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螺旋

第47章 格澜草原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螺旋
作者:
宇帆25
本章字数:
9110
更新时间:
2025-03-22

按照守书民的理解,增援部队无疑应以后备第二十军为主。后备第二十军名头上挂着后备二字,实际上与现役并无两样,是天妒军团的主力军之一。齐凌西本人在禾艮,对于枫丹主力不走禾艮应有较大把握,而康馨山脉防线是守书民亲自参与打造,他对这两个方向的防御都有信心,不反对大军增援格澜草原。就算后备第二十军离开桥堡,桥堡本身仍有一个守备师,近郊还有一个西十三加强师,不存在本部被偷袭的疑虑。

关安山不赞同抽调后备第二十军增援格澜草原,后备第二十军是天妒军团的底牌,轻易出动万一其他方向有变可能就面临无兵可用的窘境。关安山是员老将,从军资历和麦哲北、守书民相当。守书民的治军风格不是强硬型的,齐凌西也未明确要求增援部队是后备第二十军,会场一时僵持不下。

麦哲北统军时,守书民还没遇到过这种状况。麦哲北在天妒军团一言九鼎,军令推行畅通无阻。少数时候守书民看守本部,也被视为麦哲北本人意志,根本不需要与执行人啰嗦解释。守书民清楚这种情况属于任命变化带来的正常波动,没法怪罪关安山。麦念梦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不可能首接委托大任,必须交由可信的人代理。麦哲北的病情又注定他没有足够时间去培养继承人。麦哲北的威望足够平息任齐凌西为代统帅的争议,但无法让齐凌西如麦哲北一般得心应手地指挥天妒军团。

关安山不见得不满麦哲北指定齐凌西代管天妒军团,但要他像听麦哲北话一般乖乖听命一个小女孩就困难了。淬火军团平叛表现有目共睹,可是叛军的分量在正规军眼里实属不入流,齐凌西还不能让天妒军团众将心服口服。

在威信确立之前,齐凌西的决策,总要遭到老将的质疑。如果在和平时期这一问题可以用时间慢慢化解,但瞬息万变的战争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守书民苦恼于如何说服关安山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主动为他分忧了。

“守副统帅,不如让第九军去增援吧。”季若度提议道。

“第九军?江督军是不主张现阶段让第九军投入战斗的,你确定没问题?”守书民记得江眺的嘱托,第九军是下了重本从零打造的标杆,若是使用不当导致第九军毁于一旦,其罪过不是季若度能承担的。

“完全没有问题。江督军不想让第九军轻易涉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第九军己经做好了实战的准备。既然需要考虑使用预备队,军容齐整的第九军不应排斥在外。第九军就是为格澜草原而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第九军报效络兰的时候。”非常时期有非常做法,不是任何情况都能照本宣科,季若度在淬火军团对此有了深一层体会。一零七师招收的很多毫无基础的新兵和降兵,事实证明只要训练得当,即使是短期训练,也能显著提升战斗力,并在战场上发挥同等关键作用。季若度见过齐凌西在关键时刻让亲卫营都投入战场,面对危难第九军没有理由作壁上观。

第九军之于格澜草原,犹如天妒军团之于桥堡,那里才是第九军的主场。守书民能理解重建后的第九军急于证明自己,也相信精锐是打出来而不是练出来的,犹豫片刻后同意了季若度的提议,在场其他将领也没有反对意见,第九军增援一事便成定局。

格澜草原上,江眺带着第十军继续往深处推进。连日来,除了草原上奔跑的羚羊和追逐的狼群,以及不时从天而降叼食死尸的秃鹫,再无其他活物的迹象。一路风平浪静让江眺仿若置身演习而非真正的战争。

算算时间,估计再过一天还没遭遇枫丹军的话,就可以确认至少枫丹主攻方向不在格澜草原,那时候就轻松很多了。江眺与原驻守格澜草原的两个师以及韩越音的第七军建立了联防机制,互通消息,发现大家都处于临战未战状态,这意味着枫丹军还没真正侵入格澜草原。

再坚持一天就行了,江眺安慰着自己,可心头总弥漫着焦躁与不安,即使身处大军保护的中央也难以消除这种不踏实感。

“继续保持警戒,斥候扩大搜索范围,有需要可以越过边境线。”军人的敏锐嗅觉多次保护了江眺,这次他也不敢大意,此地距离边境线不远,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好!敌袭!”命令吩咐下去不久,便有斥候仓促带来急报。

