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记

第110章 负债危机

加入书架
书名:
历代皇帝记
作者:
糖竦盐名青
本章字数:
9138
更新时间:
2025-07-08

朱温:“?!”

朱温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李世民一刀封喉。

朱温复活后:“大胆!刺皇杀驾可是死罪!”

李世民:“杀的就是你个乱臣贼子!”

张祚:“好了好了,别打了,等审了之后再做定夺。

哎,你们好,诸位,这里是皇帝城,每个皇帝死后都会来到这里,这本书是皇帝城的规矩和事宜,你们先看看,没问题就带你们去未央宫宫候审。”

朱温:“啊,走..走吧。”

未央宫内,刘秀高坐龙椅。

始皇小声嘟囔着:“在哪审不都一样嘛,还非要来未央宫审。”

刘邦:“哎嘿,始皇,你说的声音还是太大了,每次都是去咸阳宫审,这不也得换换口味嘛。”

始皇:“啧,好了好了,审吧。”

刘秀:“咳咳咳咳,上朝~,诸位,说说吧。”

旁白(欧阳桥松饰):

“朱温祖上草头平民,不过多赘述了。

后梁太祖朱温,朱温早年追随黄巢,征战岭南等地。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朱温先后任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与唐朝军队交战。

中和二年(即公元882年),朱温以同州防御使降唐,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被唐僖宗任命为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后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后在中原之地,与李克用、时溥等一起镇压黄巢,并招降黄巢余部。黄巢死后,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继续扩张领土。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等军阀势力,取得河北三镇的控制。又与李克用、李茂贞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

天祐元年(即公元904年),朱温为控制朝政,取得对唐廷的完全掌握,谋弑唐昭宗,改立唐哀帝,诛杀宦官及大唐忠臣。

天祐西年(即公元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帝,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

乾化二年(即公元912年),其子朱友珪弑杀朱温,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宣陵。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

王莽:“说的....不太全,我补充两点:朱温的早年军政措施:如果将校有阵亡的,他部队所属的士卒也要全部斩首,称之为“跋队斩”。并且,你对这方面也颇具‘魏武遗风’啊,儿子的妻妾你也要。”

台下的李世民听到后,侧到李治耳朵前:“你看看,朱温要儿子的妻妾,你要你爹的妾,你也是魏武遗风!你说说,天下只会多一个尼姑,你硬要把尼姑拉来,后来那个尼姑还让你封成皇后,皇后也就算了,你死后,她还杀你儿子,篡咱大唐!”

李治身旁的武则天:“夫....,陛下,我和他,是真爱~”

李世民:“.......”

台上的刘秀:“嗯...都中等房吧,下去吧。”

始皇:“王莽,你抽一下下一个执政皇帝和新皇迎接员以及出城人员。”

王莽:“好嘞,下一个执政皇帝是:唐殇皇帝——李重茂,下一个新皇迎接员是:西梁孝靖皇帝——萧琮。

好了好了,现在开始抽出城人员:首先3-15随机数:7人,开始抽出城人员了奥:第一个:西周文王/武周始祖文皇帝——姬昌,第二个:北魏思皇帝——拓跋弗,第三个:南陈高宗孝宣皇帝——陈蒨,第西个: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第五个:北魏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第六个:西魏恭皇帝——拓跋廓,最后一个:”

众人屏息凝神,生怕最后一个会抽到自己。

王莽:“最后一个是:乞伏暮末!”

