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文道独尊

第50章 蛮寨初现影踪匿,易理推演辨吉凶

加入书架
书名:
异世之文道独尊
作者:
爱吃炒凉薯的蛇
本章字数:
6118
更新时间:
2025-06-02

经过一番休整,队伍再次踏上了征程。先前与毒物的遭遇战,虽然惊险,却也让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团队经历了一次宝贵的磨合与洗礼。队员们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对彼此的能力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对文修之道的信心,更是空前高涨。

张机一边带领队伍谨慎前行,一边也在不断思索着云梦泽的特殊环境。

这里的瘴气、毒虫、奇特的植物,都蕴含着一种与外界截然不同的能量特性。这种能量,充满了原始、野性、甚至带着一丝混乱的气息,与中原地区平和中正的天地元气截然不同。

“或许,文修之道,并非只能引动经典中的浩然正气。”张机心中暗忖,“《易经》包罗万象,《诗经》亦有描绘自然万物、鬼神祭祀的篇章。若能理解并引导此地的独特能量,是否能开创出更具地域特色的文修法门?”

这个念头如同种子般在他心中埋下,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

队伍继续深入。随着地势逐渐抬高,空气中的瘴气略微稀薄了一些,但周围的环境却变得更加复杂。丘陵起伏,古木参天,藤蔓如巨蟒般缠绕,将路径切割得支离破碎。

负责探路的刘三和铁柱,需要耗费更多精力才能找到相对安全的通路。

这日下午,刘三和铁柱再次提前返回,脸上带着不同寻常的神色。

“殿下,前方五里处,发现人类活动的踪迹!”刘三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不是我们汉人的,看痕迹,应该是本地的蛮族部落留下的!”

蛮族!

这两个字让队伍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关于云梦泽蛮族的传说,大多是负面的:性情凶悍、茹毛饮血、排外嗜杀……虽然未必完全属实,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与这些世代生活在这片蛮荒之地的原住民打交道,其风险绝不亚于之前遭遇的瘴气和毒虫。

“具体情况如何?”张机问道。

铁柱接口道:“我们发现了几处砍伐树木的痕迹,手法粗糙,用的应该是石斧或骨斧。还在一处水源附近,找到了一些模糊的脚印,以及……这个。”

他摊开手掌,掌心赫然放着几根色彩斑斓的羽毛,以及一小块用兽皮包裹的、散发着奇异香味的红色泥土。

“这些羽毛,似乎是某种大型鸟类的尾羽,被精心修剪过,可能是装饰品。”铁柱解释道,“这红泥,气味奇特,似乎是某种颜料,我们在附近一些树干上,发现了用这种红泥绘制的、类似图腾的标记。”

“图腾标记?”陈平立刻凑了上来,仔细观察着那红泥和羽毛,“可否详细描述一下图腾的样式?”

刘三回忆道:“样式很古怪,像是一条盘绕的巨蛇,又像是某种扭曲的藤蔓,上面还有三个圆点……”

陈平闻言,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能否找到他们的聚居地?”张机问道。

“暂时还没有。”刘三摇头,“这些踪迹都很零散,而且似乎有意被掩盖过。对方显然非常警惕,而且熟悉这片山林。”

“殿下,我们是否要避开?”赵虎低声问道,脸上带着警惕。

张机沉吟不语。他们来到云梦泽,建立基地是首要目标。想要在这里立足,与本地的原住民打交道是迟早的事情。一味地躲避并非长久之计。

但贸然接触,风险又太大。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实力、习性、以及对外界的态度。

“陈先生,”张机看向陈平,“可否根据现有线索,结合《易》理,推演一番,看看此行是吉是凶?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

陈平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学生尽力一试。”

他寻了一处相对平坦之地,盘膝而坐。没有使用蓍草或铜钱,而是首接闭上双眼,将刘三和铁柱带回的信息,以及他对那图腾、羽毛、红泥的观察,融入自己的精神意念之中,开始以文气沟通《易经》的智慧。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着。

