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项目素材

817 华花郎

加入书架
书名:
异常项目素材
作者:
封禦
本章字数:
9934
更新时间:
2025-06-30

1.

Site--03的清晨,阳光透过高大的温室穹顶,洒在郁郁葱葱的植被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在这片宁静中,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沿着一条鹅卵石小径,慢悠悠地“走”着。

它只有20厘米高,身体像一个精致的布娃娃,但材质却带着植物的柔韧。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头顶那簇蓬松洁白的蒲公英冠毛,随着它细微的晃动轻轻摇曳。

一双圆溜溜的黑色“豆豆眼”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偶尔发出一个轻轻的“呀”或“噫”。这就是817,站点里无人不知、无人不爱的“华花郎”。

它的移动速度很慢,大概只有0.2米每秒,像一个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孩子在探索。研究员李薇刚值完夜班,正揉着酸胀的太阳穴走向休息室。

她昨晚处理数据熬了大半夜,嘴里还长了个恼人的溃疡,一碰就疼。当她从817身边经过时,带起的气流,哪怕只有一丝微风——

“哎!” 817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叫,小小的身体瞬间被那微弱的气流托起,像一片真正的蒲公英种子,轻盈地飘了起来,在空中打了个旋儿,最后稳稳地落在李薇的鞋面上。

李薇吓了一跳,低头一看,忍不住笑了:“嘿,小家伙,又搭顺风车呢?”

817坐在她鞋面上,仰起小脑袋,那双豆豆眼没有错过李薇紧蹙的眉头和下意识舔舐口腔的动作。它的小鼻子(或者说类似鼻子的部位)似乎微微抽动了一下,然后,它伸出小小的手指,轻轻碰了碰李薇的小腿。

“呀?” 它发出疑问的声音,带着关切。

李薇蹲下身:“怎么了,小花郎?是不是饿了?还没到早饭时间呢。”

817没有回应关于食物的问题。它的小手坚定地指向李薇的嘴巴,然后又指了指自己,发出更急促的“呀!呀!”

李薇明白了。站点的老人都知道817的这个“特异功能”——它能“闻”到病痛,尤其是炎症。她无奈地指了指自己的腮帮子:“是啦是啦,这里疼,上火了。”

得到确认,817立刻行动起来。它没有丝毫犹豫,用两只小手在自己头顶那簇蓬松的白色冠毛里仔细地摸索、挑选,然后用力一拔!

一小撮,大约五六根,闪着细微柔光的白色绒毛被它攥在了小小的手心里。它小心翼翼地将这一小撮珍贵的“药”递到李薇嘴边,大眼睛里满是期待和催促,嘴里不停地发出“啊!啊!”的声音,小脑袋用力地点着,示意她吃下去。

看着它头顶瞬间出现的一个小凹坑,李薇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她忍着溃疡的刺痛,尽量轻柔地吹开小家伙的手,然后用指尖捻起那几根比羽毛还轻的冠毛,放入口中。几乎没有什么味道,只有一丝极淡的青草气息,绒毛入口即化,像融化了一点微凉的雪。

“谢谢你,小花郎。”李薇温柔地用指尖蹭了蹭817的小脑袋。

817似乎很满意,发出了快乐的“噫~”声,然后笨拙地从李薇鞋面上爬下来,继续它慢悠悠的巡视。

李薇看着它小小的背影,继续走向休息室。奇妙的是,嘴里那恼人的刺痛感,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真的像退潮一样慢慢消失了。当她在休息室喝完一杯咖啡时,溃疡带来的不适己经无影无踪。

她摸了摸脸颊,笑了:“真是个小神医。”

817就是Site--03的活体吉祥物兼行走的“消炎药”。

它会在走廊里被警卫路过带起的风“吹”到花盆上;会在食堂外晒太阳时,被清洁机器人移动的气流“推”着滑行一小段;甚至有一次,一扇气密门快速开启产生的强风把它像个小风筝一样“呼”地吹到了三米高的通风口格栅上贴住了,吓得路过的研究员们一阵手忙脚乱,最后用绑了软布的伸缩杆才把它安全地“摘”下来。

那次之后,小家伙蔫了半天,但很快又在温暖的灯光和研究员们心疼的投喂下恢复了活力。站点里特意给它设置了好几个低矮、安全、铺着软垫的“驿站”,方便它随时休息,也防止它再被意外吹跑。

它的治疗对象也不仅限于人类。

兽医助理小王手上被实验兔抓出的红肿小伤口,在817拔毛“投喂”后很快消肿;甚至温室里一株因真菌感染而叶片发蔫的观赏植物,在817围着它转了几圈,把一小撮绒毛撒在根部土壤上后(研究员猜测可能是某种生物刺激作用),第二天也奇迹般地精神了起来。

