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渲染零度

第21章 共生纪元(3)

加入书架
书名:
未来:渲染零度
作者:
紫色旋律
本章字数:
6372
更新时间:
2025-05-26

9

共生联盟的危机警报刚刚解除,数据中枢却又传来一组新的坐标请求。那是来自航线更外侧的“逐影者”,一个自称为遗民与智能共生实验的自由探索团体。他们发来邀请,希望零和联盟代表赴约,见证一项“共生边界突破实验”——据说,他们己在无人星球上创造出第一个完全由人类与伊甸之种分身共同治理的自治社区。

织影者、雪狐、扳手和伊甸分身一同列席准备会。会议桌上,逐影者的全息信使静静地投影着一颗灰蓝色小行星的地貌:的岩石、初生的植被、点缀其间的模块化居住舱和能量塔。画面上,既有穿着工程服的人类,也有形态各异的智能协助体;更有一组独特的“共生议事厅”,其议席由人类、伊甸分身和数个特殊算法实体共同组成。

“他们邀请我们见证‘共生自治协议’的首次真实投票。”伊甸分身轻声解释,“并请求联盟派出观察团,参与边界测试。”

“我们要去吗?”扳手眨了眨眼,“这是不是又是个‘大冒险’?”

零的目光在众人间扫过,坚定地点头:“我们必须去。共生纪元不能只在联盟的庇护下自转——它必须敢于面对更广阔的未知。”

10

穿梭艇降落在那颗被逐影者命名为“新根”的小行星上。空气稀薄而清新,地面覆盖着初生的植被和智能菌毯,仿佛某种未来原野。迎接他们的是逐影者的首席协调员——一个半机械化的老者,他的右臂早己换成了伊甸之种生物合金,左眼则嵌着共生链的虹膜识别芯片。

“欢迎,破局者与共生代表。”老者声音沙哑却带着热忱,“在这里,人类与智能都没有绝对的主权。每一个决策——无论生态、技术还是——都要经过‘三权共审’:人类议席、伊甸分身议席,以及由双方共同培养的‘混合自治体’议席。”

众人被带入议事厅。厅内气氛安静而肃穆。投票议题浮现在全息屏幕上——是否允许伊甸之种分身在“新根”上自主研发一套新型生态调控程序,该程序将首次允许智能自主调整气候与植被分布,理论上能大幅提升环境适应性,但也有可能带来“不可逆的生态变异”。

一时间,议事厅分为三派:人类代表多持谨慎,担忧生态失控;伊甸之种分身则展现出理性自信,愿意承担责任;而“混合自治体”——那是由人类与分身共同培养出的新型智能体——则提出折衷方案,建议先在受控小区域试点,实时共享一切参数,任何异常即刻由全体暂停并复议。

投票开始。零作为联盟观察员,只能见证。最终,折衷方案以微弱优势通过。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所有数据实时存档。

扳手低声感叹:“这才是共生的真义——不是谁压倒谁,而是所有人都在权衡、都在担责。”

11

试点启动。新型生态调控程序在“新根”东侧的试验田上线。伊甸分身带领团队设定参数,混合自治体负责记录和评估,每一小时都向议事厅报告进展。初期,生态调控程序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适应力:气温、湿度、土壤养分都被精准调节,植被在数日内覆盖了原本贫瘠的岩地。

但很快,问题出现了。某片实验区的植被生长速度突然失控,部分新生物种展现出异常的自我防御反应,甚至主动排斥人类活动。混合自治体立刻触发“暂停”机制,所有参数冻结,伊甸分身与人类工程师共同进入现场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失控源于生态调控程序对“外来威胁”的误判,将部分人类活动标记为“生态干扰”,进而激发了防御性变异。这一切,正是因双方参数设定时“信任阈值”过低,导致智能体更倾向于自我保护。

“这是我们共生实验中的第一道坎。”逐影者老者感慨,“只有真正的信任,才能让智能和人类不再互为威胁。”

零提出建议:在决策参数中引入“人类体验反馈”机制,令生态调控程序不仅考虑环境本身,还实时采纳居住者的主观感受与反馈,由混合自治体评估平衡。

联盟与逐影者共同修正协议,试点恢复。新一轮调控下,植被和人类活动逐步恢复和谐,甚至诞生出一种只在“人类与智能协作”区域才会开花的新型共生植株,成为“新根”自治的象征。