他们己经不是第一次见到陈平施展这种神奇的推演之术了。这位看似文弱的书生,在文修之道的加持下,仿佛拥有了洞察未来的能力。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陈平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显然,这种推演极其耗费心神,尤其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强行推演未知部落的虚实,更是难上加难。

终于,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睛,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丝了然。

“殿下,”他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学生推演得到的卦象是……‘旅’。”

“《旅》卦?”张机心中一动。旅卦,上离下艮。离为火,为丽;艮为山,为止。火山旅,象征着行旅在外,依附不定。

“卦辞曰:‘旅,小亨,旅贞吉。’”陈平解释道,“此卦预示着,我们此次与蛮族的接触,并非完全的凶险,有‘小亨’之机,只要我们能保持‘贞正’,坚守原则,谨慎行事,最终结果会是‘吉’利的。”

“但,”他话锋一转,“《彖传》曰:‘旅,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这说明,我们目前处于客居他乡的‘旅’境,力量相对弱小(柔得中乎外),必须顺应本地的强者(顺乎刚),并且要像火焰依附山木般,保持警惕和光明磊落(止而丽乎明),才能获得小的亨通。”

“爻辞中,亦多有警示。如‘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意味着我们初来乍到,要安顿下来,保护好自身资源,并且要获得当地‘童仆’(或许指地位较低或相对友善的部落成员)的信任和帮助,才能立足。”

“‘九西: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则警示我们,即使暂时安顿下来,获得了资源,内心也可能因为寄人篱下或潜在的危险而感到不安。”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更是严厉的警告!如果我们行事张扬,如同鸟儿在高处筑巢般显眼,最终必然招致灾祸,落得‘巢毁人哭’的下场!如果在与人交往中失去了诚信和警惕(丧牛于易),那结果必然是‘凶’险的!”

陈平的解读,条理清晰,鞭辟入里,将《旅》卦的深意与他们当前的处境完美结合起来。

张机听完,心中己然明了。

《旅》卦的核心,就在于一个“慎”字!

谨慎行事,低调立足,争取盟友,防范风险。

“陈先生辛苦了。”张机赞许道,“此卦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他随即做出决定:“传令下去,所有人收敛气息,隐匿行踪。我们不主动接触,先在附近寻找一处隐蔽之地,建立临时营地。刘三、铁柱,你们二人继续监视,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这个部落的信息,包括他们的人口、武器、活动范围、生活习惯等等,但切记,绝不可被发现!”

“是!”众人领命。

队伍立刻行动起来。在刘三和铁柱的引导下,他们很快在距离蛮族踪迹数里之外的一处隐蔽山坳中,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点。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水源和茂密的植被作为掩护。

众人迅速动手,清理场地,搭建简易的帐篷和防御工事,同时利用周围的树木和藤蔓进行伪装。

刘三更是施展出他的“虚幻”之能,在营地外围布下了一层淡淡的、扭曲光线的屏障,使得营地从远处看去,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难以被察觉。

一个隐蔽而安全的临时据点,很快便建立起来。

张机站在营地的高处,眺望着蛮族踪迹出现的方向,眼神深邃。

云梦泽的挑战,比他预想的更加复杂。这里不仅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有神秘而警惕的原住民。

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建立“稷下学宫”,绝非易事。

但他并未退缩。

《旅》卦虽有警示,却也预示着“小亨”和“吉”。只要他们能步步为营,谨慎应对,最终定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而文修之道,在这片充满未知的土地上,或许能展现出比在中原更加奇特和强大的力量。

比如,如何用《诗经》中描绘友善、交流的篇章,去尝试与蛮族沟通?如何用《易经》的智慧,去理解和适应这里的生存法则?如何用文心草的力量,去探索和利用此地的独特资源?

无数的可能性,在他心中涌现。

云梦泽的画卷,才刚刚展开一角。而他,这位来自异世的“旅人”,将以笔为剑,以文载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他的传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