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琮昭对着自己身边的李世栎使了个眼色,用一种极为隐秘的方式,示意他注意观察对方的薄弱处。
对此,李世栎心领神会,目光如炬地盯着押送队伍,试图找出更多破绽。
过了一会儿,李世栎悄悄凑到了李琮昭的耳边,低声说道:“主帅,对方首尾衔接紧密,但中间部分似乎因为道路崎岖,有些松散,我们或许可以从那里突破。”
李琮昭微微点头,表示出自己对这个提议的认可。
他迅速在脑海中规划着进攻路线,决定先派出一小队人马在商队的正面展开佯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然后,由主力部队从中间突袭,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夺回军粮。
随着商队的押送队伍越靠越近,李琮昭察觉到现场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他擦了擦自己脸上并不存在的汗液,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刻。
随着商队的逐步靠近,他的心跳开始加速,注意力变得高度集中起来。此刻,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仿佛能穿透这层紧张的气氛,看到那即将展开的激烈的战斗场面。
此山谷中一片寂静,只有押送队伍的脚步声和车轮的滚动声,昭示着眼前这一切,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而李琮昭所带领的七百名“匪徒”,正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豹,等待着猎物最后进入最佳的攻击范围。
他们屏住呼吸,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极其小心,生怕惊动了视线前方的猎物,破坏了自己精心策划的伏击计划。
终于,当押送队伍行至山谷中段,李琮昭猛地抽出腰间长刀,大喝一声:“动手!”
郑隶带着早己埋伏好的牙兵小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从正面杀出,齐声呐喊,迅速冲向押送队伍。
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力,如同一支支离弦之箭,首插敌人心脏。
当吐蕃商队的押送人员遭遇到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时,他们似乎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但很快便迅速反应过来,纷纷抽出兵器,准备抵抗。
与此同时,李琮昭亲自带领主力部队从中间突袭,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刃,首插押送队伍的薄弱之处。他手中的横刀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一个敌人的生命,仿佛在宣告着战斗的残酷和无情。
在这场战斗中,镇武左营和岐山大营的军士们展现出了自己那勇猛无比的战斗素养,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刃,与吐蕃商队的押送人员展开了一场极其激烈的拼杀。呐喊声和金属撞击声在山谷中回荡,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胜利的渴望。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回荡在山谷之中,每一寸土地都似乎在颤抖,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硝烟的味道。
战斗的激烈程度让人心惊胆战,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这场生死较量之中。
尘土飞扬,鲜血西溅,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一方都在为了生存而战,为了荣誉而战,为了胜利而战。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没有人愿意轻易放弃,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希望能在这场战斗中存活下来。
李琮昭在战阵中身先士卒,手中长刀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吐蕃押送人员纷纷倒下。
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每一次冲锋都让敌人胆寒。他的英勇表现激励着周围的士兵,使他们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战斗当中。
他一边战斗,一边留意着战局,寻找着夺回军粮的最佳时机。而李世栎则是带领着一部分军士,试图切断押送队伍的前后联系,防止他们相互支援。
他们的行动如同一把钳子,紧紧夹住了敌人的退路,使得敌方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
吐蕃商队的押送人员虽然警惕性极高、战力也不弱,但面对如此突然且猛烈的攻击,也渐渐有些招架不住。然而,他们也不甘示弱,负隅顽抗,战斗随即陷入胶着状态。
每一方都在寻找着对方的弱点,试图在这一场生死较量中占据上风。
就在这时,李琮昭注意到敌方队伍中有一名似乎是首领的人物,正指挥着吐蕃商队进行抵抗。此人身材魁梧,刀法凌厉,不少镇国军士兵在与他的交锋中受伤。李琮昭心中暗忖,若能尽快解决此人,必定能打破这胶着的战局。
于是,他看准时机,奋力拨开身边的敌人,向着那首领冲去。那首领见李琮昭来势汹汹,也毫不畏惧,迎头而上。两人瞬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攻,长刀相交,火花西溅。
激战中,李琮昭凭借着自己先天武者的武道境界和过人的胆识,逐渐占据了上风。他的每一次攻击都让对手感到压力,每一次防守都让对手无从下手。
而在另一边,李世栎则是带领牙兵小队成功切断了押送队伍的前后联系,使得敌方前后不能相顾。这一行动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
这时,位于队伍前方的郑隶,则是抓住这极为难得的机会,率领自己所带领的左营精锐,趁势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三线战局的连续失利,让吐蕃商队的人不禁阵脚大乱,他们的防线被极其粗暴的撕裂开来,原本攻守有序的商队护卫变得更加慌乱,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见状,位于后方战局中的镇武左营和岐山大营的军士们士气再度高涨,变得越发勇猛。他们在看到胜利的希望后,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战斗当中,胜利的天平在这一刻变得清晰。
在李琮昭与首领激战正酣之时,一名吐蕃的商队成员瞅准机会,就要从侧面偷袭李琮昭。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独眼老兵王瘸子眼疾手快,迅速从自己腰间腰带收纳里,拔出短匕,然后甩出,精准地刺中那偷袭者的手臂。
对方吃痛之下,手中的武器掉落在地,然后就被转身挥刀的李琮昭收掉了人头。
如此,吐蕃商队针对李琮昭的危局,竟如此轻易地便被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