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宋义。”
“年龄。”
“29。”
“性别。”
“男。”
“籍贯。”
宋义正在面对主考官的询问,这次他毫无保留的诉说了自己的全部,几个考官听后正在低声商量着什么。
“你说你是曾经华夏xx部队的兵王,并且有过多年服役经历,能证明吗?”主考官问道。
宋义听到询问,眼里闪过一丝回忆,打开了刚刚回去营房取来的铁盒:“都在这里了。”
身旁的士兵见状拿起铁盒递到了考官的桌上,几位考官取出里面的东西一一细看:竟是各种勋章,照片,荣誉证书!
“好了,你己经证明自己了,去格斗场地吧。”考官们见到这些东西,己经基本确定宋义的身份。而一个在部队服役超过十年的人,忠诚度也可想而知。
“是!”
宋义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加入的时间不够长,会不够资格参加选拔,现在心里的大石头落下,整个人顿觉浑身轻松!
类似的询问审查在今天不断的重复,然后前往下一轮。通过的人自然欢天喜地,被刷下来的则是捶胸顿足、无比羡慕。
最终,经过两天的筛选,最终成立了150的警卫连!
而连长人员出乎所有人预料,竟然是宋义!
对这个结果,宋义本人都感到意外。不过,也决心报答这份信任!
“哥,我就知道你肯定行。”
营房内,宋成正在一旁兴奋的手舞足蹈,那样子让别人看了还以为是他新官上任呢。
“啧啧啧,到底是大官了,这装备都跟咱们不一样。”
一边说,宋成还一边摸。
他是真的为宋义高兴,两人认识二十多年,同乡发小,情同手足。
“你以后也要加把劲,别整天想着偷懒,光羡慕别人有什么用,关键是要自己争气。”宋义对待宋成就像对待自己弟弟:“这些都是其他人送来的,我吃不完,你待会拿些回去。”
虽然还没走马上任,但礼物己经有人送到宋义的床头了。
“不用,我自己的都吃不完,而且你以后肯定也要送礼,自己留着吧。”
“让你拿就拿着,别废话。”
“那我可不客气了!”
前往德华逸墅的前一天晚上。
“报告,警卫连集合完毕,请首长指示。”
“同志们辛苦了!”
杨辰挥了挥手。
“为首长服务!”
150人的呐喊响彻清和园的夜空...
不同于普通士兵,警卫连所有士兵配备的是scar-l突击步枪,而且人手一支m1911。至于防弹衣,虽然天气酷热,但也是必不可缺的。此外,警卫连的日常伙食也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每天都有一顿肉和水果!
什么叫亲信?什么是心腹?
警卫连每天消耗的物资,在现在这个世道,能买下他们的命!
自警卫连成立之后,杨辰家所在的大楼也被清空,每日楼上楼下都有警卫轮岗,库房的安保也被警卫连接手。
值得一提的是,150人里还有30位女性,主要负责几位夫人的安全问题。
“怎么样,有压力吗?”宣布解散之后,杨辰单独留下了宋义。
“不敢辜负领导信任。”
“讲官话就没意思了。”
“压力肯定是有,不过我觉得自己能够胜任。”察觉到杨辰不同于其他领导,宋义实话实说。
“那我就看你表现了。”
“是!”
德华逸墅。
“会场准备的怎么样了?明天可别跌我的脸。”吴迪穿着睡衣正在打着单机游戏,头也不回的问着管家老吕。
“少爷放心,按您的要求一切准备就绪。”
“那就好。诶~,老吕你说,明天他们应该会到齐吧?”
“少爷给他们脸,他们就得兜着。”
“也是,哈哈,明天过后临江就是我的了,到时候父亲也会高看我一眼吧。”
“那是自然。”老吕不愧是海城第一捧哏,从不让自己少爷把话掉地上,一首以来也尽心尽责,虽然他心里是看不大上这个纨绔的。
这个夜晚注定难眠。
在临江各地,不同势力的老大们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焦急又忐忑的等待着太阳的升起。
可时间不会等人,无论你是什么心情,它总是无情的往前。和往常一样,固定的时间阳光洒在固定的地点,和往常不一样的是,站在阳光下人的思绪。
“哥,你真的不要我陪你一起去吗?”毕云耀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毕云涛缓慢但坚定的摇了摇头,杨辰那边回信了,你看好家,尤其是那两个女人,我准备在会上和他谈谈。
“知道了。”
“行,那我走了。出发!”
毕云涛带着超过300人的卫队,浩浩荡荡的登上了车队。
这种天气,开车绝对是一种折磨,成本也巨高。而且,大家渐渐发现,随着气候的改变,空气中似乎也多了什么东西,不影响人的呼吸,但对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一辆车开不了几次就会报废,手中的铁棍过几天都会生锈。
仔细回忆一下,这种情况好像是一周之前开始出现的。
前世的杨辰是纯丝,什么也接触不到,他甚至没能活到这种特殊气体出现的时候。因此,当发现这个现象时,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秘密研究部门己经成立,但严重缺乏相关人才,几天过去研究一首没有任何进展。
所以他打算从德华逸墅回来后就开启新一轮招募,并且重点寻找这方面的人才。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眼下的杨辰正难受的看着眼前的铁皮罐头。
事发突然,改装空调是来不及了,车载空调根本不顶用,坐在车里跟坐在蒸笼里没有任何区别。
杨辰有些悔不当初,他之前并没重视交通工具的问题,因为他没想到第九兵团的发展会那么快!这趟旅程受罪事小,可别影响了兵团未来的发展。
好在现在起步也不晚,第九兵团也到了踏出清和园的时候。
坐在闷热的车内,杨辰心里调整了一下原来的发展计划,重新制定了下一阶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