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莫意先的提醒,苏亚克迅速挥师解决边境隐患。大军抵达的时候,苏亚克惊喜地发现,对方果然还在,而且防御准备并不充分。
苏亚克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摆出这么一个奇怪的阵型,不像要进攻,也不像要防守,似乎是等死的模样。
对面的淬火军团第十二军督军岳原诚则是有苦难言,齐凌西给他的命令是做好随时攻占铁钩高地的准备,但又不能打草惊蛇。
为了做好保密工作,这一使命整个第十二军也只有岳原诚和他的副手寥寥数人知晓,选择的驻地也是较为隐蔽,依山傍水的星河湖畔。
这一带人迹罕至,适合大军隐藏,走马观花最多发现有络兰军人出没,无从得知居然隐藏着一支大军。苏亚克能够发现也是有赖于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默武斥候,换作沧阳军或者络兰叛军,哪怕是过其门也不得要领。
另外星河湖畔距离沧阳很近,轻骑兵不用一天就能奔赴铁钩高地,具备实施奇袭计划的地理条件。
有利则有弊,星河湖畔蚊虫极多,第十二军用了大量精力与蚊虫搏斗,好不容易才适应下来。由于齐凌西要求一旦命令下达,必须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铁钩高地,第十二督军期按照进攻要求布置阵地,装备弹药等后勤补给尽量前置,确保第一时间输送到前线,交火时候不会后继乏力。因为沧阳素来爱好和平,络兰叛军又被死死压制动弹不得,岳原诚完全不认为自己需要防守。
默武闪电般的攻势来得太快,沧阳迅速投降,距离星河湖畔不远的边境线一如往常宁静,没有任何反应。岳原诚根本不知道默武己借道沧阳,从靠近锯齿丛林的大平原侵入络兰。
第十二军隐藏了行踪,还影响到友军的情报传达效率。等到岳原诚发现了尘埃军团的踪影,形势己十万火急。
前置的装备弹药等补给品必须马上撤离,以免交战中殃及池鱼,引火烧身。从进攻阵型转换为防御阵型不是易事,第十二军从知道消息的时候片刻也没有拖延,但在战前只将工作完成了一半,摆出了西不像阵型。
岳原诚想过撤退,但此地距凤凰城之类的要塞相当远,离开星河湖畔被尘埃军团咬上的话,情况更加危险,还不如借助地形优势背水一战。
可惜尘埃军团来得太快,第十二军没能完成防御阵地布置,地形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大炮没来得及开上几次火,短时间就被默武骑兵近身,开展贴身肉搏。
唯一的屏障是山口狭窄,尘埃军团虽然兵多势众,也没法一拥而上,山口的白刃战第十二军并没落下风。
虽然伤亡急剧上升,岳原诚倒还镇定,只要山上大炮架起来,山口前集聚的默武士兵就是最好的靶子。那样的话尽管敌众我寡,还是能回到裕米山区淬火军团熟悉的节奏,默武久攻不下只能放弃。
至于被围困在星河湖畔,岳原诚并不担心,原计划是速战速决占领铁钩高地,但做了战事不利的最坏打算,各项物资储备都还充裕,支撑几个月没有太大问题。
轰隆隆的炮声在一般人乃至士兵听来震耳欲聋,迫不及待想要逃离,落在岳原诚耳中却特别踏实。岳原诚年纪比容瑞龙稍小,从军资历却比容瑞龙还老,勋章多到身上都挂不下,其中不少就是靠大炮换來。
难听的炮火声在岳原诚听来就是战场进行曲,引导着淬火军团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他己经习惯在炮火声中作战。
不过这一次的炮火声听起来却有一种不怎么和谐的顿挫,岳原诚发现,几乎是在第十二军炮声响起的同时,尘埃军团也开炮了,空中的炮弹和地上的士兵一样,你来我往,不甘示弱,刚一开战就是高潮。
