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一家是皇亲,京城豪门,父母更是身份显赫。
按理说,两家门不当户不对,正常桥段不该是对方一问情况,发现家境悬殊,恐其攀龙附凤贪慕虚荣,于是严词拒绝嘛?
“自是……”慕容山伯沉默了。
庞家名不见经传,他的父亲只对庞英台略有耳闻,有些兴趣,但不多。
母亲更是连连摇头,拉着他看了一晚上大家闺秀、名门淑女的画像。
可他脑子里只有那张与大丫极其相似的面容,那一颦一笑,以及,那天的大雨,摇曳的芙蓉……
他第一次跟爹娘有了争执,被罚抄了一晚的《清心咒》。
“如此匆忙行事,恩师可知?”大丫疑惑道。
要说谁最爱慕容山伯,他爹娘可排不上第一,还得是慕容慈。
能允许他这么随意处理自已的婚事?
当然不会。
慕容山伯揉揉太阳穴。
他之所以这么烦,就是因为慕容慈说了,除非庞英台愿意考科举,且拿下殿试前三,他才同意这门亲事。
要是祖父同意,那爹娘那边自然没有问题。
可庞英台是个什么性子,他比谁都清楚。
来翰林阁这么久,除了看书,别的什么都不关心。
直到现在,除了她的小说,是一张纸,半个字都没留下。
更别说平时的吟诗作赋,策论考学……
问,那答得头头是道。
不问,那乖乖猫着,打死不主动。
慕容山伯刚考过乡试,明年冲击会试,平日里也曾邀请庞英台一起入仕为官,被她礼貌拒绝,次数一多,便再也没提。
可如今,兜兜转转,自已的希望又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却是个不争气的,无心仕途。
愁啊!
慕容山伯想到这,不禁对这个不思上进的妻兄生出了些许闷气。
“祖父也是知晓的。”他一顿,忽地话锋一转:“妻兄与四姑娘感情如何?”
“啊?”被这么没来由地一问,大丫懵了懵:“挺、挺好啊。”
“既然如此,还请妻兄莫要贪玩,抓紧科举。”
大丫更懵了,这怎么突然就说到考科举了啊?
不是,我考不考试,跟他求亲,也八竿子打不着吧?!
突然管这么宽作甚?
“不了不了,下次一定。”
“妻兄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大丫忙哈哈笑着,打马虎眼:“不是聊你跟我四妹嘛,说我作甚呵呵呵……”
“山伯的幸福全靠妻兄了!”
他合上书,眼底闪过一抹希冀,郑重又肃穆地盯着茫然且困惑的大丫。
什么东西就靠她了?!
不是,等等……我们刚才聊啥来着?
没等大丫将话题扯回正轨,慕容山伯已留下一抹远去的背影。
庞英台VS慕容山伯
英台完败!
回到家中,所有人都皱着眉头。
“怎么了?”
大圆桌上放着请帖,大丫好奇地打开一看。
原来是皇帝要举办展宴,展览各个城池上贡的珍品,要求各位官员携带家眷前来观赏。
光丫头一不小心被皇帝亲封了中郎将,且又成了必胜大将军的义子,怎么说也是个传奇人物,能不引人瞩目吗?
原来家里正为这事发愁。
大丫语气轻松:“咳,发了请柬就去呗,发什么愁?”
庞隆和娘亲叹了口气,“你还是看看第二个请柬再说吧!”
她这才发现,请帖下还有一张。
立马翻开。
嚯!她也有份?!
皇帝真是看得起她!没个一官半职也请!
三丫闷闷多嘴:“奇怪的是,邀请老幺的请柬上还写明了一家八口,指定要我们一家全去。”
“但是这个要求,别的请柬上却没有。”
“就像是……被谁故意加上去的。”
大丫顿时明白大家在愁什么。
这是要用两个身份参加啊!
她不用带家属,所以庞光还好,一身男装做好自已的庞齐天就行。
但她不行,她得在大公子庞英台和大姑娘庞一之间来回切换!
除了慕容山伯见过她的两个身份,其他的,包括皇帝在内不少人只认得庞英台这个男身。
要是一不小心出了岔子……
这后果她不敢想,
但不去又是抗旨。
果然头疼。
“还记得你们一个上有四姐姐,一个下有四妹妹吗?”
“我怀疑有人针对我。”
光丫头脑海里不自觉地冒出一个锦袍华服的烦人鬼。
大丫也想起那日,太子慕容尊的试探,估摸着,是不是被他发现了什么。
这人啊,撒不得谎,这一撒谎,就得铺天盖地地去圆。
四丫听着几个姐妹的分析,觉得自已也很有可能遇见慕容昙。
完了,这紧张刺激局也有她的份啊!
她还没告诉家中姐妹,自已和慕容昙的恩怨,她们已经够烦了,四丫也就没把这事说出来。
大家分析了形势,坐在桌边抠脑子……
光丫头心生一计,叫家人围拢来,细声道:
“我们参加的是展览宴会,即是以展览为主,想必人口的流动量也大,皇帝也不得挨个细查,都是有头有脸的户主听名耳熟,所以这样……”
听完老太太问了句:“光丫头,行不行啊?”
“你就信我吧,奶奶!”被人质疑,中郎将威严没地儿搁,他一个劲给老太太拍胸保证。
几个姐姐商量道:
“我们看也行,死马当活马医吧……不去也是抗旨,跟欺君比起来也差不多。”
家里人有了计划,也就不再提心吊胆。
展宴就在十天之后,大家开始做准备,忙碌起来。
大丫也不去翰林阁了,避开慕容山伯,免得他老催自已考公,心烦。
她没有什么可准备的,用四丫送的钢笔宅在房里写《西游记》最后的结局。
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写了两个版本的结局。
一个是她那个世界大众熟知的功德圆满。
另一个,则是暗黑版的不寒而栗。
去了一次天竺,虽然浪费了她不少时间精力,但同时,也给了她无数的灵感。
她开始猛攻最后阶段,按这速度,宴会前就能完结。
但这场轰轰烈烈的西游风却不会因此结束,相反,一切才刚开始……
借用巨人的肩膀,再行眺望。
从此,海阔天空,站在顶峰,被千千万万人看见。
这是她……唯一的贪慕。
二丫大病初愈也没闲着。
娘亲和老太太都来帮她的忙,裁布、缝纫、绣花,三个人忙得团团转。
二丫有这么一个毛病,无论到哪儿,干什么,都要精心打扮一番。
哪怕她戴着面纱,面纱下面还有一片假皮。
庞隆就在一旁提心吊胆:“说了好几次,千万不要太招摇。低调,低调,低调点!”
三丫哪怕有了固定营生,也没闲着,每日钻研如何更富一步,如何打倒京城首富,富可敌国。
至于四丫,正忙于照相机不亦乐乎。
她以达盖尔照相机为原型,在有限的材料和技术条件下,做了个银版相机。
那是一个笨拙的黑布大木箱,里面放着镜头,一些化学药品以及一块镀银的铜板,铜板提前在碘蒸汽中熏蒸过,只要对着人曝光拍照一炷香,也就是三十分钟,就能留下清晰细腻的黑白照。
当然,还得经过显影、定影一系列流程。
跨时代想要个照片,并不容易。
至于彩色……没办法现在还没有条件弄胶片,还是再等等吧。
光丫头也把几个下属打发走了,各自回家过年。
转眼锣鼓鸣响,京城皇宫大门大开,尊贵华丽的马车、轿撵纷纷进了城。
庞家人一起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