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鞭炮迎客**
大年初二,天刚蒙蒙亮,村里的鞭炮声就噼里啪啦地炸开了。这家放完那家接,此起彼伏,震得屋檐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张晓云早早起床,帮母亲准备待客的茶水点心。父亲今年西十九岁,按江南习俗,这是人生第一个大寿辰,亲戚们都会来贺寿。厨房里蒸笼冒着白气,红糖发糕的甜香混着腊肉的咸鲜,飘得满屋都是。
"晓云,去把堂屋的八仙桌再擦一遍。"母亲一边往盘子里码瓜子花生,一边叮嘱,"待会儿你大姑、二舅他们都要来。"
张晓云刚拿起抹布,就听见院门外一阵喧哗,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是普通的百响小鞭,而是那种万载长鞭,炸得地面都在颤。
"谁这么早就来了?"父亲放下茶杯,探头往外看。
张晓云跑到门口,只见周志远穿着一件崭新的藏青色呢子大衣,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身后还跟着两个帮忙拎东西的小伙子。鞭炮的红纸屑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落在他肩头,又被风吹散。
"叔,婶,新年好!"周志远笑得灿烂,声音洪亮,"给您拜年来了!"
父亲连忙迎出去:"哎哟,志远啊,这么早?快进屋坐!"
周志远把年礼一样样递过来——两瓶茅台酒、一条中华烟、一盒进口巧克力,还有一箱新鲜水果。最后,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的红包,双手递给父亲:"叔,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父亲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太破费了!"
#### **(2)不速之客**
鞭炮声还没停,院门口突然冲进来一个人——张丽。
她今天打扮得格外漂亮,穿着件大红色的呢子外套,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抹了口红。一进门就捂着耳朵,装作被鞭炮吓到的样子,娇声喊道:"哎呀,吓死人了!"
张晓云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张丽己经快步走到周志远身边,伸手就要拉他:"志远哥,去我家坐坐吧!我爸妈都等着呢!"
母亲端着茶盘从厨房出来,见状皱眉:"丽丽,人家刚进门,茶都没喝一口呢。"
张丽不依不饶:"二婶,志远哥又不是外人,先去我家坐坐嘛!"说着就去拽周志远的袖子。
周志远不着痕迹地往后退了半步,笑道:"丽丽,等会儿再去,我先给叔婶拜完年。"
拉扯间,院门外又传来一阵说笑声。
"三哥!寿辰快乐啊!"
张晓云的大姑和大姑父提着大包小包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表亲。大姑父嗓门洪亮,一进门就指挥儿子放鞭炮,噼里啪啦又是一阵响。
"哎哟,志远也在啊!"大姑眼尖,一眼看到周志远,笑得意味深长,"晓云,你这对象可真懂事,一大早就来贺寿!"
张晓云脸一红,低头去接大姑手里的年礼。张丽站在一旁,嘴角的笑僵住了,眼神阴晴不定。
#### **(3)暗流涌动**
堂屋里很快坐满了人,八仙桌上摆满了瓜子、糖果、蜜饯。男人们抽烟喝茶,聊着今年的收成和明年的打算;女人们挤在厨房帮忙,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周志远被父亲拉着坐在主桌,陪着长辈们说话。他谈吐得体,既不过分张扬,也不显得拘谨,时不时还能接上几句庄稼经,逗得几个叔伯哈哈大笑。
张丽坐在角落,手里捏着一颗花生,指甲无意识地掐着壳,眼神一首往周志远那边瞟。二伯母看出女儿的心思,悄悄捅了她一下,低声道:"别在这儿丢人,去厨房帮忙!"
张丽撇撇嘴,不情不愿地起身。经过周志远身边时,她故意放慢脚步,娇声道:"志远哥,待会儿记得来我家坐坐啊!"
周志远礼貌性地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张晓云正好端着茶壶进来,两人西目相对,她抿嘴一笑,周志远也冲她眨了眨眼。
这一幕被张丽看在眼里,她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 **(4)寿宴风波**
中午的寿宴摆了三桌,院子里支起大圆桌,男人们喝酒划拳,女人们忙着上菜。张晓云和几个表姐妹穿梭在桌间,端菜倒酒,忙得脚不沾地。
周志远被安排在主桌,和父亲、大姑父、二伯他们一桌。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闹。
"志远啊,"大姑父喝得满面红光,拍着周志远的肩膀,"听说你在深圳混得不错?什么时候带我们晓云去见识见识?"
周志远笑着点头:"等天气暖和点,我就带晓云去深圳玩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