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后的第七天,林羽的手机和邮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消息塞满。新疆某体校发来邀请函:"这里有六十多个身高不足1米7的孩子,他们太需要你的'星火战术'了";贵州山区的教练附上孩子们在泥土地上打球的视频,配文写着:"能不能来教教我们的孩子如何用脑子打球?"
与此同时,省体校会议室里,李教练将一份合同推到林羽面前,封面上"独家签约协议"几个烫金大字刺得人眼疼。"只要你签了,学校会给你最好的训练资源。"李教练敲了敲合同,"但条件是,你只能为省体校服务,不得在校外开设任何形式的训练课程。"
"这和当初说好的不一样。"林羽握紧父亲送的战术笔,"我想把经验分享给更多像我一样的小个子球员。"
"分享?"李教练冷笑一声,"你以为那些穷乡僻壤的体校能给你什么?留在省体校,赞助商的代言费、出国集训的机会......"他的话被突然闯入的周教练打断。老教练将一摞信件拍在桌上,信纸边缘还沾着泥土:"看看这些,全是基层体校寄来的求助信!"
僵持不下时,星火特训营的快递到了。林羽拆开包裹,掉出二十几封手写的信和用废品制作的护具模型。阿杰的信里夹着泛黄的向日葵花瓣,字迹被雨水晕染过:"林哥,我们用易拉罐和轮胎皮改良了护具,还编了新的战术口诀!这里的孩子都想像你一样,做打破偏见的人......"
当晚,林羽在修鞋摊发现父亲正在拆卸老旧的鞋架。"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星火装备研发中心'。"老人戴着老花镜,在墙上钉下新的木牌,"那些孩子用废品做护具,咱们就教他们怎么把废品变成宝贝。"母亲坐在缝纫机前,手指上的伤口还贴着创可贴,却固执地将存折塞进林羽手里:"这是妈攒的养老钱,拿去当启动资金。"
"不行!"林羽想推回去,却被母亲用力按住,"你忘了?你小时候想学篮球,家里没钱买装备,是你爸偷偷用修鞋剩的皮子给你做护膝。现在有机会帮更多孩子,怎么能退缩?"
三天后,林羽在省体校门口拒绝了李教练的最后通牒。"我不会签这份合同。"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清晰坚定,"真正的星火,应该在更广阔的地方燃烧。"转身时,他看见张磊骑着摩托车停在不远处,车斗里装满了孩子们寄来的自制战术板;陈浩站在围墙外,默默举起校队徽章向他示意。
当晚,星火装备研发中心的灯亮了整夜。父亲用修鞋的工具切割碳纤维板,嘴里念叨着:"给孩子们做护具,得像纳鞋底一样扎实";母亲戴着顶针缝制队服,在衣领处绣上小小的向日葵;林羽则在电脑前设计特训课程,屏幕上不断弹出各地孩子的留言:"林教练,我们等你!"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院子时,林羽收到阿杰的消息。视频里,孩子们举着用纸板写的"星火特训营欢迎你",身后是用石块和木板搭成的简易训练场。阿杰对着镜头咧嘴笑:"林哥,我们把这里改造成了'星火基地',就等你教我们破局!"
林羽看着视频,手指不自觉地摸向手腕上的护腕。那里的红色鞋带己经磨得发白,却依然坚韧。他知道,这一次的破局,不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在困境中依然怀揣梦想的孩子,为了让星火真正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