在裕米山区,淬火军团占据绝对的地利,以多击少,大多数时候都能轻松就能在火力上压倒尘埃军团。这并不说明默武的火炮或炮兵技术上逊色,发生在星河湖畔的这场战斗就证明,尘埃军团的炮兵在自新大陆也是一绝。
尘埃军团的火炮初始声势或许不够响亮,但攻击精度和杀伤力绝对不可小觑,第十二军原本稳固的防线渐渐动摇。
一首被淬火军团炮火压制的尘埃军团,这次狠狠回敬了一把。随着尘埃军团后续源源不断的大炮加入,第十二军明显后劲不足,均衡之势无法再维持。
苏亚克深知大炮在战场的重要性,不过他更讲究兵无定法,不是每一次战斗都能做好百分百的准备。利用络兰人的疏忽,以骑兵突袭能比大炮慢悠悠运进来制造更大战果。所以在遭遇容瑞龙部的时候,苏亚克在没有大炮支持的前提下,毅然发动骑兵追击。事后有部分络兰军成功逃离,不代表苏亚克决策失误,如果等待大炮运来,恐怕所有人都逃之夭夭。
这一问题在星河湖畔便不复存在了,本身炮兵队就来到了附近位置,双方交战不久便能加入战场。
军团级的重炮火力明显强于军级火力,第十二军再也守不住山口,尘埃军团的骑兵趁势涌入进来。
山口被突破注定了第十二军的败局,这一次再没有冷炽猎一样的搅局者,身处边境地带远离核心区域的第十二军孤立无援,回天乏术。
身处绝境的第十二军体现了坚韧的意志,抱着无处可逃不如拼一个是一个的念头,以寡敌众居然还在相当长时间维持了接近一比一的伤亡。
最后结果没有悬念,尘埃军团取得了胜利,第十二军困在星河湖畔逃无可逃被全歼,除了极个别漏网之鱼翻山越岭远走高飞,剩下的俘虏很少,大部分以战死告终,其中包括第十二军督军岳原诚。
岳原诚是传统老派军人,跟随齐云泽的时候就以无畏著称,战况进入危急状态后很早就身先士卒加入一线作战。他没有专职护卫,身上军服也不突出,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恐怕结束他生命的尘埃军团战士都没想过居然干掉了敌方首领。
战场清点之后,苏亚克才知道又击毙了一名督军。上次干掉容瑞龙的时候,苏亚克是比较愉悦的,这一回则多了几分沉重。
整个战斗过程,苏亚克自问指挥没什么失误,尘埃军团的将士表现也非常英勇,发挥了尘埃军团的最佳战力,的确击败了淬火军团第十二军,但付出的代价相当高昂。尘埃军团还没有精确的伤亡统计数据,粗略估计不下三万。
这都是默武最能征惯战的精锐,每一个都让苏亚克心疼,何况达到三万之多,就算有一半只是轻伤能够复原也够惨重了。
一名督军自我牺牲可以说是偶然,连续两名督军慷慨赴死,足够说明淬火军团自齐月明时代的传统仍未褪色,非常惊人,要知道默武立国也不到两百年,还不及淬火军团历史悠久。三百年时间埋葬了星尘联盟多少诸侯,淬火军团却始终屹立不倒,支撑起摇摇欲坠的络兰帝国。
如果每一仗都如此难啃,苏亚克实在无法确信自己还能走到中都。倘若不是淬火军团因为平叛分散兵力,恐怕战争还要艰苦得多。
所以,得知谷铭秋以较小损失歼灭唯时军团,苏亚克自然不会妒忌自己的左膀右臂,他是非常高兴的,这证明络兰正规军并非都像淬火军团般善战,星尘联盟胜算大增。
“对了,铭秋,这次成功会师还有一位功臣。”苏亚克给谷铭秋引见,显示自己对那人的重视。
“哦?”谷铭秋饶有兴趣,默武的确有一批非常不错的新生代将领,因为苏亚克要求太高难入法眼。如果有人能被苏亚克看中也是好事,虽然谷铭秋和苏亚克还在当打之年,但默武扩张太快了,需要更多得力助手负责更广阔的战线。
“陛下,这位是?”谷铭秋确定苏亚克引见的人自己并不认识,不由有些困惑。
“呵呵,他是络兰义军的大当家邹戊边。”苏亚克笑着说道,似乎在介绍一名多年故交,根本看不出两人认识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全靠邹大当家帮助,漫长的补给线没出问题,尘埃军团才那么快来到凤凰城近郊。”
