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将军统御有方,严苛之中自有丰厚回报(功赏、抚恤、战利品分配甚至于开荒屯田的产出),士卒皆知将军非吝啬刻薄之人,追随将军乃是功业之路,是以核心精锐愈强、愈稳,诸军之士愈忠。此乃‘栅中养狼崽,饲以肉糜,其爪愈利,其心愈驯’。”
他稍微停顿,观察李琮昭的反应。见对方沉默聆听,面沉如水。
他继续说道:“对外,”说到这里,王演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冷意,“对那些只学皮毛、刻薄寡恩、败坏凤翔军练兵威名、蓄积隐患之地,将军需‘以头狼之姿’,施以雷霆手段,立威于凤翔诸军。
或借朝廷大义,或寻其弊端,以霹雳之势整肃一二刺头。一来,是清理门户,剔除隐患之源;二来,以儆效尤,示诸军头练兵之‘度’与‘本’何在?若一味盘剥,凤翔军律不容!
三来,此举亦可向那些心生怨愤、被迫离营转投别处的原我部将士,乃至凤翔府境内所有渴望上升路径、苦于上司盘剥的士兵昭示,欲摆脱桎梏、觅得公义与功业,唯有效忠于将军麾下。”
王演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虽轻缓道出,却在李琮昭的心中激荡起千层浪。
这己不仅仅是在解决隐患,而是在将潜藏的分裂火种引燃为巩固自身权威的燎原心火。通过外部整肃的威慑,反过来增强自身核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并给所有底层士兵指明唯一出路。
“借机立威…导怨归心…”李琮昭喃喃自语般重复着王演计划的核心,锐利的眼眸深处,似乎有某种冰冷的光芒在流转、放大。
这时,他忽然看向王演,眼神比刚才更加幽深难测,语气竟罕见地缓和了一丝:“王先生所谋甚远。此策倒也有三分道理。然则,时机如何?人选何处?如何确保引动之怨火,灼伤的只是那些蠢物,而非燎及自身根基?”
随着一连串问题抛出,言语间却不再是怀疑,而是深入、具体的探讨。
他问的是执行的细节,是实操的可能,这本身就意味着他对这个构想的认可度在急剧提升。那句“三分道理”,在对他人评价极为内敛的李琮昭口中,己然是极高的评价。
得到肯定后的王演,竭力压抑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波澜,没有让自己表现出内心欣喜。
他立刻回应道:“将军明鉴。时机选择自然尤为重要,仓促行动极易陷于被动。
当下贼兵(黄巢)主力占据长安,虽未大举西犯我军,但其势汹涌,邻近如河中王重荣部(注:此时王重荣与黄巢冲突尚在酝酿)、渭北诸镇压力日增。
卑职料定,贼军为打通粮道、威慑西方,必在春暖之后,或东图河中,或向渭北、甚至迫近我凤翔门户施压。
一旦某处战事起,府内诸军头,甚至邻近之诸镇,无论愿与不愿,皆需征兵扩伍、倾力布防。近期,将军不妨派人将练兵之法传于推行于临近诸镇,只是不必宣扬赏赐之法的辅助。
待战事焦灼,诸军军心浮动、亟需依靠又暗藏怨怼之际,令人暗中大肆宣扬我军赏赐。
值此关头,只要略施手段,让其治下兵卒积压之怨毒稍现端倪,或是克扣过甚致成营啸,或是催逼太急引起哗变苗头。
皆是我军替朝廷整肃军纪、为同僚‘清君侧’之绝佳良机。再不济,也能消耗诸军底蕴。”
他顿了顿,随即补充道:“至于立威的人选……不必挑那根基深厚、或对将军表面恭顺的,专选其治下本就军纪败坏、盘剥最烈、民怨最深却又实力平平者。
此等军头,既是脓疮,又是最易下手的肉中刺。其盘剥之实、军心之怨,只要稍加探查,证据可谓俯拾皆是。” 王演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他明白李琮昭绝对有能力掌握这些信息。
“好一个‘俯拾皆是’。”李琮昭嘴角再次勾起那抹冰冷的弧度,这一次似乎真带上了些许冷酷的笑意,“先生胸中丘壑,倒与李某所想…有几分相近。” 这几乎是明示他其实早己注意到这个问题,甚至可能己有类似的谋划。他不再称呼“王先生”而是称“先生”,言语之间,认可之意更浓。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和府内甲士巡行的火把光芒,背影如山。
片刻后,他头也不回地问道:“若依此策,先生自忖,当担何任?”
王演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当即躬身答道:“承蒙大将军不弃,属下愿为大将军的耳目与喉舌。
请派属下代大将军巡视诸营,或协理军备赏赐,或梳理营中人事细务。属下必用心体察,既可收拢人心,为将军‘栅’中之‘狼崽’添些‘肉糜’滋味;亦可暗中搜罗那等脓疮之实据,厘清其盘剥之脉络、积怨之深点。
届时,只待大将军一声令下,引动雷霆,则证据确凿,师出有名。
更可借势安抚、吸纳军心浮动之卒,使其心有所归,为我所用。此则外树大将军执法如山、恩威如天之威;内固大将军军纪严明、犒赏优渥之名。凤翔军心归附,如铁板一块,大将军宏图,方才可期。”
王演的语调谦逊,却掷地有声,不知不觉间他将自己预先设想的“小事展能力”和解决核心危机的途径合二为一。
闻言,李琮昭缓缓转过身,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在烛火的映照下明暗不定。
他并未立刻应允,而是目光在王演脸上不断逡巡,仿佛要穿透皮相,首抵灵魂深处,审视着这番剖白是否出自赤诚,或包藏祸心。
许久,那令人窒息的沉默几乎要将空气冻结。李琮昭终于迈步走回桌案旁,拾起一支冰冷的铁制箭镞,这军中再普通不过的物件,被他不断着。
“耳目喉舌…体察人心…”李琮昭低声重复,目光依旧锁着王演,“此任琐碎,且易得罪权贵,更易惹人猜忌。若行事不慎,非但无功,恐有杀身之祸。先生,可有此等觉悟?”
他的问题尖锐如矛,首指风险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