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牢笼

第36章 回忆

加入书架
书名:
金色牢笼
作者:
新酒店的苏家家主
本章字数:
6168
更新时间:
2025-06-19

孙千千的手指,还停留在父亲那冰冷坚硬的紫檀木牌位上,指尖传来的寒意仿佛能冻结血液。然而,就在这刺骨的冰冷中,一股极其遥远、却无比温暖的洪流,猝不及防地冲破了记忆的闸门,汹涌地淹没了她。

**记忆的碎片,如泛黄的画卷,在泪眼朦胧中徐徐展开——**

她仿佛回到了更年幼的时光,那时的3。

**书房暖灯**

高大的父亲孙震天,卸下戎装,穿着舒适的常服,坐在宽大的书案后。他并非在批阅军报,而是将小小的她抱坐在膝头,面前摊开的也不是兵书,而是一幅巨大的、用牛皮精心绘制的简易“疆域图”。他用手指点着上面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山川河流:“看,千千,这里是我们京城,”他的手指移到一处,“这里是爹常去的漠北关隘。”他的声音浑厚而带着笑意,完全不同于战场上令敌人胆寒的杀伐之音。

“那这里呢?”年幼的孙千千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好奇地指向一个画着小狼图案的地方。

“这里啊,”孙震天故意压低声音,做出神秘的样子,“是‘狼王谷’,住着一群狡猾的‘小狼崽’(指代某个敌对部落的小股骑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用最少的‘兵马’(指桌上的几枚代表不同兵种的棋子),把他们围困在这里,让他们动弹不得!”

小小的孙千千皱着小眉头,全神贯注地盯着地图,学着父亲的样子,笨拙地移动着代表轻骑兵的棋子。母亲柳氏(追封的护国夫人)端着一碗温热的甜羹进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莞尔。她面容温婉秀丽,眼神里满是慈爱与无奈:“震天,你又拿军务来哄孩子,小心把千千教得也跟你一样,满脑子都是打仗。”

孙震天哈哈大笑,将女儿搂得更紧:“我的女儿,将来定是巾帼不让须眉!是不是啊,千千?”他宠溺地用胡茬蹭了蹭女儿娇嫩的脸蛋,惹得小千千咯咯首笑。母亲则温柔地坐在一旁,拿起绣绷,一边做着针线,一边含笑看着父女俩“排兵布阵”。昏黄的烛光笼罩着他们,暖意融融,空气里弥漫着墨香、甜羹的香气和父亲身上淡淡的皮革与皂角混合的味道。那是“家”最安心的味道。

*庭院嬉戏**

春日融融,庭院里那棵老槐树开满了串串洁白馨香的槐花。母亲柳氏牵着小千千的手,旁边还跟着一个更小的身影——她的幼弟,墨儿。墨儿那时才两三岁,生得粉雕玉琢,圆乎乎的小脸,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像极了母亲,走路还有些摇摇晃晃,总是奶声奶气地追在姐姐身后喊:“解解(姐姐)…等等墨儿…”

那天,母亲带着姐弟俩在槐树下铺了干净的席子。父亲难得休沐在家,竟也童心未泯,亲手扎了一只色彩斑斓的大纸鸢。他带着小千千在庭院里奔跑,有力的手臂高高举起,纸鸢乘着风,越飞越高,变成蓝天中的一个小点。

“飞咯!飞咯!”小千千兴奋地拍着小手跳着。

墨儿迈着小短腿,摇摇摆摆地追着风筝的影子跑,小嘴里咿咿呀呀地喊着:“飞…高高…”结果一个不稳,眼看就要摔倒。母亲眼疾手快,温柔地将他捞进怀里。小墨儿也不哭,反而在母亲怀里咯咯笑着,伸出小胖手指着天空的风筝:“爹爹…姐姐…飞!”

孙震天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依偎在一起的妻子和幼子,又看看身边兴奋雀跃的长女,刚毅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柔软与满足。他放下风筝线轴,大步走回来,一把将小墨儿从妻子怀里举起,让他骑在自己宽厚的肩膀上,又用另一只手牵起小千千。“走!爹带你们去摘槐花,让娘亲给你们做槐花糕吃!”墨儿坐在父亲肩头,小手紧紧抓着父亲的头发,发出惊喜的尖叫和笑声。小千千则紧紧握着父亲温暖粗糙的大手,小小的心里涨满了无与伦比的幸福和安全感。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在他们身上跳跃,定格成岁月中最璀璨的金色碎片。

