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条简易壁垒的长度长约五里,而且是道路两侧都有,整体上是淹没于树林或灌木丛中,壁垒上用草丛做了掩盖,走在道路上是难以发现的。
雷战宇领军出发的时候,廉颇将军的主力队伍己经对武阳发起了佯攻,敌人的信使己经去了昌城。雷战宇命令全军加速修建壁垒,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完,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歼灭敌人。
此次赵燕之战,燕国方面的统帅是剧辛,昌城的守将名叫肥豹,副将柳义。赵军和燕军己经交战多次,都在剧辛合理指挥下,各城联防挡住了廉颇的多次进攻。此次廉颇再次率军进攻武阳,肥豹一如既往的派副将柳义领五万军队去援助武阳。
虽然燕军己经知道了雷战宇领兵来支援廉颇,但剧辛对于雷战宇还是有所轻视,虽然雷战宇率领使团士卒,打了多个漂亮的突围战,但那毕竟是只有千人的非正规军队,不是正规大军。雷战宇率领正规军队能否还像以前一样,奇谋妙计频出,就难说了。
赵军自从赵武灵王以来,军队的精锐程度,要比除了秦军以外的其他五国强。由于长平一战失了元气,要不然是能够和秦国争锋的。
燕军的五城联防的方式,确实挺厉害,赵军攻击任何一城,都要受到两翼城池燕军的威胁,使得赵军不能专心攻击任何一座城池。
雷战宇的战术思路,不再是以城池为主,而是把重点放在援军身上,一支一支的把援军消灭掉,就让燕军失去了联防的能力。
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出现“围点打援”这样的战术思想,雷战宇提出“围点打援”战术的时候,廉颇其实心里很是惊叹的。
有哨探来报,昌城的燕军己经出发了,正往雷战宇埋伏的地方而来,人数有五万之众。雷战宇让一万五千人埋伏在道路两侧,五千人做为骑兵机动部队,在对方出现混乱之后,冲击燕军。
雷战宇传令,除非敌人的哨探发现赵军的埋伏,否则就放任对方的哨探通过,好让燕军安心进入埋伏圈。
从燕军信使给昌城通报,到燕军援兵到达,总共需要三日的时间。这期间,雷战宇指挥赵军制造出了大量的小型投石机,投掷距离不远,但数量多,沿着五里长的整个壁垒后面排了一排。
投石机是这次克敌的重要部分,有这么多投石机的发射,燕军几乎组织不起来像样的进攻,甚至队伍也难以聚集到一起。
蒙骜和狄虎每人负责一侧的埋伏,雷战宇自己带领五千人的骑兵队伍,准备冲杀。
雷战宇告诉蒙骜和狄虎,只要敌人没有发现赵军埋伏,就一首等到敌人即将走出埋伏圈的时候,再发动进攻。
在赵军埋伏的出口,雷战宇命令士兵堆放了一大堆木头和树枝,上面铺上了引火之物。一旦木材被点燃,燕军只能从两侧突围,而两侧都有赵军埋伏。雷战宇率领的五千骑兵,就埋伏圈的入口不远处。雷战宇打算从燕军后方包抄突袭。
战斗打响后,燕军就成了瓮中之鳖,即便想拼死抵抗都难以做到。赵军数量庞大的投石机,让燕军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