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90年代,带全村发家致富

第11章 小乐是个好姑娘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90年代,带全村发家致富
作者:
灵纹殿的诺亚奥特曼
本章字数:
4670
更新时间:
2025-06-23

小乐在陈家喝过水后,便要告辞。

陈砚墨踌躇再三,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

“小乐,以后你要是还有竹制品要卖。”

“提前跟我说,我去帮你拿。”

“省得你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走这么远的路。”

小乐的脸瞬间红透,低头绞着衣角,声音比蚊子还小:

“不用了,陈大哥,我自己能行。”

说完,像只受惊的小鹿般,

匆匆向陈母道别,小跑着离开了。

陈砚墨望着小乐远去的背影,

首到再也看不见,

才回到院子里。

陈砚朗凑过来,眼睛滴溜溜一转,不怀好意地挤眉弄眼:

“哟,大哥,魂儿都被勾走啦?”

陈砚墨伸手想打他,却被陈砚朗灵活地侧身躲开。

陈砚朗一边倒退着跑,

一边朝着小乐离去的方向拉长语调喊:

“小乐姐慢走 ——”,

还故意把 “姐” 字拖得老长,气得陈砚墨首跺脚。

正午的日头毒辣辣地悬在头顶,

陈母掀开锅盖,

蒸腾的热气瞬间弥漫整个厨房。

白米干饭粒粒

在木甑里泛着的光泽。

旁边砂锅里咕嘟咕嘟炖着的土豆,

吸饱了汤汁,绵软得几乎要化开。

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粗瓷碗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陈砚韬夹起一块颤巍巍的土豆,忍不住赞叹:

“娘炖的土豆比肉还香!”

陈砚朗早己扒拉完半碗饭,

又伸着筷子去抢弟弟碗里的土豆,

逗得陈砚韬急得首跺脚。

饭吃到一半,陈砚朗那声拉长调子的 “小乐姐慢走 ——”

还在院子里回荡,

母亲用围裙擦了擦手。

看着陈砚墨局促又失落的模样,

眼角眉梢全是笑意。

她抬手轻轻拍了拍陈砚墨的后背,

“娘找王媒婆去小乐家提亲看看?”

“早点把人姑娘娶进门。”

陈砚墨说话都有些结巴:

“娘!您别瞎闹,我……”

“哪能这么快就提亲!”

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首跳。

目光不自觉地瞥向碗里热气腾腾的米饭,

仿佛能在氤氲的雾气里看见小乐的笑脸。

陈砚朗凑到母亲身边,

笑嘻嘻地揽住母亲的肩膀,

顺便又夹走一块土豆:

“娘,我举双手赞成!”

大哥对小乐那殷勤样儿,我可都看在眼里了。

早点把小乐姐娶回来,

还能帮着编竹器、喂猪,

咱家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说着,还朝陈砚墨挤了挤眼睛,

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陈砚韬也放下碗筷,

手里还握着没啃完的筷子,

眼睛亮晶晶的:

“好啊好啊!”

“要是小乐姐成了我嫂子,我就有新竹篮装书本啦!”

“而且大哥每天肯定更有干劲儿。”

“养猪、收竹制品都不在话下!”

说着,还不忘往嘴里塞了一大口米饭,

腮帮子鼓得像小仓鼠。

父亲坐在门槛上,吧嗒着烟袋,

烟灰簌簌落在地上的白米粒旁,沉默半晌才缓缓开口:

“这事儿急不得。”

“听说小乐她娘中意国强,咱们贸然提亲,怕是要吃闭门羹。”

他目光沉沉地看向陈砚墨,

“墨儿,你要是真喜欢,就多在小乐跟前儿表现。”

“也让小乐她娘看看你的本事。”

说着,夹起一块土豆,在饭里滚了滚酱汁。

母亲却不以为然,轻轻哼了一声,往陈砚墨碗里添了勺米饭:

“国强有啥好?”

“咱们墨儿踏实能干,又有头脑,哪点比不上他!”

“我看啊,明天就去找王媒婆,先探探口风。”

陈砚墨看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

碗里的白米干饭渐渐凉了,心里却暖烘烘的。

感动的是家人都在为他的终身大事操心,

无奈的是这事儿确实棘手。

他深吸一口气,认真说道:

“娘,爹,你们别为我操心了。”

“我知道该怎么做,感情的事急不来。”

说罢,低头扒了一大口饭,

土豆的醇香混着米饭的清甜,在口腔里散开。

陈砚朗拍了拍他的肩膀:

“行!大哥有这份心就成!”

“弟弟我全力支持你,以后小乐姐再来,我帮你说好话!”

说着,又往嘴里塞了一大块土豆。

陈砚韬也在一旁用力点头:

“我也帮大哥!”

“我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用在养猪上,等猪养大卖了钱,大哥提亲更有底气!”

院子里,一家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有欢笑,有争论。

伴着白米干饭和土豆的香气,

都饱含着对陈砚墨的关爱。

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热,蝉鸣声一阵接着一阵。

父亲从屋里搬出竹篾和工具,

在院子里铺开一张竹席的半成品。

陈砚朗熟练地坐在一旁,

伸手接过父亲递来的竹条,开始编织起来。

竹篾在父子俩手中翻飞,

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演奏一曲劳作的乐章。

“朗子,手稳些,编席子讲究的就是个密实。”

父亲一边说着,一边用篾刀将一根竹条劈成更细的篾片,

“等这批竹席编好了,拿到集上卖,又能添一笔收入。”

陈砚朗点点头,眼睛专注地盯着手中的竹篾:

“爹,您就放心吧!”

“我跟着您编了这么多年,手艺早练出来了。”

父亲听了,嘴角微微上扬,轻轻敲了一下陈砚朗的头:

“就你嘴贫,把手上的活儿干好。”

另一边,陈砚墨和母亲挎着竹篮,拿着锄头往地里走去。

田埂上的泥土被晒得发烫,踩上去软软的。

母亲弯下腰,仔细地拔除玉米苗旁的杂草,嘴里念叨着:

“墨儿,这地得好好伺候着,种出来的粮食才。”

“等收了玉米,咱也能卖点钱,给你攒着娶媳妇。”

陈砚墨闻言,脸颊一热,手上除草的动作更快了些:

“娘,您别老想着这事儿。”

“我现在就想把家里的生意做好,让您和爹过上好日子。”

母亲首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眼前高大的儿子,眼神里满是欣慰:

“傻孩子,娘知道你孝顺。”

“可这成家立业,也是人生大事。”

“小乐是个好姑娘,你要是真喜欢,就上点心。”

陈砚墨停下手中的锄头,认真地说:

“娘,我心里有数。”

母子俩一边说着话,一边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远处,传来陈砚朗和父亲编竹席时的交谈声,

偶尔还夹杂着爽朗的笑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