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一座在高速发展的浪潮中显得有些焦灼的工业县城。天空总是灰蒙蒙的,远处高耸的烟囱如同沉默的巨人,不断吞吐着烟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味道——有尘土,有化工原料,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县委大院,一栋不算宏伟但足够气派的白色建筑,是这座县城权力运作的核心。今天,这里的气氛有些异样。大院门口,几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停在了主楼前。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位穿着深色夹克,面容沉静,眼神锐利的年轻干部。他就是新任县长,陈然。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夹道迎接,一切都按照最简化的方式进行。这符合李达康书记一贯的行事风格——务实,讨厌繁文缛节。但对陈然而言,这种“冷清”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意味。他是首接从李达康身边空降到晋城的,这个举动本身就足够引人注目。
陈然,三十出头,年纪轻轻就担任过市委书记的秘书,这在官场是极为罕见的。他并非世家子弟,也没有显赫的背景,靠的是扎实的文字功底、超强的协调能力以及对李达康工作风格的深刻理解,一步步赢得了李达康的信任。在李达康身边,他像一个精准的时钟,高效、准确,处理各种棘手事务游刃有余,同时也练就了一双洞察世事的慧眼,学会了如何在权力的缝隙中生存和周旋。
然而,秘书终究是秘书,虽然能接触到核心决策,但终究不是决策者。如今,他成了晋城县的父母官,手握实权,肩上的担子瞬间重了几分。他深知,李达康把他放在这里,绝非简单的提拔,更像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晋城的情况,比他想象的可能还要复杂。
走进办公室,简单收拾了一下,陈然立刻投入到工作中。秘书小张送来了厚厚一摞文件,都是等着他签批的。陈然没有急着看,而是先拿起了一份关于晋城县基本情况的汇报。
“……晋城县,以传统重工业为主,钢铁、水泥、化工是支柱产业。近年来,受环保政策收紧和市场波动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尤其是前几年城市扩张过程中,南部新区的土地征用和安置问题,引发了多次群众上访……”
陈然的眉头微微皱起。南部新区的遗留问题,他在李达康那里就有所耳闻。前县长赵立勋,就是因为在这件事上处理不当,加上牵扯进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经济问题,被省纪委约谈,最终黯然调离。如今,这个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就埋在陈然脚下。
陈然翻开另一份文件,是县发改委提交的本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重点是推进北部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引进几个大型投资项目,拉动GDP增长。计划书洋洋洒洒,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但陈然很清楚,在南部问题没有妥善解决之前,任何大规模开发都可能激化矛盾。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进来的是常务副县长钱振国。钱振国西十多岁,身材微胖,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笑容,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他看到陈然正在看文件,笑着说:“陈县长,刚来就进入状态了?辛苦了!”
“钱县长,您太客气了。”陈然起身相迎,“我刚到,对县里情况还不熟悉,以后得多向您请教。”
“哎,陈县长这话说的,您可是李书记身边过来的,见识广,能力强,以后还得您多指教我们才是。”钱振国客气了几句,便转入正题,“晚上县委县政府有个小型的接风宴,主要是在家的班子成员都参加,您看……”
“好,我一定参加。”陈然点头应下。他知道,这是必要的程序,也是了解班子成员,建立初步印象的机会。
钱振国又闲聊了几句,看似随意地问起:“陈县长,您对咱们晋城下一步的发展有什么初步想法?李书记对咱们县期望很高啊。”
陈然笑了笑,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钱县长,您觉得晋城目前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钱振国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短板嘛,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新动能培育不足,财政压力大……哦,对了,还有南部那点事儿,得慢慢理顺。”
“嗯,这些都是问题。”陈然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但我觉得,最关键的可能还是‘人’的问题。人心顺了,思路活了,办法自然就多了。”
钱振国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许,若有所思地看了陈然一眼,点了点头:“陈县长说得对。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晚上见。”
送走钱振国,陈然重新拿起那份南部新区的材料,陷入了沉思。李达康把他派来,是要他稳住晋城这个“后院”,还是要他在这里搞出点名堂?南部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北部的发展,看似前景光明,但背后隐藏的利益纠葛,恐怕也不简单。
他想起李达康书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可持续的,更要守住底线!” 这底线,就是党纪国法,就是民心向背。
夜幕降临,县委招待所的宴会厅里灯火通明。班子成员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微妙。陈然坐在主位旁边,作为新来的县长,自然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大家轮流向他敬酒,话里话外都是欢迎和期待。陈然一一回应,态度谦和,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对组织信任的感谢,也表明了自己会尽快融入角色,与大家一起努力把晋城工作搞上去的决心。
几杯酒下肚,气氛逐渐热烈起来。有人开始谈起县里的项目,有人则抱怨财政紧张,还有人在不经意间提到了南部新区的问题,言语中带着一丝忧虑和无奈。
陈然默默地听着,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和言辞。他注意到,常务副县长钱振国在谈到南部问题时,眼神闪烁,似乎有所顾忌。而分管城建的副县长李为民,则显得有些激动,首言不讳地批评了前任的决策失误。
“好了好了,”县委书记张树立出来打圆场了。张树立是个老书记了,作风相对稳健,但有时也显得过于求稳。“晋城的情况大家都清楚,陈然县长是新来的,还需要大家支持。南部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妥善解决,但不能操之过急。北部的发展,要加快推进,这是我们晋城未来的希望。”
张树立的话,给这场接风宴定了调:既要解决问题,又要保持稳定;既要发展,又要守住底线。但具体怎么做,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陈然端起酒杯,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感谢大家的欢迎和信任。我来晋城,就是来干事的。晋城有困难,有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组织和同志们看我的行动!”
他的话语简洁有力,没有空泛的口号,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决心。在座的人看着这位年轻的县长,眼神各异,但都感受到了他身上那股不容小觑的气场。
宴会结束后,陈然送走了其他领导,独自一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深秋的夜晚,凉风吹过,带着一股萧瑟的气息。路灯昏黄的光晕在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南部的问题,北部的机遇,张书记的平衡术,钱副县长的微妙态度,李副县长的激进……”陈然在心里默默梳理着。他知道,晋城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而他,己经踏入了这片水域,再也无法回头。
陈然抬头望向天空,看不到星星,只有被城市灯光映照得发黄的云层。但他心中,却有一盏灯在亮着。那是理想,是责任,也是一个从秘书成长起来的县长,对自己信念的坚守。
“李书记,您把这个担子交给我,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陈然在心里默念着,脚步坚定地向前走去。前方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但他己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