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盘没有挥手,只是微微点头。
他的眼睛漆黑如墨,像是吸收了所有夜色却不愿释放一丝光亮。他站在那儿,看着铁丝网内那块水迹斑驳的水泥地,地上斜斜倒着几片槐叶。球场空无一人,但他却能看见那些他日夜幻想的幻影——篮球在地上砰砰地弹跳,汗水在空气中炸裂,鞋底在地面划出一道道急促的尖响。
他又一次回到了这里,为了等待某一个不知是否存在的奇迹。
苏盘是个瘦高的少年,骨架不大,但肌肉线条清晰,尤其是手腕,细得像柴枝却握着极强的爆发力。人们都说他的手像是为篮球生的,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上篮、那些像被风托起的三分球,常常让人误以为是镜头的慢放。他的父亲曾是这个城市有名的中锋,但在一次比赛中被对手恶意犯规,从此瘸了一条腿,便再也没让苏盘碰过篮球。
可执着是种病,是种入骨的毒,尤其当那份执着被掩埋进少年燃烧着的年纪,就像野火烧在干草地上,一点点星火就能燎原。
苏盘在学校不是风云人物。他的成绩只能勉强维持在不被开除的边缘,交际圈窄得可怜,几乎除了体育馆的管理员老沈之外,没有人真正认识他。但只要提到“后山那个打球像疯子一样的男生”,所有篮球队的人都知道是谁。
他打球不按常理出牌,像是与整个世界在对抗。他的突破从不循规蹈矩,防守时像猎犬扑咬,每一次抢断都带着点儿近乎偏执的狠劲。他不说话,不笑,也不参加任何校队训练,却每晚都会一个人占着空球场练习,从夜幕低垂一首练到星光渐明。
老沈曾劝他,“你这打得再好也没用,不参赛,不比赛,没人知道你。”
他只是低头擦汗,说:“我知道就行。”
他说得轻,像风一样轻,可那一刻老沈却突然有些恍惚,那眼神太熟悉了,像极了当年他跟苏盘父亲年轻时第一次在这片球场碰面的那个深夜。
可篮球不光是热血,不只是梦。
现实是冷的,是锋利的。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参赛、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冷眼嘲讽“你就是个野路子”,苏盘却从未放弃。他偷偷在网上发布自己打球的视频,一帧帧剪辑,一句解说都不用加,单靠画面就能让人血脉偾张。
他用球技说话。
而在某一夜,那段他单挑五人的录像,像火种一样被转发到了某篮球博主的主页。博主只评论了一句:“这个人,疯了,但疯得漂亮。”
从那之后,一批又一批球迷开始涌入他那寂寂无名的账号留言。他们中有看热闹的,有冷嘲热讽的,但也有真正懂球的人,看得目光灼热,仿佛在深夜之中看到一个未被雕琢的璞玉。
而其中最为执着的一个球迷,ID叫“空篮拾影”。
这个ID几乎出现在他所有的视频下,每次评论都长得像一封信,写得细腻真诚,常常从一个假动作拆解到整个防守逻辑,甚至还会推测他接下来的打法可能会如何演化。起初苏盘不在意,可某天,他看到那评论写着:
“我赌你这几天一首练的不是三分,而是急停中投。你终于放弃纯粹的速度优势,开始走技术路线了。你变了,变得更可怕了。”
他愣住了。
因为,只有老沈知道,他这几天的训练重点是急停跳投。而他从未透露过。
从那天起,“空篮拾影”成为他唯一愿意回应的人。他们开始用私信交流,用各种术语讨论打法、拆解视频、甚至互相批评战术选择。他不曾知道“空篮拾影”是谁,也不在乎。他只知道,那个看似冷寂的虚拟账号背后,有一个灵魂,在懂他。
可执着的代价是沉重的。一次非正式的地下比赛中,他为了一个扣篮动作,高高跃起,却在落地时扭伤了脚踝。疼痛像火一样灼烧,他强忍着,却最终没能撑完比赛。
比赛视频照例上传,“空篮拾影”的评论却迟迟未见。那天之后,那个熟悉的ID就像消失了一样,再未出现。
他发了十几条短讯,没有回应。
训练依旧继续,但内心空出一角。那份执着的回音不在了。
老沈看出了他的心事,说:“你打球,不是为了谁,是为了你自己。”
可苏盘知道,不全是。那份被理解的执着,像是一根细细的线,一头拴着他,一头拴着另一个无名者。哪怕那人从不露脸、从不言语,但只要他存在,就像是在黑夜中,有人和他一样,抱着球不肯放手。
那年冬天特别冷,气温常常逼近冰点,球场结了霜,他的指尖在夜里练投时冻得失去了知觉。可他依旧没停。他知道,“空篮拾影”也许不会再出现,但他不允许自己因为谁的离开就此放弃。他从未在现实中拥有观众,但他知道,他是个球迷——是球本身的迷。
他开始用那种偏执的方式回击命运。他偷偷报名了一个城市级别的业余联赛,用假名,只为能在舞台上试一次。他不是为奖杯,他是为那个ID,为那个像影子一样陪伴他一年的陌生人。他幻想着某一天对方会出现在观众席,看着他打,看着他赢。
比赛那天,天灰沉沉的,像挂着一层未下完的雪。观众不多,但他站在场边时,目光不由自主地扫向了看台。空的。他摇了摇头,甩掉幻想。
球哨响起,他踏入赛场。
对手是本市最强的业余球队,阵容整齐,战术娴熟。而他这边,是一群在报名前才第一次互相握手的素人。他没有开口说过一句战术安排,只是冲所有人说:“我来主攻,防守你们各自看位。只要你们能把球传给我,剩下的,我来解决。”
没人相信他。
首到他接到第一个球,在三分线外侧身急停,跃起,出手——空心入网。
观众发出了第一声惊叹。
然后是第二球,变向突破,两人夹防间他仿佛滑进了空气缝隙中,拉杆上篮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