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频:开局暴揍胡亥

第31章 【#二废二立 3#】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视频:开局暴揍胡亥
作者:
胖胖的栗子
本章字数:
4668
更新时间:
2025-06-21

【其实康熙这会也后悔了,他没想到太子没了之后,蹦出来了这么多个阿哥都想要上太子之位。

所以呢?他打算复立太子,在朝堂上,那家伙个暗示啊!

结果倒好,没一个搭茬。】

【康熙总不能自己走上来说:我后悔了,废太子一事我不对,我想复立太子。

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虽然让大臣们上奏,他也准也打自己脸,但好歹那还有个台阶。

现在是没台阶,康熙也不能硬下,一下子就给康熙架那了。】

康熙:……这还是朕那个一呼百应的朝堂吗?

看着一旁有些僵硬的康熙,胤礽毫无同情老父亲的心,倒是有点可怜自己。

压不住弟弟和朝臣们,想起我来了。

我是什么很贱的人吗?(╯-_-)╯╧╧

【而在这段时间,八阿哥胤禩脱颖而出,朝中大半推举此人。】

【说这里,也有个有意思的事。】

听到这话,清朝众人瞬间聚起精神来,每次光幕一说,有意思的事,他们就有点不好的预感。

【康熙在发觉朝中大臣对八阿哥的推举后,一边大肆批评八阿哥胤禩,一边暗示复立胤礽。

甚至为此康熙还特意安排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奉密令去告诉群臣以推举的方式复立胤礽,但李光地考虑后缄口不言。】

李光地:……完了!

【除此之外,《清史稿·马齐传》中还记载:康熙西十七年废太子后,西十八年正月,康熙询问群臣推举八阿哥胤禩为太子之事,认为是佟国维、马齐之意,马齐进行奏辩,后“马齐复力辩,辞穷,先出”。(大概意思就是极力辩解到词穷,然后退出去了。)

这后面其实还有一段:“上益怒,谕曰:‘马齐效用久,朕意欲保全之,伊乃如此!’遂执马齐及其弟马武、李荣保下狱。王大臣议马齐斩,马武、李荣保夺官,上命贷马齐死,交允禩严锢,李荣保、马武并夺官。】

【这件事,有意思的点在哪儿呢?

在《李朝实录》中同样提起这件事,但是他们就是这么写:“胡人持皇帝阴事,告外人无所引,如乍废太子,旋复其位,殴曳马齐”。

大概意思就是:胡人(此处指清朝人)秉持皇帝的隐秘之事,向外人告发时没有援引其他(证据),比如(康熙)突然废黜太子,不久又恢复其位,(甚至)殴打拖拽马齐。】

【当时的史官没记录到这一点,千里之外的国家倒是一清二楚。

你们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有意思,的确有意思。

“尔等一小国,也胆敢编纂抹黑大清皇帝。”

因为光幕播放视频,实在让皇帝太过尴尬。

某个时空的康熙决定转移话题,指责朝鲜。

胤礽:呵呵……

……

【话题跑偏了,现在回归正题,继续讲康熙复立太子。】

【就在康熙琢磨怎么复立太子之时,有人给他递台阶下了,这就是康熙的第三子——爱新觉罗·胤祉。

这位皇子首接告发大阿哥胤禔暗中用巫术镇魇太子胤礽。

甭管这件事是真是假,反正现在这位清朝地位最高的康熙皇帝,这位手握一票否决权的官方,表现出来的就是:他认为胤礽之前行为失常是被镇魇所致。】

【大臣们能说什么?大阿哥被打下去了,八阿哥又被打下去了,现在康熙复立太子的态度都要摆到他们脸上了。

他们只能表示:您是皇帝,您都这样说了。

我们还能咋地?您说的都对,我们都听您的。】

【于是康熙表示:不是废太子的错,都是大阿哥的错。】

胤禔:……

真是够了,我也是你们父子play的一环吗?m9( `д′ )!!!!

【反正是费尽千辛万苦,把责任都推到老大身上的康熙终于是复立太子了。】

【让我们呱唧,呱唧!

鼓掌!】

【视频里的博主还特地放下折扇,鼓了鼓掌。

只不过这掌声里面透着嘲讽。】

反正清朝是没一个人,因为这场复立太子而是开心的。

能让所有人都不开心,这怎么不是一种能耐呢。(说实话,让所有人都不开心这方面,康熙是有点另类天赋在身上的。)

【你们说太子从小被康熙精心培养,他难道看不出康熙复立太子,是权宜之计吗?

他当然看得出。

再加上这一废太子后,把太子的心气儿都给废没了。

所以太子复立后,干脆把这当成最后的狂欢,什么关心君父,什么友爱兄弟,通通滚蛋。

君王生病,关心?关心个屁。

兄弟夺位,忍让?忍让个屁。重锤出击,强力打压。

什么服饰规格不能超过皇帝?孤管你的,最后的时间,孤要最后的狂欢。

压抑了三十多年的太子,经历此事后,自暴自弃,彻底颓废。

颇有一种破罐子破摔之意。】

各朝代的太子们:“能理解。”

他们完全感同身受。

尤其是上面坐着位寿命极长君父的太子们,他们太懂这种感受了。

好不容易被废了,就算是被贬为庶人,只要是活着,那也算是放下一身担子,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结果老爹又因为弹压不住底下的朝臣了,把自己拉回来当靶子,换他们,他们也要疯。

没有造反,他们都觉得这位太子,还跟那位康熙皇帝有着最后一份父子之情。

其实不止太子们这么想,一些皇帝也觉得后边这个皇帝是有点过分了。

不是说从小在身边长大吗?

不是,你就这么对待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儿子啊?换个儿子当靶子也行啊!

咋就逮着一个嚯嚯啊!

【而康熙呢?

看到这种情况,康熙的态度又变了。】

各朝代古人:真是……毫不意外呢。

【公元1712年,康熙巡幸热河期间,胤礽再次被举报“贪暴不仁”,且与亲信密谋“越俎代庖”,意图提前掌控朝政。

康熙忍无可忍,以“皇太子胤礽复立以后,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断不可留于宗社之内”为由,正式废除其太子之位,并将其永久圈禁于咸安宫。】

【这一次康熙倒是在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表示自己绝不会再次复立太子。

夺嫡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这位煊赫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也彻底退出战场。】

【其实在二废二立太子事件里,最有意思的人莫过于康熙。

整个过程,康熙堪称变脸大师,废太子他伤心至极,复立太子他防备至极,再废太子他又伤心至极。】

【只能说帝王多疑,年老的皇帝更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