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端午,长江水涨,波光灯影交映。朱凯立于 "白帝号" 舰尾,望着江心驶来的一叶扁舟,舟头立着的青衫男子羽扇轻摇,正是诸葛亮。时值初夜,天上一轮满月,水中一轮碎银,两月相叠,恰似眼前这对乱世智者的心境 —— 各有圆满,却又各有缺痕。
"亮不请自来,朱将军可愿共饮一杯?" 诸葛亮的声音随江风飘来,扁舟竟在湍急的水流中稳如平地。朱凯见舟底装着改良的磁石平衡器,不禁一笑:"孔明兄的木牛流马尚未现世,这扁舟倒先得了巴郡机巧的妙处。" 说着抛去缆绳,将扁舟系在旗舰侧舷。
舱内,青铜灯台上的磁石火焰无风自动,映得诸葛亮鹤氅上的八卦纹若隐若现。朱凯取出巴郡火酒,酒坛封口处刻着齿轮与白虎的合纹:"此酒用磁石过滤,去其燥烈,留其醇厚。" 诸葛亮抚坛叹道:"将军连酿酒都要用机巧,难怪能在赤壁让火攻改天换地。"
酒过三巡,诸葛亮忽然指向水面:"今夜双月同辉,恰如将军与亮各据一江。" 他羽扇轻点,水面倒影碎成银鳞,"亮在七星坛借东风,将军在赤壁改火攻;亮算定云长义释曹操,将军却在华容道布下铁蒺藜阵 —— 将军屡屡改易天命,究竟为何?"
朱凯凝视着杯中月影,想起圣火坛地宫的预言镜:"亮以为天命在刘,凯以为天命在民。" 他取出《荆州民生计划书》,羊皮纸上 "三年免赋,开渠通漕" 八字力透纸背,"自灵帝以来,荆州历经黄巾、袁术、曹操、孙刘数次兵灾,百姓家中的灶台从未暖过三年。凯改的不是天命,是让百姓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播下不会被战火焚烧的种子。"
诸葛亮接过计划书,见内页画着荆州九郡的水利图,每处堤坝都标着齿轮水闸的建造法:"将军的机巧,终究是落在了 ' 安民 ' 二字。" 他忽然从袖中取出蜀锦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 "蜀荆商路"" 磁石工坊 "," 亮此来,不为论兵,为求一计 —— 当今天下,究竟是该三分,还是该一统?"
朱凯望向舱外的磁石灯塔,光芒将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凯在巴郡时,见百姓因战乱不敢下河捕鱼;在江陵,见孩童因饥荒不认得麦种。" 他的手指划过计划书上的 "荆襄学院" 图标,"若三分能让各据一方的诸侯都以民为念,便是善策;若一统只是穷兵黩武,反不如各守疆土,留百姓喘息之机。"
诸葛亮忽然轻笑,从怀中取出半片焦木 —— 正是赤壁之战时的曹军船板:"亮在七星坛观星,见天市垣星芒分裂,知荆州必有异数。今日方知,这异数不是刀兵,是将军手中的《民生计划书》。" 他指着焦木上的齿轮烧痕,"曹军的防火隔舱、东吴的火船、我军的木牛流马,终究都是兵器,唯有将军的机巧,是耕具。"
舱外忽然传来桨声,却是霜华率玄武舰队巡江。诸葛亮见来船船舷刻着 "安民勿惊" 的灯语,叹道:"嫂夫人的水师,比之周瑜的艨艟,多了三分仁心。" 朱凯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水兵们正将渔灯挂在磁石灯塔旁:"凯与夫人约定,每艘战船都是百姓的避风港。就像这磁石灯塔,战时是导航,和时是渔火。"
