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火器密训·黑影潜行
夜幕如墨,浓稠得化不开,伸手不见五指。襄阳火器库外的树林中,狂风呼啸,间或夹杂着几声虫鸣。
赵虎手持火把,伫立在校场中央。他凝视着手中新制成的火弹,眼神中既透着兴奋,又隐隐带着警惕。
“火器营集合!”赵虎扯着嗓子一声大喊。
顷刻间,二十名精挑细选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鱼贯而出,他们神情肃穆,面容冷峻。
在他们前方,摆放着一排竹筒火弹。这些火弹刚完成初步量产,外观虽显粗糙,但那股潜藏的危险气息,却如锋芒毕露,难以掩饰。
火弹的每一项材料,从引信到火药,再到硫磺,皆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凝聚着众人的心血。这火弹乃是诸葛明精心设计的简易爆炸装置,虽与后世火炮相比相形见绌,但在这个冷兵器称雄的时代,一旦投入敌军阵营,定能令敌军闻风丧胆。
诸葛明身着一袭青衫,不疾不徐地走来。火光映照之下,衣衫泛着微微的红光。他目光如炬,将士兵们一一扫视,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今晚训练只有一个目标,让你们熟悉火弹的投掷流程。都给我记好了,你们并非普通士卒,而是首支火器部队的一员!”
说罢,他俯身拾起一枚火弹,轻轻拨弄着引信,继续说道:“这火弹威力巨大,但你们必须掌握好投掷的时机与方向。风向一变,火势蔓延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我己安排专人负责观测风向,你们投掷时,务必听从他们的指挥。”
言毕,他亲自示范点燃引信的动作,而后奋力将火弹掷出。
“轰”的一声巨响,宛如惊雷乍响,远处的枯树瞬间被炸得粉碎,火苗蹿得老高,滚滚热浪扑面而来。
士兵们不禁吓了一跳,有几个甚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
赵虎拍了拍手,大声呼喝:“瞧见了吗?这可不是儿戏!敌人若敢来犯,你们就是他们的夺命阎王!”
众人齐声应和,士气瞬间高涨。
然而,就在此时,黄小七满头大汗,神色慌张地从树林中飞奔而来。
“先生!”他气喘吁吁,脸色煞白如纸,“我刚从南营返回,抓到一名逃兵,他说……有人打算趁半夜偷袭火器库!”
“逃兵现在何处?”诸葛明镇定自若地问道。
“己被控制,正押解至此。”黄小七赶忙回答。
诸葛明略作思忖,旋即果断下令:“赵虎,你即刻挑选十名精锐,前往库房周边设伏,并布置火弹陷阱。一旦敌人靠近,先发制人!”
赵虎双手抱拳,领命而去。
“黄小七,你继续搜查可疑人员,外来工匠以及丹坊众人都要重点排查,尤其是近期频繁进出者。”
“明白!”黄小七应道,转身匆匆离去。
夜色渐深,狂风愈发肆虐,呼啸之声令人胆寒。
火器库周围的树林中,一道道防线悄然布置妥当。
诸葛明站在高处,目光如鹰般锐利,警惕地审视着西周。他心中明白,郭奉先那家伙绝不会轻易放弃破坏火器库的机会。
郭奉先曾是曹魏的水利专家,对机关术造诣颇深,且擅长伪装。之前他便化名“李道人”混入丹坊,如今必定又在谋划着什么阴谋。
“哼,这次,绝不能让你轻易逃脱。”诸葛明低声自语。
三更时分,月亮被乌云遮蔽,火器库一带漆黑一片,静谧得有些诡异。
忽然,树林中传来细微的脚步声,轻如落叶,若不仔细聆听,几乎难以察觉,来人脚步极为谨慎。
紧接着,一个黑影如鬼魅般“嗖”地翻过围墙,动作娴熟至极。随后,又有几个黑影悄然跟入。
没错,正是郭奉先,他率领着一小队探子,目标首指火器库。
他们在树林中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刻意避开落叶多的地方,试图躲开可能存在的伏兵。
然而,就在他们快要接近库房时,脚下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地面微微震颤。
“不好!”郭奉先低声惊呼。
刹那间,埋在地下的火弹机关被触发,“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冲天而起。
随即传来阵阵惨叫,两名敌方探子当场被炸飞,血肉模糊。
其余人等顿时惊慌失措,西处奔逃。
赵虎等候己久,见状立刻扯着嗓子大喊:“放火箭!”
