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医院的恒温实验室里,22℃的空气凝滞如琥珀。
西组氙灯呈矩阵排列,冷白色的光瀑将明洪武款铜壶滴漏照成半透明的青铜标本——壶腹的莲花纹在光影里舒展,每道瓣纹的锈蚀裂隙间,都藏着六百年光阴蚀刻的氧化密码。
陈墨戴着鹿皮手套,镊子尖悬在第三层锈蚀斑块上方0.3毫米处,显示屏里的X光断层扫描图正闪烁着异常色块:齿轮组缝隙间,几粒八面体结晶如幽蓝星子,边缘泛着金属光泽的衍射光。
“酒石酸铵溶液对青铜蚀变的溶解度是37.2g/100mL,”
他的声音混着仪器嗡鸣,棉签蘸入试剂瓶时,玻璃器皿相撞的脆响惊飞了窗外麻雀,“但这结晶的X射线衍射峰……怎么会匹配不上任何己知矿相?”
试剂接触锈层的瞬间,青铜表面骤然泛起涟漪状蓝光,像被激活的古老符咒。
陈墨的视网膜突然炸开数据流,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发出刺耳警报——
【文明守护系统激活】
绑定文物:洪武八年制铜壶滴漏(完整度31%→32%)
危机事件:空印案关联历法修正记录焚毁倒计时:2时57分
历史偏移后果:节气计算误差→1402年黄河凌汛提前→现代江淮流域饥荒概率+73%
酸腐的汗味裹挟着柴烟,粗暴地撕开实验室的恒温膜。
陈墨猛然睁眼,看见火舌正在吞噬泛黄的麻纸——《统天历》的书页蜷成焦黑的蝴蝶,在工部档房的梁柱间纷飞。
青灰砖墙爬满霉斑,窗缝漏进的西北风卷着炭灰,扑在脸上像砂纸打磨。
“韩侍郎有令!历法谬误文书,片纸不留!”
三角眼的韩铎攥着鎏金螭吻刀柄,绣春刀鞘上的獠牙雕纹在火光中跳跃,映得他脸如恶鬼。
陈墨这才惊觉自己穿着赭色短打,手肘还沾着实验室的青铜粉——分明是穿越前修复时的工装!
“住手!”他扑向炭盆,牛皮靴狠狠碾上腰眼——那是侍卫的皂靴,皮子硬得像铁板,疼得他眼前发黑。
混乱中,几粒幽蓝碎屑从衣襟滑落,溅入火盆的刹那,橙红火焰竟诡异地收缩成青白色,如被掐灭的烛芯。
“磁石吸铁乃常理,”陈墨踉跄着抓起案上磁石,铁锈味混着炭烟灌进喉咙,“可这青铜屑为何……”
磁石掷入烈焰的瞬间,满室死寂。
所有人的刀都停在半空——裹着青铜屑的磁石竟缓缓跃出火盆,悬在半空摇曳!
韩铎的刀鞘抵住他喉骨,冰凉的铁腥味刺得鼻腔生疼:“妖人施蛊!按《大明律》,当诛三族!”
“慢着!”
少年朱棣从《河防通议》堆成的书山中转出,月白襕衫拂过满地炭灰。
他解下乌木腰牌,“当啷”砸在跳动的磁石上:“带他去奉天门——父皇要看浑仪验算!”
腰牌上“燕王典膳所”的阴刻纹泛着乌光,与磁石上的幽蓝碎屑奇妙共振,惊得殿角的铜鹤香薰抖落几粒香灰。
奉天殿前,西北风卷着细雪扑打龙袍。
朱元璋的衮服绣满五爪金龙,每片龙鳞都沾着冰晶,像刚从冰河捞出的甲胄。
他枯瘦的手指捻起磁石,青铜屑在掌心折射出诡异的光,映得眼睑下的阴影愈发森冷:“你说工部蓄意焚毁历法文书?”
“是!”陈墨跪坐的青砖沁着凉意,他突然想起实验室的防水手套——此刻必须用 barehand 传递真理。
蘸着檐角滴落的冰雨,他在砖上疾书阿拉伯数字,雨水洇开的轨迹里,抛物线公式渐渐成型:“此刻日晷投影,应在申正三刻位,实际偏西三分!
去岁冬至,钦天监测得太阳赤纬角为-23°26′14″,实则误差三厘——若按此谬误疏浚河道,三月廿八黄河凌汛时,泗州段水位将超堤七尺六寸!”
韩铎暴喝:“《统天历》乃前元旧制,我大明历法当用《大统历》!
妖人混淆视听!”他的绣春刀鞘重重磕在砖地上,惊飞了檐下避雪的麻雀。
“那便开浑仪验证!”陈墨嘶吼着指向殿角日晷。
青铜晷针由陨铁铸就,投影正缓缓压过他计算的刻线——申正三刻,不差分毫!
满朝哗然骤起,钦天监正使的朝珠簌簌作响,户部尚书的算筹掉在青砖上,弹出清脆的回响。
毛骧的绣春刀己贴上陈墨颈动脉,刀锋的寒意让他想起实验室的液氮罐。
就在血珠将落时,阴影里传来冰碴般的宣旨:“陛下有旨——钦天监诸人下诏狱候审!”
视网膜再次炸开血红数据流:【历史偏移率1.7%→1.9%】
陈墨盯着朱元璋龙袍上的冰花,突然明白这不是简单的穿越——铜壶滴漏的结晶,是连接两个时空的锚点。
而此刻奉天殿前的每道目光,都在改写历史的刻度:韩铎刀鞘上的獠牙,朱棣腰间的乌木牌,甚至青砖上未干的雨痕,都成了文明存续的拼图碎片。
“臣……还有一言。”陈墨咽下涌到喉头的血,铁锈味在齿间蔓延,“这青铜屑来自洪武八年铜壶滴漏,它在火中不熔,遇磁悬浮,或许正是校准历法的关键。”
他看见朱元璋的指节在龙椅扶手上绷紧,金龙刺绣的眼睛里,映着自己渺小的身影——如同六百年后,他在实验室显微镜下看见的,那些决定文明走向的微小组分。
朱棣忽地上前半步,月白襕衫扫过青砖上的公式:“父皇,儿臣观此人演算,与《回回历》中‘弧矢割圆术’暗合。
若真能修正历法……”
朱元璋抬手止住儿子,枯槁的手掌拂过龙案上的《大统历》残卷,墨字被雪水洇得发皱:“带他去钦天监——用浑仪测紫微垣,错半分,腰斩。”
陈墨被拖向钦天监的路上,瞥见韩铎躲在廊柱后,刀柄上的鎏金螭吻泛着凶光。
而袖口内侧,那粒从现代实验室带来的青铜屑,正随着心跳微微发烫——它是穿越时空的密钥,更是文明存续的赌注。
暮色渐浓时,钦天监的浑仪在雪中泛着冷光。
陈墨的指尖抚过青铜刻度,突然想起在故宫修复过的万历年间天文图碑——那些被岁月磨平的星官名,此刻正与眼前的浑仪遥相呼应。
当他调整窥管对准紫微右垣,目镜里的天市垣星群,竟与铜壶滴漏结晶的衍射光谱完美重合……
(注1:抛物线公式参考明代《几何原本》传入后的数学应用,结合天文测算逻辑虚构;黄河凌汛数据参考1399年(建文元年)黄河水患记录艺术化改编;文明守护系统为科幻设定,旨在串联古今文物修复与历史守护的核心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