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第172章 徐州鏖兵英雄会,道不同兮各西东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作者:
胡茬程序员
本章字数:
4378
更新时间:
2025-06-24

沙场之上,七对猛将捉对厮杀,兵器碰撞的火星在暮色中如烟花绽放,曹营诸将渐渐不敌。

杨瑾处,只剩下李典一人苦苦支撑,李典用的也是一杆戟,名曰虎贲方天戟。

杨瑾攻势如潮,十回合后,李典双臂剧震,虎口瞬间迸裂,鲜血顺着鎏金戟杆蜿蜒而下。

“不错!”杨瑾朗声长笑,盘龙戟在掌心轻旋,戟尖小枝如龙须般颤动,“李将军也算是使戟的好手!”

李典咬牙不答,方天戟突然变招,抓住机会刺向杨瑾面门。杨瑾侧身躲过,戟刃从下至上撩过,竟将李典的方天戟挑飞!李典大惊,随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被杨瑾扫下马去。

另一侧,典韦双戟连环猛攻,夏侯惇长枪相迎,交手不到30合,却觉双臂发麻,心知不敌,只得虚晃一枪,拨马败走。

乐进短戟凌厉,与王双战得难解难分。然而王双暗藏杀招,二马搓蹬之际,流星锤突然脱手飞出,乐进猝不及防,被一锤击中后背,闷哼一声,口吐鲜血,败归本阵。

于禁、曹洪两人也挡不住关张,纷纷败退。

战场上只剩下,华雄战夏侯渊、曹纯与武安国,尚未分出胜负。

曹操立于帅旗之下,眼见七路战将,竟无一取胜!李典被擒,夏侯惇败走,于禁、曹洪、乐进皆退,唯有夏侯渊、曹纯仍在苦战,但己难挽颓势。

“鸣金!收兵!” 曹操咬牙下令,曹军阵中金声大作,诸将纷纷撤退。

杨瑾、刘备、孔融、陶谦见曹军败退,立即挥军掩杀。曹军溃不成军,丢盔弃甲,一路败退至彭城与下邳之间的吕县,方才稳住阵脚。

曹操立于城头,望着败退的士卒,脸色阴沉如水。

“杨怀玉……好一个杨怀玉!”

吕县,曹军大帐内,曹操面色阴沉。

“此战,是我军败了。”

帐中一片寂静,众将低头,无人敢言。

曹操踱步至舆图前,盯着下邳城的标记,眉头紧锁:“杨瑾此人,实在骁勇!七将围攻,竟不能伤他分毫。他麾下典韦、华雄、王双,皆猛士;那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亦非寻常之辈!”

他猛地一拍案几,声音陡然提高:“如此强敌,当如何破之?!”

荀攸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我军虽败一阵,但兵力仍占优势。杨瑾、刘备等人虽勇,兵力却不比我军,难以兼顾各处。不如先不取下邳,而是分兵攻取下邳周边诸县,逼其分兵救援,疲于奔命!”

戏志才咳嗽两声,补充道:“此乃‘分其势,乱其心’之策。我军可分作数支,攻取取虑、睢陵等地与下邳周围各村庄。杨瑾若派兵救援,我军可避其锋芒,转攻他处;若其固守下邳,则周边尽失,粮道断绝!”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转向郭嘉。

郭嘉倚坐席间,指尖轻敲酒盏,嘴角微扬:“此计甚妙,不过……还可再添一把火。”

“哦?”曹操目光一凝,“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轻笑:“下邳周边战火一起,流民必蜂拥逃向城池。孔融、刘备素以仁义自居,杨瑾亦号称‘爱民如子’——他们若放流民进城,我军可遣死士混入,伺机作乱,或夜开城门;若拒流民于城外……”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那他们的‘仁义’之名,岂非自破?”

曹操闻言,抚掌大笑:“好!一石二鸟!”

多日后,下邳城外,烟尘滚滚,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拖家带口涌向城门,哭喊声、哀求声交织成一片。

“求求大人,放我们进城吧!”

“曹军烧了我们的村子,我们无处可去了!”

城墙之上,杨瑾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城下黑压压的人群。

“不对劲。” 他低声道。

刘备站在一旁,面露不忍:“华阴侯,百姓无辜,若闭门不纳,岂不寒了人心?”

孔融叹息:“是啊,若拒之门外,我等仁义之名何在?”

杨瑾沉默片刻,缓缓道:“有如此多的流民涌来,我担心其中混杂曹军奸细。”

张飞环眼怒睁:“大哥,怀玉说得对!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曹贼的细作?”

关羽抚须沉吟:“不如先放进来,再严加盘查。”

杨瑾思索片刻,点头道:“好,但须谨慎。”

等到众人走到城楼下面,开城门迎入难民,杨瑾却突然发起火来。

“不行!这些流民绝不能放进城!”

刘备一愣,眉头微皱,不是刚才说好的,先放进来,然后盘查吗?这才从城墙上走下来的功夫,杨瑾怎么突然变卦了?

“华阴侯,百姓无辜,岂能见死不救?况且我等适才商议过,入城后,对流民身份加以盘查,何故变心?”

孔融劝道:“华阴侯,仁义为本,曹操新败,退守吕县,下邳无碍。此时若闭门不纳,岂不寒了天下人心?”

杨瑾冷笑:“仁义?若是曹军细作混入,趁夜开城,届时死的就不只是这些难民,而是全城百姓!”

陶谦颤颤巍巍说道:“华阴侯啊,这些都是我徐州的子民,本就因老朽遭此无妄之灾,百姓何辜?”

杨瑾却无视众人的话,怒道:“陶使君年迈昏聩,孔北海整日空谈仁义,刘玄德妇人之仁。”

陶谦气得胡须发抖,咳嗽不止:“杨瑾!你...咳咳...老夫敬你是来援徐州,又是诛董功臣,但你竟如此放肆!”

孔融也有些生气道:“杨怀玉!圣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眼中可还有纲常?!”

杨瑾冷笑一声,对三人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诸公既要自取灭亡,恕杨瑾不奉陪了。”

“什么?!” 张飞环眼怒睁,“杨瑾!你——”

关羽丹凤眼寒光一闪,低声道:“三弟且慢。”目光紧盯杨瑾,“吾观杨将军今日言辞,不似平日。”

孔融上前拉住杨瑾衣袖,似要挽留,杨瑾却是一把甩开孔融,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离去。

刘备神色复杂,欲言又止,最终长叹一声:“何至于此……”

孔融对刘备说道:“此人桀骜,终非池中之物啊。”

刘备望着杨瑾背影叹息:“或许...是备太过理想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