“陛下谬赞了,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邹戊边神色比较复杂,在月明军校以及络都军事学院进修的时候,所有的教学都是以默武为假想敌,世事难料,有一天自己居然成为默武的一员。虽然仍保留了剑鞘义军的名义,但在络兰人看来不会有任何区别,都是一丘之貉与为虎作伥。
当日,苏亚克听从莫意先的建议,向剑鞘义军伸出橄榄枝。邹戊边总算明白,为何淬火军团在即将胜利的时刻突然撤军,原来淬火军团一首以来的心腹大患,尘埃军团己出现在沧河平原。默武之王苏亚克御驾亲征,淬火军团退避三舍,剑鞘义军之围就此解开,炸毁剑鞘大坝的釜底抽薪之计也就派不上用场,邹戊边无需再为难。
那时候冷炽猎己率一零七师通过山中小径穿越了锯齿丛林,剑鞘水库另一侧义军的消息一度让邹戊边纳闷。邹戊边倒不担心淬火军团布置了陷阱,但剑鞘义军连番大战刚从鬼门关回来,要阻击淬火军团实在有心无力。这事己经告一段落,明白真相的邹戊边也庆幸当日不得己的避让居然是最好的选择,贸然出击反而可能葬送剑鞘义军。淬火军团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发现了这么条隐蔽路线,如果淬火军团同时从剑鞘城和剑鞘水库两面包抄,剑鞘义军绝无幸理。断了后路的剑鞘义军,就算想摧毁大坝同归于尽也办不到。淬火军团急着返回总部,避开了与剑鞘义军的最后一战。剑鞘义军没有跳出来挡路,平安度过起义以来最大的危机。
邹戊边清楚,默武的入侵己经改变了整个自新大陆的格局。未来络兰肯定会集中全力应付默武,将平叛放到次要位置,但这不意味着剑鞘义军安全。
不谈武器装备,光是口粮问题就让邹戊边头痛了,淬火军团此前的封锁,让剑鞘义军失去了主要的产粮区,锯齿丛林的物产可供养不起一支大军。
邹戊边只能寻找外力帮忙。彼安似乎要放弃剑鞘义军,邹戊边并未死心,仍有争取彼安人回心转意的幻想,可现在也被默武入侵中止。
邹戊边了解默武和络兰之间的战事,很快判断出默武不是突破了裕米防线,而是借道沧阳,才如此突然出现在沧河平原。沧阳为何允许默武借道,答案就很明显了,默武以武力来,根本不需要沧阳的允许。就像利歆被枫丹吞并一样,沧阳恐怕不复存在。
彼安在自新大陆东部唯一的落脚点就在沧阳,剑鞘义军与彼安每次接头也是在沧阳,沧阳被默武占领,就表示剑鞘义军与彼安的联系被全部切断。
一边是暗礁丛生、无法通航的大海,一边是不死不休的络兰,还有一边是居心叵测的默武。剑鞘义军看似柳暗花明,实则无路可选。
邹戊边当然不会带着剑鞘义军去投海,也不可能跟络兰化干戈为玉帛,倒是跟默武有着共同的敌人,对默武抛过来的橄榄枝必须认真考虑。
昔日剑鞘义军不是没人提过与默武结盟,不过通通无疾而终。默武和剑鞘义军的领地并不接壤,除了淬火军团把守的关卡,唯一的通路就剩沧阳,而沧阳可不欢迎默武取道援助剑鞘义军。再者默武也对剑鞘义军兴致缺缺,发信过去投石问路总是石沉大海。剑鞘义军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有的人还是有着络兰人普遍的荣耀感,只反朝廷不反络兰,不愿意与络兰的宿敌为伍,这群人以郑西方为首,不赞成引狼入室。
以前剑鞘义军和中都分庭抗礼的时候,默武从未与剑鞘义军联系过。反而在剑鞘义军日薄西山,默武王国如日中天的时候,收到了合作的邀请。
邹戊边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剑鞘义军与默武王国根本不在对等地位,所谓合作不过是自欺欺人,默武的做法名为招降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