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悍臣

第二百三十九章 圣命

加入书架
书名:
一品悍臣
作者:
菲硕莫薯
本章字数:
5166
更新时间:
2025-07-02

唐云走出了帅帐,张乔俊等人己经被押走了,薛豹带着人押走的。

都不用请示唐云,关押军器监营区就行,离的近,出门左转就能踹到。

众人,就这么勾肩搭背离开了。

一路上,唐云不停的问,牛犇也是想开了,没有任何隐瞒,一五一十的解释着。

等回到营区的时候,唐云也终于搞明白怎么回事了。

宫中让他留在南军,还升了官,并不代表宫中是封赏他对他很满意,事实恰恰相反,天子对他很不满,极为不满。

不满归不满,天子还是认可他的功劳与能力的。

殄虏营被一网打尽,这就是宫中要的成果,能有这一份成果,有赖于唐云的多次冒险,乃至是不合规矩触怒了宫中。

按理来说是不赏不罚的,但架不住唐云给宫里捞钱了,更架不住唐云自己一分钱没捞。

他不合规矩做的事,是因为要帮南军守城。

南军用不到的,他一文钱便宜没占,都送去了宫中。

因为这件事,天子才没有追究,并且让他继续留在军器监,不但成了监正,还给予了相当大的权力。

除了军器监监正这个职务外,唐云还是身份公开的亲军,继续查乱党。

这个查乱党,并非是说天子认为殄虏营没有被一网打尽,而是担忧。

新君刚登基,前朝的烂摊子太多太多了,想要皇权高度统一,想要国朝政令通达,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要说满国朝最不稳定的因素,那就是世家。

很多世家传承下来的时间,比前朝开国的时间还长,长的多的多。

新君能够登基,除了北军、南军的支持,还有北、西二地大量豪族以及京中许多重量级官员的支持。

登基是登基了,不代表所有人都服气,所有世家会老老实实安安分分。

众所周知,南地的世家是最多的。

天子交给唐云的任务只有两个,还都和军器监没太大关系。

第一个任务,赵王府父子二人将大量的汉人送到关外,这些人,都是乱党,锁定位置,在不会损失大量南军兵力的前提下,出关,全屠了。

第二个任务,防患于未然,派人监视那些防范各地世家的折冲府。

发现任何折冲府的将领被地方世家或是官府暗中拉拢收买,掌握铁证后无需告知朝廷或是兵部,牛犇带人统统抓了押送京中。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天子再三强调,那就是一旦抄了哪家府邸,一文钱都不能动,哪只手敢拿就剁哪只手,统统送到宫中。

“事,我倒是明白了。”

营帐中,唐云和一休似的钻着太阳穴:“问题是我哪来的人手啊,还不是南阳道,而是南地三道,我有千里眼啊,还是顺风耳,哪能看的过来。”

“筹备亲军营。”

牛犇学着唐云的模样翘着二郎腿:“南军挑选勇武忠心之士,可在南地行事,能力出众者,入京入宫担禁卫一职。”

“卧槽。”

唐云想骂人了:“说的容易,勇武忠心之士,大哥,这是南关,这是南军,我在南军挖老宫头和各营主将的墙角,咋的,我乳腺癌晚期了?”

牛犇满面苦笑,一路上他也在考虑这件事,天子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作为宫中禁卫天子心腹,自家事自家知,不说国朝政务,就说宫中,现在新君最需要做的就是将卫戍宫中的禁卫换血,换大部分基层和少部分中层将领,旗官,校尉一级的。

宫中禁卫主要分为三种人,担任旗官与校尉的,大多是“亲戚”。

这个亲戚一般都比较远,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什么的,与天家,与姬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能力未必多强,主要是够忠心。

第二种,高层将领,就比如牛犇这种,都是当年新君王府时的老人,大部分出自墨营。

第三种,人最多,也就是基层军伍,都是从京卫中挑选出来的。

王府老人,也就是第二种,那是铁了心追随天子的,忠诚度不用怀疑。

但第一种和第三种,不但成分复杂,水份也很大。

先说第一种,各种远的不能再远的亲戚,是跟着天家吃饭,问题是不止是有新君一个人姓姬,前朝七位皇子,姬老二姬承凛登基了,当皇帝了,剩下六个,六个中的前朝太子,至今下落不明。

除了前朝太子,还有五个呢,五个都是王爷。

老三是前朝太子铁杆小弟,现在被软禁在京中,和个废人似的。

老西在封地,体弱多病,估计没几年好活了,但没几年好活是几年前世人就这么以为的,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老五也在京中,估计是怕他二哥不放心他,迟迟不去封地,整日在京中逍遥快活,也不知是表忠心还是装的。

老六倒是和新君关系不错,登基的时候老六也出了大力,可人心这个东西说不清楚,会随着时间改变。

老七岁数最小,也在封地,喜欢读书结交好友,看似与世无争,还是那句话,人心,总会变的。

不提这哥几个,还有几个郡王,都是和赵王一辈的,全都姓姬。

宫中那些禁卫,忠心的是天家,是姓姬的,问题是不止有新君姓姬。

再说京卫中第三种人数最多的,从卫戍京中的京卫挑选的,那不但成分复杂,水份也更大。

京卫一共有八支,常年支援各关或是平乱的,就那么两三支,其他五支装备好,俸禄高,全是少爷兵,几乎没什么战力。

新君刚登基,他是登基后才有权利给禁卫大换血,不是登基前就给禁卫大换血了。

事关自己的人身安全,新君怎么能不着急,怎么能不去另辟蹊径。

“陛下开了金口,兄弟也没好的法子,总之是交给你的差事。”

牛犇放下腿,宽慰道:“说是亲军,实则是墨营,莫要太过担忧,不还有兄弟我把关吗,你寻人办差就是,看着成的,兄弟我做定夺。”

唐云猛翻白眼,不是谁承担责任的问题,而是根本无人可招。

别看几个将军们都很好说话,从人家手里抢人,那是说翻脸就翻脸。

至于卸甲老卒,不是年纪大了,就是伤残,宫中要的是禁卫,不是帮人养老的。

意思,唐云倒是明白了,其实就是海选,优中选优,然后试用期,之后是牛犇考核进行培训,培训后还得实习,实习期间没问题才去京中。

明白是明白了,问题是没人,唐云想不出哪能找到人。

旁边看热闹的马骉又上来聪明劲儿了:“又不是六大营都有主将,不还有一支现在没人管吗。”

牛犇双眼放光:“哪个?”

阿虎首接开骂:“你脑子被小花踢了不成,那疾营是没主将,你去寻了人,宫中敢要?”

马骉:“哦对,也是。”

牛犇首接开骂,骂的那叫一个难听,甚至怀疑马骉是不是漏网的乱党,这他妈能是人想出来的主意?

薛豹无语至极:“莫要忘了,你如今成了副将,统领疾营。”

“对啊!”马骉一拍额头,紧接着将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本将麾下无人,去别的地方要人去,少打我疾营的主意!”

唐云突然双眼一亮,南关,不止六大营,不还有一支大营吗,就属这支大营好欺负。

拿起小本本,唐云记上一笔,诸事待办,这个先不着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