诸葛亮忽然压低声音:"亮有一请:借巴郡磁石工匠,助蜀地修建都江堰。" 他展开蜀地舆图,岷江流域画满问号,"蜀地虽险,却苦无水闸。将军的齿轮水闸若成,可保成都平原十年无涝。" 朱凯点头,在图上画下磁石控水的原理图:"凯亦可求一事:蜀地的桑种与织锦之法,可与荆州的磁石、机巧互市。"
话音未落,舱外传来急报:"东吴水师向巴郡移动!" 朱凯冷笑:"公瑾这是要趁端午水涨,断我磁石矿脉。" 诸葛亮却从袖中取出密信:"亮己命赵云在公安港布下疑兵,以木牛流马虚张声势。" 他望着朱凯眼中的惊讶,"亮知将军护民,亮亦护蜀地百姓,此心相同。"
是夜,两人登上旗舰顶楼。磁石灯塔的光芒中,可见江面上往来的商船皆挂着白虎纹与七星旗的合纹旗。诸葛亮指着江心的 "安民舟",船上载着从江东逃来的流民:"将军可知,这些百姓称你为 ' 磁石将军 ',说你的令旗能避战火,如磁石引铁,邪不近身。"
朱凯望着流民登岸时的灯火,想起在华容道放走的曹操:"凯何尝不知,放曹操是纵虎归山?但孙刘若灭曹,下一个便是荆州。" 他转身面对诸葛亮,面具下的目光灼灼,"亮兄精通天象,当知 ' 天市垣 ' 星主百姓,而非帝王。凯所改的,不过是让这星芒,多照些无依的百姓。"
诸葛亮忽然取下羽扇,露出扇骨上刻着的 "民贵" 二字:"亮在隆中时,曾向水镜先生问计,先生说 '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今日见将军治荆,方知民心不是虚言,是开仓的粟米,是学堂的书声,是磁石灯照亮的每一条回家的路。"
建安十五年端午的江水,在两人脚下奔涌不息。当霜华送来新制的 "蜀荆同盟" 印信,印面刻着青龙与白虎共护麦穗,诸葛亮忽然笑道:"当年在七星坛,亮以为借的是东风,今日方知,将军借的是天下人的安生之愿。" 朱凯抚过印信上的齿轮纹路:"愿这印信,不是兵符,是商队的通关文牒,是百姓的护身符。"
五更天晓,诸葛亮告辞归蜀。朱凯送至船舷,忽然想起在江陵城头刻下的 "乱世之机巧,不为杀人,只为活人":"亮兄此去,若遇曹军南下,可送他们磁石导航仪 —— 不是兵器,是让他们知道,荆州的江,容得下所有护民的舟。"
诸葛亮的扁舟渐渐远去,船尾留下的水痕很快被江波抚平。朱凯望着东方既白的天际,磁石灯塔的光芒仍在闪烁。他知道,诸葛亮此行,既是试探,也是认可 —— 认可在这乱世中,还有人以机巧为笔,以民心为墨,在历史的长卷上,书写着不同于争霸的篇章。
是日正午,荆州百姓在江边举行祈年祭,磁石灯组成的 "安" 字随波起伏。朱凯站在 "白帝号" 甲板,看着霜华指挥水师护送流民前往新屯田,忽然明白:他与诸葛亮的对话,不是论辩,是两个心怀天下的智者,在战火中寻找护民的公约数。
长江水依旧东流,带走了端午的粽香,却留下了蜀荆交好的盟约。当曹操在许昌收到荆州送来的磁石农耕书,当周瑜在柴桑看见巴郡商队的护民旗,他们终于知晓:这天下,终究不是靠刀兵就能定夺,而是看谁能让百姓在机巧与仁心的护佑下,安心播下种子,静待丰收。
雾幕在朝阳中散尽,朱凯戴上刻着 "护民" 二字的面具,转身走向议事厅。那里,马谡正等着商议新的户籍改革,甘宁在筹备水师训练,而最重要的,是那叠《荆州民生计划书》上,新添了 "蜀荆合璧,共护苍生" 的墨迹。他知道,属于智士的交心,从来不是酒酣耳热的空谈,而是让天下百姓,在乱世中能多一分安宁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