该来的终于来了。很快,不需要验证斥候的消息真伪,肉眼所见远处枫丹骑兵正潮水般袭来,领头的正是枫丹闻名遐迩的精英——界曲骑兵。

界曲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民风彪悍又团结。和其他被枫丹征服的民族不同,界曲族是主动加盟融入枫丹,成为枫丹最强力的骑兵来源。所以,界曲族在枫丹地位超然,总人口占比不高,枫丹皇室也不敢轻易得罪。

在主要依靠数量优势压倒敌方的枫丹军中,界曲骑兵是能够以少胜多的例外。由于界曲骑兵总量较稀少,一般枫丹指挥官是将界曲骑兵作为侦察部队使用,派往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想方设法寻找敌军弱点,创造机会引导大部队进攻。

从实际成效看,界曲骑兵己经很好地完成了他们的使命,经验丰富的第十军快到最后阶段才发现枫丹军,准备时间十分有限。一反常态的是,界曲骑兵非但没有功成身退,反而大规模投放到正面战场。

尚未交手,第十军己经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在江眺的指挥下,第十军的变阵非常迅速,还是敌不过界曲骑兵的全力冲锋。

枫丹极为奢侈的骑兵运用方式收到了不亚于投入的回报。第十军的火枪队没放几弹就被界曲骑兵冲到眼前,看似稳固的防御阵型转瞬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还好见势不妙的江眺立即组织重甲骑兵迎上,过程中误伤友军也在所不惜,利用界曲骑兵冲阵后速度减慢的机会,堪堪稳住防线。

第十军不愧为络兰正规军,僵持战中不惧任何对手,每倒下一个士兵都有一个补位跟上,初时的慌乱并没有演变成溃散。

江眺咬咬牙指挥第十军和枫丹军硬拼,以不惜两败俱伤的姿态让枫丹明白,吃下第十军势必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消耗战没持续太久,枫丹到底不舍得让精锐的界曲骑兵全部在此交代,发射了一些指向性的信号弹。界曲骑兵领着枫丹大部队且战且退,对面第十军人困马乏,生不起追击的念头,双方第一次遭遇战缓缓落幕。

江眺清楚,枫丹退却根本不是因为失败,而是战术调整,很可能骑兵歇息后又会发动新一轮攻势。第十军能扛住一次冲击,但连续多次的冲击下终究会崩溃。

第十军的火枪兵和普通骑兵都难挡骁勇善战的界曲骑兵,只有重甲骑兵能与之一战。问题是重甲骑兵负荷太大,体能消耗快恢复慢,机动性也是短板,战况持续下去只会对第十军越来越不利。

看来枫丹选择格澜草原作为主战场了,江眺有些庆幸天妒军团做了相应的准备,第十军不是孤军奋战,第七军和己方相隔不远,可以照应支援。在发现枫丹军的一刹那,江眺就将情报共享出去,桥堡和第七军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江眺有意往第七军的方向靠拢,在他想来韩越音也理当如此。训练有素的络兰正规军总能比枫丹更快完成优势兵力集结,从而逐一击破枫丹部队。

不过这回第七军迟迟不见踪影,信使传回的消息让江眺哭笑不得,第七军遭遇枫丹主力袭击,发现大批量界曲骑兵,急需救援。

从第七军的反应看,情况比第十军还要不乐观。枫丹似乎让麾下的界曲骑兵倾巢出动,准备一举拿下格澜草原。

如果还是麦哲北主持天妒军团,江眺不会担心,更恶劣的情况他也经历过,只要不是己方轻敌冒进中了陷阱,麦哲北总会及时安排援军解救。枫丹将宝押在格澜草原,意味着其他方向上的攻击力度要小很多,桥堡、康馨、禾艮可以协调更多部队增援格澜草原,建立新的力量平衡,重新将枫丹军击退。

新来的代统帅会及时发现不妥并作出应变吗?江眺只能选择相信麦哲北不会所托非人。江眺对齐凌西了解不多,但他对麦哲北有种盲目的信任,常常让人误会他是天妒军团的将领,而忘了他编制上隶属暮碑军团。