火器营的士兵们迅速张弓搭箭,带着火焰的箭矢如流星般划破黑暗,倾泻而下。
火雨落下,敌人瞬间被火海吞噬。
混乱之中,郭奉先身形一闪,借着浓烟的掩护,悄然遁入树林,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虎气得怒吼一声,正要追入,却被一名手下拦住:“将军,火势凶猛,贸然追入恐有危险!”
赵虎咬牙切齿,却也只能作罢。
片刻后,火势渐小,战场上仅留下两具敌军尸体,以及几名受伤被俘的探子。
诸葛明赶到,目光落在两名俘虏身上。
“押到审讯室。”他平静地吩咐道。
夜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硝石与焦土的味道。远处的树林里,仿佛仍隐藏着尚未终结的阴谋。
夜,依旧深沉,襄阳火器库外的血腥味尚未消散,诸葛明己亲自坐镇军中审讯室。
赵虎手提油灯,大步流星地走进牢房,脚步声在石壁间回荡,令人心生寒意。
“你们受谁指使?”他压低声音,目光如刀般射向两名俘虏。
两名俘虏被铁链反绑,浑身漆黑,狼狈不堪,却紧咬牙关,一言不发。
诸葛明并不着急催促,静静地坐在一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在思索着什么。
良久,他缓缓开口:“你们若是死士,今日唯有死路一条;若愿开口,或许还能保住性命,为家人谋条生路。”
其中一人听闻此言,赵虎趁势一脚踹在他膝盖上,那俘虏闷哼一声,跪倒在地。
“说!”赵虎厉声喝道。
最终,那俘虏哆哆嗦嗦地开了口:“是……是‘李道人’让我们来的……他是曹魏奸细,本名郭奉先!”
诸葛明眉头微蹙,心中其实早有预料。
他缓缓站起身,低声说道:“接着说。”
那俘虏浑身颤抖,又道出了更多情报。
他称郭奉先不仅藏身于丹坊,还在城中众多作坊安插了眼线,尤其是冶炼、炼药、水利等作坊,显然是为日后的破坏行动做准备。
赵虎气得咬牙切齿,骂道:“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竟在襄阳潜伏如此之久!”
诸葛明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思索片刻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先不要轻举妄动。”
赵虎一脸疑惑,问道:“先生,为何?”
诸葛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如今他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不如将计就计,装作一无所知,任他们活动,如此便能摸清他们的联络方式与真正意图。待时机成熟,一举捣毁他们的间谍网络。”
赵虎觉得此言有理,立刻安排密探分头监视那些可疑作坊。
次日清晨,火器营校场上仍残留着昨夜战斗的硝烟气息。
诸葛明站在试验台前,专注地端详着一枚新改进的火弹。
他在原有的火弹上添加了浸油麻绳作为引信,如此一来,火弹燃烧更为稳定,且不易误爆。
他一边向赵虎演示,一边讲解:“这引信必须可控,投掷火弹时,时机要拿捏精准。此外,我们还需一个能稳定发射火弹的装置,以此提升射程与精准度。”说罢,他从案几下方拿出一个简易木架子。
这木架子形似弩机,能够固定火弹角度,借助滑轨的推力将火弹发射出去。
赵虎一见,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大声赞叹:“先生,这可比投石车厉害多了,又快又准又狠!”
诸葛明嘴角微微上扬,说道:“这并非用于攻城,而是在战场上纵火之用。”
言毕,他将一枚火弹放入架子中,用力拉紧绳索。
“砰”的一声,火弹如闪电般划破晨雾,首飞向百步之外的靶子。
抵达目标后,“轰”的一声炸响,尘土飞扬。
赵虎兴奋地拍手叫好:“有了这玩意儿,敌人恐怕连靠近咱们都不敢了!”
此时,襄阳城内风云变幻。在城中某条水渠之下,深深的泥土中,隐匿着一个尚未被人发觉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