愿。
“e??ekāly? masane yāpi?”随后,他嘴里冒出一串话语,说的不是英语,王清晨听不懂。
但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来看,显然没有恶意。
眼看两人鸡同鸭讲,交流陷入僵局,小家伙有些不耐烦了,伸手拉着王清晨的衣角,就要离开。
可就在这时,那异族汉子却突然伸手,递过来一个黄豆大小的玻璃珠子。
“琉璃!”源冰忍不住惊呼出声,眼神中满是惊诧。
在大朔一朝,虽然也有制作琉璃的工艺,然而与西域相比,品质却相差甚远。
眼前这颗黄豆大小的琉璃珠子,晶莹剔透,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其价值不菲,在市面上甚至可以当作银两使用,虽然不值多少银子但是却是难得。
王清晨倒是显得颇为淡然,前世,玻璃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物品,廉价至极。
“谢谢,这就不必了。”他礼貌地拒绝道,心中对这汉子的善意还是颇为感激的。
“歉……意……”那汉子却十分执着,不顾王清晨的推拒,连续伸手示意小家伙接着,嘴里还念叨着。
虽然发音生硬,但那真挚的态度却显而易见。
“那你便接着吧!”王清晨见状,也不好再拒绝,便对小家伙说道。
随后,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玉佩,这玉佩温润细腻,雕工精美,价值与琉璃珠子相当。
他将玉佩递给那汉子,彼此示意,虽然语言不通,但手势总是相通的,这是文人骨子里讲究的礼尚往来。
“您是王大人?这位客人刚刚没有唐突您吧?”就在王清晨等人准备告辞离开时,一个身着官服的吏员快步上前,恭敬地打招呼道。
“哦?你认识我?”王清晨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卑职鸿胪寺译语沈霖,早就久仰王公大名,今日方才得见,实在荣幸之至!”沈霖一脸恭敬,言语间满是仰慕之情,倒像是王清晨的忠实追随者,若不是有外人在场,恐怕都要索要签名了。
沈霖随即与那异族人耳语几句,大致意思是向对方介绍这是大朔最为聪慧之人。
“幸会幸会!”王清晨微笑着与对方点头示意,说道。
“这位是西域疏兹国丞相达罗毗,日前在鸿胪寺居住,等待明年的大朝拜。”沈霖年纪不大,对王清晨却是知无不言,详细地介绍着对方的身份。
“鸿胪寺目前有很多异族人吗?”王清晨随口问道。
“目前不算多,不过明年有万国朝拜,再过月余估计鸿胪寺就忙不过来了。”沈霖如实答道。
“那贵寺公事要紧,我就不耽搁了。”王清晨说道,准备就此告别。
“kālye??e? samane piyā?”看到王清晨有离开的意思,达罗毗连忙出言挽留,语气中满是急切。
“这位大人说有时间想和您这样博学的人探讨一番。”沈霖及时翻译道。
“改日一定。”王清晨笑着敷衍道,他心里清楚,这“改日”不知何时才能到来。
达罗毗闻言,脸上顿时笑开了花,也没多问具体时间,显然对王清晨的应允十分满意。
“打扰王大人了。”沈霖见状,微微施礼致歉。
说罢,带着一丝失望,却也没有继续打扰,带着达罗毗离开了。
小家伙眼巴巴地看着两人远去,眼神中满是疑惑,转头问道。
“爹,你很有名吗?那人怎么对你这么尊敬啊?”那亮晶晶的眼神中,满是好奇与崇拜。
“那是自然,你父可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你不会觉得娘是骗你的吧?”王清晨还未开口,源冰便笑着说道,一脸骄傲,十分给面子。
小家伙将信将疑,眼神在墨涤、云霞、红霞等人身上来回扫视,试图从他们那里得到答案。
“真的啊?”然而得到的却只是认可的点头和微笑,这让他不禁惊掉了下巴,心中满是震撼。
这场灯会小插曲并未过多影响众人的兴致,大家依旧尽情游玩。小家伙也趁着这个机会,精心挑选了许多礼物,说是要送给刚认识的老表,只是这礼物,也只能等到下次见面时才能相赠了。
然而,京城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吏部考功司郎中的职位,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波澜。
往年,这个职位虽说手中握有一定权柄,但并非各方势力角逐的核心焦点。
可如今却截然不同,毕竟明年便是京察之年,考功司郎中掌握着官员考核的主动权,这权力实在太大,各方势力谁都不愿轻易放手,因为一旦放手,就等同于将把柄递给竞争对手,任人宰割。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
景佑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陛下明鉴!刑部员外郎祝诚学识渊博,尤精吏事。其历任州县,政绩斐然,考核之法熟稔于心,实乃堪当大任之人,臣以为他定能胜任吏部考功司郎中一职!”尚书省尚书令王冕率先打破沉默,高声奏道。
此时的朝堂,左相告病,明面上相互争权的势力主要有三方。
其一是右相杜秀臣,他代表着寒门势力,力图为寒门子弟争取更多的机会;其二是宗正寺寺卿贤王梁贺,背后是宗庙势力,在朝堂上有着深厚的根基;其三便是尚书令王冕,他所代表的世家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影响力深远。
而王冕,是在崔珏告病之后,被世家匆忙推上台的,尽管如此,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却比六部尚书还要高上许多。
眼下,六部之中只有刑部尚书李炤出自世家,这对于王冕来说,处境颇为艰难,但即便如此,他也必须全力争取考功司郎中这一职位,否则世家在朝堂上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