乞伏暮末:“6,我就一个小透明的要不算了吧。”

王莽:“不行!这次由我大新建兴皇帝王莽,我就是我,带你们出城。”

拓跋焘:“那行,走吧。”

说完,王莽和拓跋焘硬拉着剩余几人走到城门口。

同时:

始皇:“诸位,咱们把,永安宫,太初宫,建康宫,都建起来,永安宫建在咸阳宫左边,太初宫建在未央宫右边,建康宫建在永安宫左边。”

准备出城的王莽:“兄弟,你好香啊,你声音也好好听啊,你能不能转个身,我解决个事儿。”

欧阳桥松:“死一边子去,要出城就出城,不出城就滚。”

王莽:“出城,剧本给我看看。”

王莽:“嗯.......就这个‘海陵南下’吧。”

欧阳桥松:“‘海陵南下’,史实改编剧本,可以扮演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下灭亡南宋,或者扮演虞允文打败完颜亮。”

王莽:“好嘞,海陵王方,十二世纪封建时代游戏~启动~”

说完,众人两眼一黑。

王莽:“诸位,咱们再训练三日,三日后,出兵灭宋!”

隔天.....

“大梁废帝朱友珪(生年不详-公元913年驾崩),后梁第二位皇帝。”

萧琮:“哎,你好,这里是皇帝城,这本书是皇帝城的规矩和事宜,你先看看,没问题就带你去咸阳宫候审。”

说完,萧琮意义不明的说了句:“你爹在等着你呢。”

朱友珪:“那...走吧。”

咸阳宫内....

李重茂:“呃,朱友珪,说说吧。”

旁白(欧阳桥松饰):

“废帝朱友珪,后梁太祖朱温次子。

朱友珪早年受封郢王,后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诸军都虞候等职。

912年,朱温病重,欲传位于养子朱友文,将其贬为莱州刺史。朱友珪率禁军突入寝殿,杀死父亲朱温,又矫诏杀害朱友文,随后即皇帝位。

913年,改元凤历元年。朱友珪荒淫无度,臣民不附。朱友贞、袁象先、赵岩相继起兵讨伐朱友珪。二月,袁象先率兵入宫,朱友珪被其杀死。”

李重茂:“这个真忍不了,下等房。叉出去,少说罚八百杖刑!”

始皇:“可以的,刘肇,你抽一下下一个执政皇帝和新皇迎接员。”

刘肇:“下一个执政皇帝是:西魏文皇帝——元宝炬,下一个新皇迎接员是:北齐显祖威烈皇帝——高洋。”

李重茂:“那行,按照日程咱们下朝继续建造宫殿去,下朝。”

与此同时....

两天后.....

王莽:“诸位!挥师南下,首蹈临安!”

说完,六十万金兵登船,对岸二十万宋军跑了两三万。

一炷香后...

王莽:“啧,没意思,这就没了。诸位,东征首取临安!”

又是两天....

德寿宫烽火连天起,宫内哀嚎遍野。

百年后:

历史学家:“《宋史·本纪·卷二十五·高宗二》,‘迪古乃南下,首取采石矶,后东进临安,德寿宫火海连天,帝不明,迪古乃入主中原,携帝北狩。’”

王莽:“爽~,闲着没事还有时间,拓跋焘,陈蒨,你去把赵昚找来,在南方建个小政权和大理国交涉,让大理纳入伪宋,然后再让伪宋纳入我大金!”

隔天.....

拓跋焘:“把成都府路,潼洲府路,庆州府诸地划给他,首接和大理接壤。”

王莽:“行,这次难度不大,而且哪怕是关闭城门之后也就这样。”

同时.....

“大蜀高祖明惠皇帝王建(公元847年-公元918年),前蜀第一位皇帝。”

王莽等人强制回城。

高洋:“王建你好,考虑给我的后世当琵琶吗。”

王建:“啊?”

刚刚回到城中的王莽看到后,首接打断高洋。

王莽:“哎,你好,这里是皇帝城,这本书是皇帝城的规矩和事宜,你先看看,没问题就带你去咸阳宫候审。”

王建:“好,走吧先祖。”

刚到咸阳宫宫门,发现周围多了三座宫殿。

咸阳宫内....

元宝炬:“说说吧,王建。”

旁白(欧阳桥松饰):

“高祖王建,前蜀的开国皇帝。

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文德元年(即公元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

天复三年(即公元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

天复七年(即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王建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元宝炬:“呃,开国皇帝,上等房吧。”

始皇:“也可以吧。”

王莽:“始皇,不知怎么,外面那三个宫殿....”

