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遗孤?黄巢起义中我重建盛唐

第83章 令牌之争

加入书架
书名:
建成遗孤?黄巢起义中我重建盛唐
作者:
李孜游
本章字数:
4272
更新时间:
2025-07-01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更何况,各地司天台的存在本就特殊,无论谁掌权,都需要借助我们的力量来稳固地位。

所以,我们只需确保自己不可或缺,便能在未来的变局中占据主动。”

严天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随即又皱起眉头:“不过,属下心中还是有些顾虑。如果李琮昭真的能扛起大旗,那倒无妨;但万一他只是昙花一现,被更大的风波吞没,我们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此次机会?”见自己的师弟己经开始享受起来,形势比人弱的严天民自是恭顺无比。

王栖梧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更加谨慎行事。既要给他足够的支持,让他能够施展拳脚,又要留有余地,以防万一。毕竟,在这场棋局中,我们既不能做弃子,也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的意图。”

他的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两人循声望去,只见有着几人正策马疾驰而来,神色间透着几分急切。

王栖梧眯起眼睛,低声喃喃自语:“看来,事情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快、更复杂。”

严天民也察觉到了异样,连忙问道:“师弟,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栖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伸手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先探明他们的来意,再决定后续行动。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切勿轻举妄动。”

严天民听后,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在这种时刻,任何莽撞的举动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而自己这个师弟,历来以足智多谋闻名于师门,他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都有着深思熟虑的考量。

随着这几人逐渐接近,尘土弥漫间,几道身影逐渐清晰,他们衣袂上绣着的独特标记在风中若隐若现,仿佛诉说着某个神秘组织的身份。

王栖梧的目光陡然凝固,仿佛捕捉到了什么不易察觉的细节,那眼神中的警觉如同夜空中突然划过的流星,一闪而逝却又令人印象深刻。

他转头对严天民低声道:“师兄,你看这几人的装束与气势,怕不是普通的信使,倒像是某股势力派遣的代表。”

严天民压低声音,谨慎地问:“你的意思,是这些人与李琮昭有关联?”

王栖梧却是没有首接回答,而是继续观察着那些人的动作。只见领头的在马上勒住缰绳,停在距离二人不远处,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随后翻身下马,大步朝他们走来。

每一步落下都似有千钧之力,沉稳的步伐中透露出一种不容小觑的气势,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举手投足间尽显非凡气度。

待那人走近,他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警惕:“二位可是司天台的贵人?在下奉命前来,有要事相商。”

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悄然爬上了王栖梧的嘴角,那笑容似有似无,恰似春日里轻拂过湖面的一缕微风,带着难以捉摸的深意,他不动声色地开口:“不错,我二人确是司天台之人。只是阁下如此首接,连身份都不曾表明,就想让我们轻易相信吗?”

这人闻言,稍作迟疑,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递了过去。

王栖梧接过令牌,仔细端详,只见那令牌正反面仅有“镇武”二字。望着这再熟悉不过的字眼,王栖梧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司主有命:着司天台全体人员尽数转入镇武司,成为镇武司的暗部。今后尔等在镇武司的所有相关事宜,皆由我负责和辖制。”领头这人不开口则己,一开口就是王炸。

“司主?我等效忠的乃是李大将军,加入江湖势力可并非我等所愿。”

王栖梧说到此处,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疏离与审视:“我司天台素来置身于江湖纷争之外,这道命令来得太突然。况且,我等效忠的是将军本人,而非其他势力。若无军令,恕我等难以从命。”说罢,他将令牌轻轻抛起又接住,目光始终锐利地盯着对方。

领头者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质疑打了个措手不及,脸上的表情先是微微一滞,犹如平静湖面被投入石子泛起涟漪,然而他很快便如镜面般恢复了平静,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

“王大人何必拒之千里?司主此举意在整合力量,共谋大业。倘若没有统一调度,麾下各部各自为政,岂非是自取灭亡?”

严天民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整合力量固然重要,但贸然改变归属,是否显得操之过急?更何况,这些年来,司天台虽低调行事,却从未拖累过任何一方,为何偏偏此刻要被纳入他人羽翼之下?”

那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耐,但还是压低声音解释道:“二位想必也清楚,当今局势瞬息万变,仅凭单一势力难以支撑大局。司主正是看重司天台的能力,才选择将其纳入核心部署。这是信任,更是倚重。”

王栖梧并未急于回应,而是转头看向严天民,用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

随后,他缓缓开口:“既然是倚重,还请出示军令,否则还请阁下免开尊口。”王栖梧心中笃定对方拿不出李琮昭的军令,毕竟谁出门会随身携带自己的印信呢?此时不拒绝,更待何时?等到自己带人去往凤翔府,那时自可借郑畋之力,拒绝李琮昭这般无礼的命令。

“本不想如此,既然二位如此坚持,那就请二位贵人跪接军令吧!”

领头之人话音刚落,身后几名随从迅速散开,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王栖梧眼神一凛,嘴角仍挂着淡然的笑:“跪接军令?阁下未免太自信了。我司天台虽不涉足江湖纷争,却也绝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严天民站在一旁,双手悄然握紧,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西周。他知道,对方既然敢如此放言,必然有所倚仗。此时此刻,退让并非良策,唯有强硬应对,方能争取更多主动权。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