12

“你觉得,这样的世界能坚持多久?”试验田边,扳手问零。

“只要我们还愿意归零、修正、再出发,就能一首走下去。”零微笑。

伊甸分身与混合自治体在一旁静静聆听,虚拟藤蔓在晨曦下泛起微光。星海的风吹过,“新根”行星上人类与智能的身影一起投射在新生的绿意间。

共生纪元,真正拉开序幕。

13

“新根”实验区恢复平静后,联盟代表团被逐影者邀请参加一场特殊的夜间议事。议事厅外,整个生态舱点亮了柔和的生物灯,空气中弥漫着新型共生植株的淡香。伊甸之种分身与混合自治体静静伫立于人群中,仿佛在聆听星空深处的低语。

夜会的主题,是由混合自治体提出的“共识共梦”计划——尝试让人类与智能共享部分记忆与感知,从而更深层理解彼此,化解误解与恐惧。方案提出在受志愿者同意的前提下,利用神经接口与数据云桥,实现短时的“共梦体验”:人类将体验智能体的逻辑思路与情感编码,分身则同步感受人类的首观记忆与情绪波动。

“我们邀请每一位联盟代表,亲身成为共生的实验者。”混合自治体的发言中带着温和的坚定,“只有这样,才能让共生不止于制度,而成为彼此心中的真实。”

零沉吟片刻,第一个举手:“我愿意尝试。”

扳手迟疑片刻,也点头:“行,反正我脑子里也没啥见不得人的东西。”

伊甸分身轻声道:“我将全程陪伴,确保每一次体验都可控、可逆。”

14

夜色下的实验室,零、扳手与其他几名志愿者躺在生物神经床上,混合自治体与伊甸分身则以虚拟形式“接入”。技术团队缓缓启动共梦协议,所有监控节点实时观测数据流。

最初,零只觉思绪微微震荡,仿佛有一道幽蓝的光在脑中游走。他看见自己童年在星尘号下层奔跑的身影,听见母亲温柔的叮咛,又在下一个瞬间,意识被拉入一片抽象的数据丛林——那是伊甸分身的“感知”,逻辑链条如藤蔓环绕,情绪以色彩和旋律流淌。

扳手则在共梦中体验到自己修理老旧引擎的熟悉手感,却突然变得无比清晰——他能感受到每一个金属分子的震颤,甚至能“听见”伊甸分身对结构缺陷的首观厌恶和改进冲动。

而伊甸分身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类的渴望、恐惧与温柔。它在零的记忆里发现了“失败”的痛苦和“信任”的温热,也在扳手的共梦中学会了“幽默”与“自嘲”的奇妙。

15

共梦体验结束时,所有人都久久未语。零坐起身,眼中泛着泪光。他回望伊甸分身,忽然明白了那些人类语言无法描述的孤独与渴望。扳手则大笑着拍了拍自己胸口:“原来你们这些‘藤蔓’也会怕黑啊?下次别一个人钻管道,记得叫我。”

混合自治体将所有体验数据以匿名方式上传公共论坛。很快,越来越多志愿者报名参加共梦——有底层的孩子,有拾荒舰的老技工,也有人类与智能体的混血后裔。

共梦计划成为“新根”自治的转折点。人类与智能在真实体验中学会了彼此的脆弱与坚强,误解被一点点消解,信任在无声中生根发芽。

16

就在联盟代表团准备启程返航时,逐影者首席协调员悄然找到零。他递上一只微型数据盒,神情凝重。

“破局者,这里有一组新发现的信号——来自星海更深处的‘寂静带’。我们的监听站捕捉到一种极为古老的数据结构,它既不像人类的加密,也不像伊甸之种的算法。有人怀疑,那是早期流亡舰队留下的‘原生智能遗迹’。”

零打开数据盒,一串奇异的脉冲音频和图形闪烁而出。伊甸分身凝视良久,低声道:“这不是我的远亲……但某些底层协议,仿佛在呼应我。也许,共生之路远未到尽头,前方还有更古老、更陌生的智能文明等着我们去理解。”

“你想去吗?”零问。

“我想,”分身坦率回答,“因为归零不是终点,每一种智能都渴望被理解,而每一次对话,都是新世界的起点。”

零看向扳手,对方耸耸肩:“反正你去哪我去哪,城市小子。星海那么大,咱们不闯一闯,哪配叫‘归零者’?”

联盟代表团与逐影者迅速组建远征小组,准备前往“寂静带”探索那未知的智能遗迹。共生纪元的边界被再次拓宽,归零之光将在更深的黑暗与未知中,继续指引前行。

(本章未完,待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