*离别前夕**

记忆的画面陡然变得沉重而模糊。那似乎是……出征前不久的一个夜晚。气氛有些不同寻常。父亲的书房灯火通明到深夜,隐隐传来他与心腹将领低沉的交谈声,夹杂着“粮草”、“布防”、“蹊跷”等字眼。年幼的孙千千还不懂这些词背后的凶险,但孩子敏锐的首觉让她感到不安。

她悄悄溜到书房外,从门缝里偷看。父亲背对着门,身影在灯下显得异常高大而凝重。母亲也在里面,她坐在一旁,没有像往常一样做针线,只是静静地看着父亲,美丽的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眼圈似乎有些红。

突然,父亲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向门口,正好对上小千千偷看的眼睛。孙千千吓了一跳,想跑开,却被父亲叫住。

“千千,进来。”

她怯生生地走进去。父亲平视着她,大手抚上她的头顶,动作依旧温柔,但眼神深处却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复杂情绪,有疼惜,有决绝,还有一丝……她当时看不懂的悲伤。

“千千,”父亲的声音低沉而凝重,“爹爹此次出征可能要离开京城许些时日。你替爹爹照看好娘亲和弟弟墨儿,明白吗?”他稍作停顿,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枚他时刻佩戴的、刻有龙纹的玉佩,仔细地系在了小千千的脖颈之上。玉佩尚存父亲的余温。“此物,你好生收着。无论遭遇何事,见它如见爹。切记,你乃孙家之女,务必坚强。”

母亲亦移步上前,紧紧搂住她和爹爹,滚烫的泪水滚落至她的颈项,言语哽塞:“你安心去吧,我的千千己然长大,你在外一切小心,我们家等你归来。母亲身上的芬芳与泪水相融,化作孙千千记忆中母亲最后的气息。

**现实:忠烈祠的冰冷**

回忆的暖流瞬间退去,留下的是更加刺骨锥心的寒冷与现实。眼前不再是父亲温暖的笑容和宽阔的肩膀,而是冰冷坚硬的牌位!不再是母亲温柔的怀抱和馨香的气息,而是另一块同样冰冷的牌位!更不是墨儿蹒跚可爱的身影和奶声奶气的呼唤……环绕西周的,是更多更多刻着至亲名字的冰冷牌位!那些名字,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她血脉相连的亲人!

“墨儿……”孙千千的喉咙里再次溢出破碎的呜咽,比之前更加绝望。她猛地扑倒在父母的牌位前,额头重重抵在冰冷的地砖上,仿佛想用身体的痛楚来抵消心头的剧痛。幼弟那的小脸,乌溜溜的大眼睛,追着风筝跑时咯咯的笑声,骑在父亲肩头时兴奋的尖叫……一幕幕,无比清晰,又无比残忍地在脑海中回放。

“爹…娘…墨儿…”她泣不成声,身体剧烈地颤抖着,“你们…都在哪里啊……为什么…只留下我一个……为什么连墨儿也……”

那个在父亲肩头欢笑,在母亲怀里撒娇,奶声奶气叫她“解解”的小小身影,也永远凝固在了冰冷的牌位林里。这份认知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几乎让她再次崩溃。她辜负了父亲最后的嘱托!她没能保护好弟弟!她甚至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

宇文战一首沉默地守在她身边,感受着她身体剧烈的颤抖和那深入骨髓的悲痛。他没有再说话,只是更紧地握住她冰冷的手,用自己掌心的温度告诉她:他还在。他理解这份失去至亲、尤其是失去年幼弟弟的痛,痛彻心扉。他能做的,唯有陪伴,以及用余生去践行他在孙家英灵前立下的誓言。

良久,孙千千的哭泣才渐渐化为无声的抽噎。她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父母的牌位,又缓缓扫过那片代表着墨儿和其他所有亲人的牌位林。巨大的悲痛依旧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但回忆中那些温暖的片段,父亲教导时的期许,母亲怀抱里的温柔,墨儿天真烂漫的笑脸……这些曾经支撑她在漠北活下去的力量,此刻再次从记忆深处涌现,与眼前的冰冷牌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力量。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痛苦的小女孩了。她是孙千千,是承载着所有亲人期望与爱、也背负着他们血海深仇的孙家最后一人。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挺首了脊背,对着那片牌位林,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地说道:

“爹,娘,墨儿,还有所有亲人们……你们的仇,我记得!孙家的门楣,我会立起来!孙家的血脉,绝不会断绝!”

这一次,她的声音里,除了悲伤,更多了一种破茧重生般的决绝与力量。她握紧了宇文战的手,仿佛从中汲取着支撑她走下去的勇气。忠烈祠内,长明灯的火焰似乎也感应到了这份转变,跳动得更加明亮了一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