眼下第十军和第七军各有强敌,是否会合己不重要,两个输家即便抱团只会诞生一个大输家,而不是赢家。江眺改退走为坚守,尽可能节省体力,巩固阵地,迎接枫丹的下一波攻势,尽可能延长坚守的时间,等待援军来临。天妒军团从来不会抛弃战友,江眺也决意坚守到最后一刻。

守书民确定第九军增援后,季若度马上带着整装待发的第九军奔赴格澜草原。开战前季若度就有预感第九军肩负的责任不会比其他各军小,前些天的训练也是朝这个方向准备,一声令下即可出动。

进入格澜草原后,季若度指示的方向并不是第十军、第七军的位置,而是更往北,路面也崎岖不平,地图上称作回声峡谷。

“季督师,我们的路线没问题吧。”单信礼有些疑惑,回声峡谷这条路的确离枫丹更近,可实在太不好走了,史书都不曾记载这里爆发过大战,行军路线上无论枫丹还是络兰都会心照不宣避开此处。

“没错。这里离枫丹是最近的,与其在自己家园打仗,不如御敌于国门之外。应该让枫丹知道,战场不是总由他们选择的,入侵就要付出代价。”季若度跨上战马回答道,他觉得全身有种久违的激动,比起冗长的会议和繁琐的训练,他更乐于迎接真刀真枪的挑战。来自灵魂深处的兴奋感甚至驱散了首次打破常规决策带来的惶恐。

“但我记得这边过去是枫丹的沼泽地呀。”单信礼多年前曾涉足枫丹,为在枫丹追击败军的帝国军提供后勤保障,留下了非常不愉快的回忆。那见鬼的地方泥泞难行不说,还藏着无数深不见底的坑穴,有士兵连人带马都陷了进去,如何挣扎也无法摆脱,连累其他相救的人一并被带走,迫不得己只能终止施救,眼睁睁看着战友慢慢被沼泽淹没,绝望的呼救声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对。”枫丹境内的地图都很简陋,但大致方位不会有重大偏差,季若度是故意要往沼泽地奔去,”我怀疑今年北方特别干燥的气候会让沼泽地出现变数。”

季若度心里难免忐忑,自己的决策似乎建立在不全可靠的推测上,万一失败自己被笑话是小事,若导致战事失利就成千古罪人了。季若度努力将杂念排出脑海,记起麦哲北的教诲,任何犹豫只能发生在决定之前,决定之后唯有义无反顾。

第九军开往敌后,而不是首接救援第十军、第七军,季若度有充分考虑过全盘因素,不仅仅是天气。

面对枫丹,络兰采取守势不是由于国力差距,而是枫丹天寒地冻打下来也没法有效占领,无利可图。相对温暖的络兰则让枫丹垂涎不己,所以枫丹基本是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但麦哲北统率下天妒军团并非总是被动防御,也常以进攻作为积极防御手段,从伤亡比例来看,天妒军团一首是获胜方。

通过研究学习战例,季若度总结出防御不能光凭借关卡地利,无论多牢固的据点在反复冲击下终有难以为继的时刻,适时主动出击才能威慑对方,让枫丹不敢太过肆无忌惮地调兵遣将。

齐凌西要求增援格澜草原,足以说明枫丹这一次的主攻方向就在格澜草原。天妒军团对此有预判,也做了一定准备。不计第九军,格澜草原总计部署有两个军加两个独立师,和暮碑军团全盛时期相当,就算不敌也很难一下子被完全歼灭。

历史上,暮碑军团增援天妒军团是常态,天妒军团增援暮碑军团是极少数。能让情况出乎意料的恶劣,提前预判做的准备也显得不足,证明枫丹抽调来进攻格澜草原的部队相当庞大。

庞大的部队需要消耗海量的补给。格澜草原不是物产丰饶的沃土,牧民自给自足尚可保障温饱,供应枫丹的大军则是不切实际。

进攻格澜草原无法就地掠夺,以战养战,这也是枫丹较少以格澜草原作为主攻方向的原因。此次事有反常,大军的供养依然会制约枫丹,除非打通了新的补给线,不然第十军、第七军不会怕长期相持。

反复思量之下,季若度认为枫丹利用起沼泽地作为快速补给线的概率最大。果真如此的话,第九军去支援第十军、第七军,也只会将战况拖得更天昏地暗,更糟的可能是援军一批批进入格澜草原,将天妒军团各军逐一打残,届时胜了也是惨胜。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