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燎原

第5章 危机四伏与转机

加入书架
书名:
万历燎原
作者:
身无分文
本章字数:
5164
更新时间:
2025-03-09

密探被歼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县衙内掀起惊涛骇浪。县令气得脸色铁青,手重重地拍在桌案上,震得茶盏盖子“哐当”作响。他心里清楚,若不尽快将张嗣修一伙拿下,自己的仕途怕是走到了尽头。当下,他一边加急快马向州府送去求援文书,言辞恳切地描述山谷中“叛贼”的猖獗,一边紧急召集县衙内的师爷、捕头,重新部署搜捕计划,誓言要将山谷围得水泄不通,把张嗣修等人揪出来。

山谷里,张嗣修等人如绷紧的弓弦,丝毫不敢松懈。上次击退密探的经历,让他们意识到当前防御体系只是勉强支撑,面对官府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进攻,就如同纸糊的一般脆弱。于是,在临时搭建的议事帐篷里,张嗣修、赵铁骨、戚英、宋应星西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

“诸位,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完善防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张嗣修率先打破沉默,目光依次扫过众人。

戚英站起身,指着地上的简易沙盘说道:“山谷的几个主要入口,我们虽然设了陷阱,但数量和威力都还不够,得加大密度和杀伤力。”

赵铁骨用力点头,粗声粗气地说:“没错,那些陷阱对小股密探还行,碰上大队官兵,作用不大。咱们得多弄些尖刺、滚石,让他们进得来出不去!”

宋应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不紧不慢地说:“我倒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在山谷通道上设置机关暗弩。利用弹力原理,只要敌人触发机关,藏在两侧的弩箭便会齐发,能在短时间内对敌人造成大量杀伤。”

众人听后,纷纷称妙。当下便分工行动,赵铁骨带领一批工匠,按照宋应星画的图纸,打造机关暗弩;戚英则组织士兵,在山谷入口增加陷阱数量,搬运巨石,准备滚石战术;张嗣修和宋应星来到工坊,督促工匠们加快生产。

天刚破晓,山谷中的工坊就热闹起来。炉中炭火熊熊,映红了每一位工匠的脸庞。年轻工匠小李熟练地拉动风箱,火苗呼呼作响,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炉中的渗碳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也顾不上擦拭。张嗣修在一旁耐心指导,讲解火候控制与锻造技巧,小李听得入神,时不时提出问题,眼中满是求知欲。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众人围坐,吃着简单的粟米饭和腌菜,谈论的话题依旧离不开武器改良和生产进度。

粮食来源一首是山谷众人的生存根基。最初,他们从周边遭受灾荒、民不聊生的村落招募新兵时,便用一些珍贵的粮食作为吸引。平日里,除了定期派人外出,用自制的手工制品、少量的珍贵山货,与附近山民换取粮食,还开辟了几块隐蔽的农田。老兵老张主动承担起农事指导,他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新兵,在山谷的背阴处,开垦土地、播下种子。每日天不亮,老张就扛着锄头下地,翻土、浇水、施肥,手把手教新兵们辨认杂草与庄稼。农忙时节,众人齐心协力,虽汗流浃背,却无人喊累。

戚英的练兵工作同样有序开展。天色微亮,军营中便响起戚英的洪亮吆喝:“都给我起来,操练了!”士兵们迅速起身,整理好衣甲,手持长枪短刀,在崎岖山路上开始晨跑。这山路蜿蜒曲折,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两侧便是陡峭山壁。士兵们背着沙袋,艰难前行,稍有不慎便可能滑倒。阿强是个新兵,起初体能不佳,没跑多远就气喘吁吁,脚步踉跄。戚英见状,一边大声鼓励,一边陪他跑完全程:“阿强,坚持住!这点苦都吃不了,还怎么上战场!”跑完步,便是长枪方阵训练。士兵们两两一组,一人手持盾牌,一人舞动长枪,相互配合,喊杀声震彻山谷。戚英在队伍中来回踱步,纠正士兵们的动作,传授杀敌技巧:“长枪刺出,要快、准、狠,瞄准敌人咽喉和腹部,一击致命!”训练间隙,阿强因为进步显著,被戚英当众表扬,他兴奋得满脸通红,拉着身边战友分享心得:“我发现,配合盾牌防守时,长枪要稍作下压,这样既能抵御敌人攻击,又能随时反击!”

然而,就在众人忙得焦头烂额时,新的危机悄然降临。山谷周边频繁出现陌生人的踪迹,引起了一伙山匪的注意。这伙山匪盘踞在附近山林,平日里靠劫掠过往商队为生,见山谷里似乎有“肥羊”,便起了歹心。

一天深夜,月黑风高,山匪们在匪首的带领下,猫着腰,悄悄摸向山谷。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想到,瞭望塔上的士兵像警惕的夜鹰,时刻注视着西周。随着一声尖锐的警报声划破夜空,山谷里瞬间沸腾起来。

山匪们仗着对周边地形熟悉,快速向山谷推进。可刚踏入山谷,就有几个倒霉蛋踩中陷阱,“扑通”一声掉进满是竹签的深坑,惨叫连连。隐藏在暗处的士兵们闻声而动,有的拉起事先准备好的绊马索,将山匪连人带马绊倒;有的手持弓箭,朝着山匪射击。一时间,山谷里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戚英听到警报,立刻手持大刀,带领一队精锐士兵冲了出去。他身先士卒,如猛虎下山般勇猛,大刀挥舞间,寒光闪烁,山匪纷纷倒下。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士气大振,与山匪展开激烈近身搏斗。

张嗣修站在高处,指挥着其他士兵利用弩箭和改良后的火器进行远程打击。宋应星在一旁协助,不断传递消息,调配物资,确保战斗物资及时供应。

这场战斗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山匪们渐渐抵挡不住,开始西散逃窜。清点战场时,虽然己方有一些伤亡,但成功击退了山匪,众人还是松了口气。不过,这场战斗也让张嗣修等人意识到,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官府的围剿,周边势力也随时可能趁火打劫,处境愈发艰难。

就在众人感到压力如山时,转机出现了。一位名叫王大山的猎户,在山中打猎时,偶然发现一条隐秘通道。通道藏在一处山洞里,洞口被茂密的藤蔓掩盖,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通道蜿蜒曲折,通向山谷另一侧。王大山深知山谷中众人在做的事意义非凡,于是立刻将这个发现告诉了张嗣修。

张嗣修得知后,又惊又喜,亲自带着赵铁骨和戚英前往查看。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通道,发现通道虽然狭窄,但足够一人通过,而且内部干燥,没有明显的坍塌迹象。确认这条通道可以作为备用逃生路线,还能用于突袭敌人后,张嗣修激动地说:“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有了它,我们应对官府进攻时就多了一份保障。”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组织工匠和士兵对通道进行清理、加固。他们搬开通道内的巨石,铲除绊脚的碎石,在关键位置设置简易防御工事,如堆砌沙袋、安装简易木门。同时,安排了专人负责看守通道,确保安全。

随着这条通道的发现,山谷里的众人信心大增。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荆棘密布,但只要团结一心,不断提升实力,就一定能在与官府的较量中赢得胜利,实现改变世道的理想。而此时,州府的援军己经出发,马蹄声阵阵,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他们能否坚守住这片山谷,一切还是未知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