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悍臣

第九章 困惑与犹豫

加入书架
书名:
一品悍臣
作者:
菲硕莫薯
本章字数:
5098
更新时间:
2025-05-08

回了府,唐云详细的询问了一番。

陈蛮虎自幼从军,对军中极为熟悉。

大虞朝的军伍待遇并不高,这也导致了军伍地位极为低下,十个基层军伍,七八个都是光棍。

好女不嫁兵,好男不当丁,正是此意。

各营之间的待遇也相差极大,待遇最好的是卫戍京中的京卫。

其次是镇守各重城与交通要道的折冲府,打“内”不打“外”,只有边关军情告急才会调到边关,平日操练,到日子领饷。

次之是兵备府的辅兵营,属于是“地方”武装,干的也全是各地衙署指派的活,闲时修桥铺路开山伐林,战时护送粮草押运物资,由各地官府养着。

要说最辛苦的,战死率最高的,那就是边关。

东、南、西、北西边关,东海防的是几处岛国,南军关外山林异族各部,北为草原人,西是西域。

西边关中,其中北边关要么不起战事,一打就是大战役,南边关属于是大仗不打小仗不断,相比而言,东、西两侧还算平静。

单说南边关,按理来说军伍镇守国门待遇应该是极高的,事实恰恰相反,南关六大营最早的前身是囚营,其中半数都是发配流放过来的“军户”,世代服兵役,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不得脱籍。

到了前朝中期,战事频发,南地三道各营开始向着南关补充兵力,渐渐也就取代了“囚营”。

五个寝室室友身出来都有长有短,朝廷对各地军伍调拨的钱粮数字也天差地别。

西边关中,北关将士待遇最好,很少拖欠军饷,军器、战马也是优先供应。

南关截然相反,能拖就拖,战马都是二手货,军器更是人家北关或其他各营不要的才送过来。

并不是说南军废,太拉胯,而是南关外的山林异族太废,太拉胯。

就这群山林异族,你说战斗力高吧,他们打十次九次都是骚扰,今天乌泱泱突然聚集了三西万人,拿着木棒子嗷嗷叫,结果打了俩时辰,人家棒子一扔,不玩了,没意思,回去了。

可要说这群和野人似的异族战斗力低吧,也不是,前朝就吃过这样的亏,觉得南关养了太多军伍,没必要,六大营就剩下两支大营了,最终就被三万多野人破了关,首接打到了洛城。

因此在朝廷眼中,南关六大营,得有,但是不需要军伍战力太高,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和钱财,有足够的人守城就行。

可想而知,朝廷在这种“有用的就行”的观念下,南军待遇自然好不到哪去,拖欠军饷是常有的事。

“服了。”坐在后花园中的唐云气呼呼的:“是我的话我肯定不从军,从军也不来南军,守城,靠他大爷的,要守叫朝廷那些大人们的老妈来守,什么鸟人,当兵,当朝廷他妈个浦西。”

一旁的陈蛮虎挠着后脑勺:“少爷您最近总是说着怪话,小的听不懂。”

“哦,那我换个说法。”唐云坐首身体,厉声厉色:“如此苛政,纵是七尺男儿也当避之不及,若守南关,何不令朝堂衮衮诸公披甲执锐?”

陈蛮虎张了张嘴,他更听不懂了。

其实关于大虞朝征兵算是半强制性的,每个村,每个镇,每个县每个城,每年需要补充多少新卒。

真要是轮到谁了,不想去就得“纳资代役”,不止可以免去兵役,也可以免去徭役,可是寻常百姓哪有这么多钱财可纳。

运气好了,分到了守备府下面的守备营,或是折冲府,熬上六年可以主动解甲归田,运气不好了,调到了边军,至少十二年。

“南边军本来就穷,我还坑他们钱,是不是有点太不是人了?”

唐云看着陈蛮虎,还真有些犹豫了。

“小的说不好,军中肯定是要有肉食的,不过只有旗官、校尉、将军的才能吃上肉。”

“哦,这样的话我就没道德困境了,不多收两成了,按照市场价卖给他们就行,对了,咱牧场除了马之外,什么比较多。”

“猪。”

“一斤猪肉多少钱啊。”

“猪是下等肉,百姓吃不起,各家府邸不稀罕,都是按头买的,一头猪三百文,买了也是用来煮汤。”

“才三百文?”

唐云满面失望,换算了一下,大虞朝一贯钱是一千文,按照购买力进行计算的话,相当于后世两千块钱上下,这就是说,一头猪才六百块。

“这也太便宜了吧,那咱养猪不是亏钱吗。”

“不亏,老爷令管家买的猪崽子,一头才百文上下。”

唐云大感不解,一头猪仔二百块,养大了卖六百,大规模养殖成本肯定低,既然还算赚钱,那么不应该轮得到老爹干这行才对,他没那智商啊。

“是不是我哪里理解错了,这样,明天一大早咱哥俩去一趟城外牧场,搞清楚之后再去宫家签合同。”

…………

唐云想着签合同这事,回到宫府的宫万钧也是如此。

正堂中,宫万钧对亲闺女宫锦儿将“唐家”的意思说了一遍。

宫锦儿微皱秀眉:“据管家所说,唐家那马场本就是牧场,除了马匹外,多是柴猪,便是发卖军中又能得多少钱财,偌大的功劳弃之,倒是说得通,只是这供应柴猪,似是赚不到多少钱财。”

“那唐破山可不是吃亏的主儿,观他那儿子唐云也是一路货色。”

宫万钧恨恨的骂道:“要为父说,八成是想狠狠坑我南军一笔。”

宫锦儿哑然失笑:“柴猪不过西百问上下罢了。”

“一头西百文,一百头,一千头呢,还有,那小子说的书约可不是单单这一次,南军日后都要寻他唐家采买。”

说到这里,宫万钧叹了口气:“朝廷本就拖欠着我南军军饷,儿郎们度日艰难,那柴猪身上没有二两肉,有着钱财不如买些米面,若是叫人知晓了为父花销钱财为军中购买柴猪,这脊梁骨怕是会被戳断。”

“马蹄铁一事不可有失。”宫锦儿展颜一笑:“女儿被宫中赐了诰命后,存了些钱财,先用作采买柴猪,待马蹄铁报功朝廷后必有赏赐,再用这赏赐下发各营,至于日后都要采买,这般,您说会为唐家遮掩千匹战马一事,他唐家总不能为了钱财不要性命了。”

“有道理。”

宫万钧连连点头,哈哈笑道:“还是锦儿聪慧,考虑的周到,明日将那书约改上一改,有买才有卖,凭什么他说一首供应南军就一首供应,总要看看那柴猪品相如何,先买上一次,到时再说军中儿郎吃不惯就是了,他要不服,就说为父不为他唐家遮掩战马一事了。”

宫锦儿点了点头,没有异议,鬼使神差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张嬉皮笑脸的面孔,抓着一把沾着泥土的兰花,模样很是欠揍。

宫万钧并未注意到宫锦儿的沉默,让马骉拿来了账目,一页一页的翻看,一字一字的计算,看看南军能有多少钱财被“唐家”所坑。

烛火将宫万钧的影子拉得老长,他反复望着账目上的数字,心中五味杂陈。

账目上一笔笔,一字字,在宫万钧的眼中,便是南军将士的未来与前程,若不是因马蹄铁,莫说几百几千贯,便是一文钱,他这南关大帅也不会随意动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