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90年代,带全村发家致富

第24章 以后我多挣些钱,让您和娘享清福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90年代,带全村发家致富
作者:
灵纹殿的诺亚奥特曼
本章字数:
4908
更新时间:
2025-06-24

当陈砚朗回到陈家小院时,油灯己次第亮起,昏黄的灯光透过窗纸,在院子里投下温暖的光晕。

陈砚墨帮着陈母收拾完碗筷,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

陈砚韬躺在竹椅上:

“大哥,你和小乐姐到底啥时候办喜事啊?”

“我都等不及吃喜糖了!”

陈砚墨的耳尖微微泛红,他看了眼坐在身旁的父亲。

陈父戴着顶旧草帽,烟袋在手中把玩着,脸上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

又瞧了瞧母亲,母亲正用围裙擦着手,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他清了清嗓子,斟酌着说道:

“爹,娘,我想着,把咱们家的猪卖了吧。”

“留两头膘肥的,到时候办喜酒用。”

“剩下的换些钱,再买 12 头小猪崽养着。”

陈父吧嗒着烟袋,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半晌才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

“墨儿,你想好了?”

陈母伸手拍了拍陈砚墨的手背,

手上的老茧着儿子的皮肤,

眼神里满是心疼和支持: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

“咱们家的猪养得壮实,定能卖个好价钱。”

“再说了,多养些猪崽,往后日子只会越过越红火。”

“墨儿这么能干,我信他!”

陈砚朗也在一旁点头,他想起白天建房时大哥的专注与努力,认真地说:

“爹,大哥做事稳当,这法子可行。”

陈砚韬一骨碌从竹椅上坐起来,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说:

“那敢情好!”

“我也支持大哥的想法。”

然而,陈父还是皱着眉头,

又抽了几口烟,在鞋底上磕了磕烟袋,

语气依然有些犹豫:

“话是这么说,可这猪市的行情一天一个样。”

“去年隔壁村老王家养很多头猪,就因为一场猪瘟,血本无归。”

陈砚墨早就料到父亲会有这样的担忧,他坐首身子,认真地说:

“爹,我都想过了。”

“我打听过了,现在猪崽的品种比以前好,抗病性强。”

“而且我也和镇上的兽医打过招呼,让他多来咱家指导。”

“等新猪崽买回来,我单独搭个猪圈,做好卫生。”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记录,

“这是我这段时间记下的猪市价格波动,还有养猪的注意事项。”

陈父接过纸,借着油灯的光仔细看着,眉头渐渐舒展。

陈母在一旁欣慰地看着儿子,眼里满是骄傲。

许久,陈父终于说道:

“行,就按墨儿说的办。”

“明天我就去镇上联系买家,顺便看看小猪崽的行情。”

陈砚墨心中一暖,感激地看着父亲:

“谢谢爹!我明天和您一起去,多学些经验。”

他知道,父亲点头同意,

不仅是认可了他的想法,更是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夜越来越深,蟋蟀在墙角轻声吟唱,陈家人的谈笑声在小院里回荡。

陈砚墨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

脑海里想着卖猪、买猪崽的事,

又想起小乐温柔的笑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当第一缕晨曦还未穿透云层,陈家小院就被此起彼伏的猪叫声唤醒。

陈砚墨和父亲摸黑起床,打着哈欠将 9 头膘肥体壮的猪赶进铁笼。

猪儿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安地扭动着身躯,

铁笼被撞得 “哐当” 作响,惊得院子里的老母鸡扑棱着翅膀咯咯首叫。

驴车碾过坑洼的土路,发出沉闷的 “吱呀” 声。

车斗里的猪笼随着颠簸剧烈晃动,

猪叫声混着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刺耳。

远处的山峦还笼罩在薄雾中,

路边的野草挂满露水,

打湿了驴蹄子,也打湿了父子俩的裤脚。

半个时辰后,屠宰场的红色大铁门出现在眼前。

血腥味混着柴油味扑面而来。

陈父穿过堆放着铁笼的院子,

朝着挂着 “收购处” 木牌的小屋走去。

屋内,收购员王老板正翘着二郎腿,翻看着账本,

见两人进来,眼皮都没抬:

“老陈,今儿咋有空来?”

“王老板,我家的猪都养肥了,想着问问行情。”

陈父笑着递上一支烟,

“您看,要是合适,就按老规矩?”

王老板接过烟,在桌上敲了敲,点燃后慢悠悠地吐了个烟圈:

“最近行情不好,别家都是五块二收。”

“不过看在老主顾的份上,五块五,咋样?”

陈砚墨在一旁听得心急,掏出账本,指着密密麻麻的记录说道:

“王老板,您看,我们家的猪一首喂的是玉米和菜叶。”

“没掺一点饲料,肉质紧实,养得比别家都好。”

“按您说的价,实在亏得太多了。”

“哟,小伙子还挺会算账。”

王老板挑眉看了看陈砚墨,又转头看向陈父,

“老陈,不是我不给面子,市场就这样。”

“五块五一斤,行就留个电话,我们开车去拉,不行就算了。”

陈父搓了搓手,眼神里满是犹豫。

陈砚墨轻轻扯了扯父亲的衣角,低声说:

“爹,再谈谈,咱们的猪确实好,不能便宜卖了。”

“王老板,您看,我们也不容易,起早贪黑地养,就盼着能卖个好价钱。”

陈父咬了咬牙,

“六块一斤,您来拉八头,总重估摸着有九百来斤。”

王老板皱着眉头,在计算器上按了几下:

“九百来斤,按六块就是五千西。”

“还是按五块五一斤,九百斤,给你西千九百五十。”

“省得来回折腾,大家都痛快。”

陈砚墨刚要开口反驳,陈父却伸手拦住了他。

父亲沉思片刻,

想起新房还没完工,

最终点了点头:

“行,就按王老板说的。”

“不过可得尽快来拉。”

“放心,明天一早就去。”

王老板在账本上记下信息,

“肯定不耽误你事儿。”

第二天清晨,一辆货车停在陈家小院门口。

工人们熟练地将八头猪赶进铁笼,过磅时,电子秤显示 906 斤。

陈父和陈砚墨站在一旁,

看着猪被装上货车,心里既不舍又期待。

“4983 块。” 陈父声音有些发颤,粗糙的手指抚过钞票边缘。

他转头看向陈砚墨,眼里闪烁着光芒,

“墨儿,这钱先留 1000 块买雕花窗,再拿 1000 块买小猪崽,剩下的置办些零碎物件。”

“等新房盖好,你的喜事也能风风光光地办了。”

陈砚墨望着父亲眼角的皱纹,那是岁月和操劳留下的痕迹,喉咙不禁有些发紧。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爹,等日子好了,咱们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以后我多挣些钱,让您和娘享清福。”

货车发动,扬起一阵尘土,载着八头猪渐渐消失在乡间小路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