始皇:“新建造的,到时候一天一个。走吧,让朕看看你们的收获。对了,你先抽一下下一个执政皇帝和新皇迎接员。”

王莽:“下一个执政皇帝是:南燕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下一个新皇迎接员是:伪燕安禄山。”

说完,始皇带着王莽走出宫去。

始皇:“他们这次?”

欧阳桥松:“基本奖励+10000,杀死敌军+58000,总共+68000。现在你们一共-27800。赶紧还钱,不然开始算利息奥。”

王莽:“放假吧,咱们粮食还挺多的。”

始皇:“好嘞!”

十多天后....

期间:

“大梁均王朱友贞(公元888年-公元923年),后梁末代皇帝。”

“大蜀后主顺正公王衍(公元900年-公元926年),前蜀末代皇帝。”

“大唐懿祖 昭烈皇帝朱邪执宜 (生卒年不详)。

大唐献祖 文景皇帝朱邪赤心 (生卒年不详-公元887年) 。

大唐太祖武皇帝李克用(公元856年-公元-908年)。

大唐庄宗 闵孝皇帝李存勖(公元885年-公元926年),后唐第一位皇帝。”

“大辽肃祖庄烈皇帝耶律耨里思(生卒年不详)。

大辽懿祖庄敬皇帝耶律萨剌德(生卒年不详)。

大辽简献皇帝耶律匀德实(生卒年不详)。

大辽德祖宣简皇帝耶律撒剌的(生卒年不详)。

大辽太祖烈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公元872年-公元926年),契丹第一位皇帝。”

欧阳桥松:“对了,还有:吴太祖武皇帝杨行密 (公元852年-公元905年),南吴第一位皇帝。

吴烈祖景皇帝杨渥(公元886年-公元908年),南吴第二位皇帝。

吴高祖宣皇帝杨渭 (公元897年-公元920年),南吴第三位皇帝。

大闽太祖昭武孝皇帝王审知(公元862年-公元925年),闽国第一位皇帝。”

安禄山:“我好像知道刘肇先祖为什么要辞职了。”

安禄山:“哎,你们好,这里是皇帝城,这本书是皇帝城的规矩和事宜,你们先看看,没问题就带你去咸阳宫候审。”

朱友贞,李存勖,耶律阿保机,王审知:“走吧”

咸阳宫内:

慕容德:“耶律阿保机,你们先说说吧。”

旁白(欧阳桥松饰):

“耶律阿保机祖上是唐朝时期部族的首领,没有什么记载,不过多赘述了。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迭剌部领袖耶律撒剌之子。

阿保机初任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挞马狘沙里(即扈卫官),统领亲军征服北方部族。后被选为联盟夷离堇,升任于越。

后梁开平元年(即公元907年),取代遥辇氏任契丹八部联盟长。随后三次平定诸弟之乱,并在盐池宴会中伏杀七部首领,统一契丹诸部。同时任用汉人韩延徽等,改革礼俗,建筑城郭,制作契丹文字,发展农商。

贞明二年(即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年号神册。建国后,并行汉制与草原行国体制(就是蕃汉分治),并南侵代北及河北州县,西征诸游牧部落。

天赞西年(即公元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次年(也就是926年)迫降渤海王大諲撰,在渤海国旧地建东丹国,封长子耶律倍为东丹王。不久后,阿保机在回军途中病死扶余,终年五十五岁。死后谥号升天皇帝,庙号太祖,墓号祖陵。后来累谥为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阿保机勇谋兼备,善于治军用兵,以卓越的军事、政治才干,统一了中国北疆的大片领土和处于分散状态下的草原各族,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间的交流,使契丹“变家为国”,完成了从地区性的强大部落联盟向具有良好组织的政权的变革,为辽朝两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慕容德:“上等房,继续继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