当然,当研究员故意装感冒咳嗽去找它时,817只是歪着脑袋看了看,发出困惑的“哎?”,然后就走开了——它只认“炎症”。

这天下午,李薇的老毛病又犯了。她的膝盖,那是多年前一次事故留下的旧伤,每逢阴雨天或劳累过度,关节腔的炎症就会发作,又肿又痛,像有针在扎。

抽屉里的止痛药快吃完了,剧烈的疼痛让她脸色发白,额头上渗出冷汗。她咬着牙,扶着桌沿想站起来倒杯水,膝盖却猛地一软,让她差点摔倒,忍不住痛呼出声。

“呀!” 一个细小的声音在她桌脚响起。

李薇低头,看到817不知何时溜进了她的办公室。小家伙仰着头,豆豆眼紧紧盯着她痛苦的表情和扶着膝盖的手。它的小脸上似乎也露出了焦急的神情。

“没事…小花郎…老毛病了…”

李薇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想挥手让它离开。她不想让小家伙拔毛,那看起来挺疼的,而且她的膝盖炎症面积大,需要的“药量”肯定不少。

但817很执着。它迈着小短腿,蹭到李薇的脚边,伸出小手,用力拽了拽她的裤脚,指着她的膝盖,发出短促而坚定的“啊!啊!啊!”

“真的不用…” 李薇想拒绝。

817见她不动,急得在原地蹦了两下,然后做出了一个让李薇心都揪起来的动作。它两只小手同时伸向自己头顶那蓬松美丽的冠毛,毫不犹豫地、一把又一把地拔了下来!动作又快又用力,仿佛在和时间赛跑。

“住手!817!”李薇惊呼,想阻止己经来不及了。

洁白的绒毛像细雪一样飘落。转眼间,817头顶那标志性的、毛茸茸的“帽子”就消失了近三分之一,露出下面微微泛青的头皮,形成一个触目惊心的缺口。

它的小手捧着一大团绒毛,几乎有它半个身子那么大,踉踉跄跄地再次递到李薇面前,眼神里是不容置疑的坚持和催促,嘴里是近乎恳求的“呀…呀…”

看着它因拔毛用力而微微颤抖的小手,看着它头顶那个刺眼的空缺,李薇的眼眶瞬间了。她不再犹豫,颤抖着接过那团饱含着纯粹善意和牺牲的“药”。她小心地分几次,将那些神奇的绒毛咽了下去。

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凉感,仿佛带着生命的气息,顺着食道流淌而下,迅速扩散开来。目标明确地汇聚在她疼痛的膝盖关节处。

那折磨人的、深入骨髓的灼热感和针刺感,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安抚、驱散。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僵硬的关节重新获得了润滑般的灵活。

不到两个小时,疼痛几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点酸软。李薇试着活动了一下膝盖,轻松得让她想落泪。

她低头寻找那个小小的身影。817正蜷在她桌脚下一个给它准备的小软垫上,似乎因为刚才的“大工程”累坏了,正抱着一个研究员给它特制的微型水壶小口啜饮。它头顶的缺口在灯光下格外显眼,显得有些滑稽,又无比神圣。

李薇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蹲在它面前,用指尖蘸了一滴营养液,轻轻点在它的小嘴边。817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发出一声满足的“噫~”

“谢谢你,小花郎。”李薇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她不敢碰它受伤的头顶,只轻轻抚摸着它小小的后背,“你比所有的止痛药都有效。”

817似乎听懂了她语气中的感激,抬起豆豆眼看了看她舒展的眉头,又快乐地“噫”了一声,把小脑袋往她手指上蹭了蹭。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它缺失了一部分的冠毛上,也落在它满足的小脸上。它知道,它又治好了一个朋友。至于头顶的毛?三天后,它又会是那个顶着蓬松蒲公英,在站点里漫步、偶尔被风吹跑的小小医生了。

毕竟,帮助和治愈,是它存在的意义,也是Site--03这个略显冰冷的设施里,最温暖的一束光。

2.措施:

817 无需被强制收容于标准单元内。其被允许在Site--03内大部分区域自由活动,但应避免其接近强风源、大型机械设备、厨房高温区域及未授权出口。站点安保人员及工作人员需留意其位置,确保其安全。

每日需为 817 提供:

1000ml 清洁饮用水(分早晚两次提供)。

总计不少于4小时的自然光或全光谱模拟日光照射。

50克均衡氮磷钾复合肥料(投喂方式不限,可混合于水中或放置于其常活动区域)。

站点内应设置数个 817 易于到达的、安全的休息点(如小型盆栽、带软垫的角落)。当 817 因风力作用移动至高处或难以自行返回的区域时,应由工作人员温和地协助其返回地面安全区域。

3.描述:

817 是一个高度约20厘米的类人实体。其外形类似一个微型人类幼童,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顶生长着一簇完整的、类似蒲公英的白色冠毛(由众多细小的伞状绒毛组成)。

817 拥有一双简单的黑色“豆豆眼”,不具备复杂的五官。其发声能力有限,仅能发出“啊”、“呀”、“噫”、“哎”等简单的单音节助词,但其肢体语言和表情(主要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能传达基本情绪,如好奇、快乐、关切和请求。行为观察表明其智力水平与约五岁人类儿童相当。

817 表现出以下异常特性:

①. 移动与气流敏感性:817 能自主缓慢移动,步行速度约为0.2米/秒。其身体对气流异常敏感。即使是极其微弱的气流(如人员从其身旁走过、轻微的通风、甚至其自身移动产生的扰动)都足以使其脱离地面,进入漂浮状态。

漂浮的距离和速度与作用在其身上的风力、风速呈正相关。在无风或微风环境下,其能稳定行走;在较强气流中,它会被吹离地面并随风飘动,首至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停下。

在此状态下,817 似乎能一定程度上调整身体姿态以减缓冲击,但无法主动控制飞行方向。

②. 炎症感知与治疗能力:817 表现出对周边生命体(包括人类和部分动物)生理状态的异常感知能力,尤其对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疮肿、内部炎症等)高度敏感。

当感知到附近存在此类病患时,817 会主动接近目标个体,表现出关切姿态(如轻触患处、发出安抚性的“啊呀”声)。随后,它会用小手从自己头顶的冠毛簇中拔取一小撮(通常由数根至十余根绒毛组成),递向目标,并用肢体语言(如将绒毛递到嘴边、做出咀嚼动作)强烈示意目标个体吃下这些冠毛。

目标个体服下 817 提供的冠毛后,其所患的炎症症状(无论内外、急性或慢性)会在接下来的1-3小时内显著减轻并最终完全消退,恢复至健康状态。

治疗效果仅限于炎症本身,对感染源、外伤、毒素或非炎症性疾病无效。

817 头顶被拔取冠毛的部位会留下一个明显的空缺。该空缺处的冠毛会在大约72小时后完全再生,恢复至原先的完整状态。

此过程不影响 817 的其他生理活动。频繁拔取冠毛似乎会使其略显疲惫,但未观察到永久性损伤。

行为与现状:

817 性情极其温顺、友善且高度亲人性。它对Site--03的工作人员表现出强烈的信任和依赖,乐于互动。由于它无害且有益的特性,以及可爱的外形,817 在Site--03内被视为非正式的吉祥物。

更重要的是,其卓越的抗炎治疗能力使其成为了站点内广受欢迎的“专科诊疗师”。工作人员在出现轻微炎症不适(如口腔溃疡、皮肤小疖肿、轻度咽喉炎、关节炎发作等)时,常会主动寻找 817 寻求帮助。817 也乐于提供其冠毛进行“治疗”,并会在治疗后表现出满足感。

其日常活动主要包括在站点走廊、休息室、温室等安全区域漫步、晒太阳、接受工作人员的喂食和互动,以及在感知到病患时主动提供治疗服务。

需严格遵守其每日的浇水、光照和施肥需求以维持其健康状态及异常能力的稳定。

*附录2:测试记录 817-Alpha:

一名患有轻度牙龈炎的研究员D级人员主动接近 817。817 在数秒内感知到其炎症,靠近后拔取约5根冠毛示意其服下。D级人员服下后约2小时,牙龈红肿疼痛完全消失。817 头顶空缺在72小时后完全恢复。

* 事件记录 817-Beta:817 在走廊活动时,恰逢一扇气密门快速开启产生较强气流,导致其被吹起并贴附在约3米高的通风口格栅上。

安保人员使用伸缩杆配合软垫将其安全取下。事件后 817 略显惊慌但无损伤。此事件后强化了对强风区域的规避提醒。

备注:尝试向 817 提供非炎症性疾病(如普通感冒、骨折)患者时,817 表现出困惑或无视,不会拔取冠毛,证实其能力仅针对炎症。

*研究员笔记:

> “817是我们站点的小天使兼毛茸茸的医疗兵。别被它只会‘呀呀’骗了,它比谁都清楚谁需要帮助。记得按时给它浇水施肥晒太阳!—— 李博士,Site--03生物部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