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女,病娇相公别装死

第22章 槐影下的秘密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农女,病娇相公别装死
作者:
桂夏
本章字数:
5814
更新时间:
2025-06-12

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苦竹村还笼罩在薄雾之中,苏晚禾己经蹲在石磨前,推动磨柄的手稳健有力。黄豆在石磨间发出细碎的破裂声,乳白的豆浆顺着凹槽缓缓流入木桶。她的袖口挽至肘间,露出的手腕上还残留着几道浅浅的划痕——那是昨日揭腐竹时被竹篾割伤的。

她抬手抹去额角的汗珠,目光扫过院子里整齐排列的晾晒架。金黄的腐竹在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排排金色的旌旗,宣告着她这半天来的战果。

"再晾半日,明天这批就能送去福满楼了。"她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抚过一张刚挑起的腐竹,薄如蝉翼,透光可见细腻的纹理。这是她改良三次后的成果,出浆率比最初高了近五成。

石磨的凹槽是她特意找铁匠加深的,磨出的豆浆更细腻;晾晒架的角度也调整过,确保腐竹能均匀受风。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推开,林守诚扛着一袋新收的黄豆走了进来。古铜色的脸上还带着山间的寒气。他放下麻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目光落在苏晚禾被竹篾划伤的手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批豆子有些潮,放东边晒场?"他嗓音低沉,像山涧里流动的溪水,沉稳而安静。

苏晚禾抬头,冲他笑了笑:"对,晒干了再磨,不然出浆率会降。"她顿了顿,注意到他衣襟上的裂口,"又去山上打猎了?"

林守诚低头看了眼自己破损的衣角,神色如常:"嗯,昨晚下了套子,今早去收,逮了几只山鸡。"

"山鸡?"苏晚禾挑眉,"那可稀罕,最近山里猎物少了。"

"嗯。"他应了一声,没再多说,只是转身去搬另一袋豆子。

“守诚哥,还想麻烦你明天进城帮我个忙。” 苏晚禾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手,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县东头最大的‘万丰粮行’你知道吧?我想让你帮我找找不同地方来的麦种,像北地的抗寒麦、南边的早熟麦,哪怕每种只要一小把就行。另外,要是粮行有从西域传过来的新作物种子,比如带壳的鹰嘴豆或者开黄花的苜蓿,你也帮我留意着,多问几句。”

林守诚扛着麻袋的动作顿了顿,转头看她:“要这么多不同的麦种做什么?”

“我想试试改良品种。” 苏晚禾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北地麦抗冻但生长期长,南边麦早熟却怕涝,要是能混着种或者改良一下,说不定能让咱们这儿的地多收一季。西域的豆子听说能肥田,要是真有,带回来试试也好。”

林守诚沉默片刻,点点头:“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他没多问,只是把苏晚禾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就像记住陷阱的位置一样精准。

上午的腐竹晾晒妥当后,苏晚禾换上一身粗布短打,赶往热火朝天的宅基地。新房的地基己经打好,工匠们正忙着砌墙。她蹲下身,指尖抚过青砖的接缝处——这是她要求的"一顺一丁"砌法,比寻常的"全顺砌"更费料,但抗震性更强,能多用十年。

"东家,您看这墙砌得行不?"泥瓦匠老张擦了把汗,笑着问道。

苏晚禾仔细检查了一遍,点头:"不错,灰缝,砖面平整。"她顿了顿,指向墙角,"不过这里的灰浆可以再厚一点,免得雨季渗水。"

老张连连点头:"东家懂行!"

苏刘氏承担了家中大部分的后勤。

清早帮着女儿打理腐竹的琐碎事宜,临近晌午便要开始张罗工匠们和一家人的饭食。

锅碗瓢盆交响,饭菜香味飘散。

“娘,我给明焕和明杰在县里找了个学堂,过几日便送他们去读书。”苏晚禾对苏刘氏说道。

苏刘氏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泛起泪光:“好,好孩子,你有心了。”

她深知,对于农家孩子而言,读书识字是多么难得的机会。

苏晚禾轻轻拍了拍母亲的手背:“娘,如今我们日子好过了些,总要让弟弟们多学些东西。认字明理,将来才能有更多的选择,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苏明焕和苏明杰得知自己可以去学堂念书,高兴得又蹦又跳,围着苏晚禾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晌午过后,苏晚禾带两个弟弟一起去了县城。她采购新一批黄豆前,特地带明焕和明杰去县学堂报名。

学堂的老先生捋着胡须,打量着两个男孩:"开蒙是晚了点,但眼神清亮,是可造之材。"

苏晚禾将沉甸甸的束脩放在案上,红绸包裹的银两压得桌面微微凹陷。明焕好奇地摸着桌上的《千字文》,明杰却回头望着姐姐,眼圈微红:"阿姐,我们真能念书?"

她揉了揉弟弟的脑袋,轻声道:"当然,不仅要念,还要念出个名堂来。"

此时的林守诚正热火朝天在苏晚禾的宅基地埋头干活,哪里需要人手,他就出现在哪里。

搬石头,运木料,他总是抢着干最重的活。

林母将儿子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心中明镜似的。

她看着儿子因苏晚禾而焕发出的神采,看着他提起苏晚禾时眼里的光芒,心里早己有了盘算。

这晚禾丫头,能干,聪明,心地又好,自家儿子能娶到这样的媳妇,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只是,晚禾如今的身份,还有她那未卜的“婚事”,始终是道坎。

但林母觉得,事在人为。

这天临近傍晚林母算着时辰,特意端了一碗绿豆汤禾一些菜馍来到苏家老宅。

苏刘氏刚从田里回来,累得腰都首不起来,正坐在院子里捶腿。

“苏家妹子,忙完了?快喝碗绿豆汤解解暑。”林母笑呵呵地走进来。

“哎哟,是林家嫂子啊,快请坐,快请坐。”苏刘氏赶忙起身招呼。

“看你累的,这天也真是热。”林母将绿豆汤递过去,自己也在一旁的小凳上坐下。

两人闲聊了几句家常,说起地里的收成,又说起孩子们。

林母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苏家妹子,晚禾这丫头,真是越看越让人喜欢。她如今也出落得这般能干,将来这婚事,你可有什么章程?”

苏刘氏端着碗的手微微一顿,叹了口气:“嫂子,不瞒你说,我这心里也正为这事犯愁呢。”

她顿了顿,继续道:“当初那门亲事,你也知道,是为了冲喜。如今顾家的婚也退了,晚禾这不大不小的年纪,总不能一首这么耽搁着。”

林母点点头,接口道:“是这个理。那顾承煜,听说还是老样子,药罐子一个,能不能醒过来都难说。”

她小心地观察着苏刘氏的神色,见她没有不悦,便又继续说道:“我们家守诚,你也知道,是个实诚孩子,没什么花花肠子。”

苏刘氏点头:“守诚这孩子,确实是好样的,勤快,又能干。”

林母脸上露出笑容,声音也放得更低了些,带着几分试探和期盼:“苏家妹子,咱们两家也是知根知底的。不瞒你说,我家守诚,对晚禾很上心。”

苏刘氏明白了林母的用意,但是经过顾家的事情,她现在更希望女儿能按照自己的心意,便轻声道:"那孩子有自己的主意。"

林母叹了口气:"我知道,只是……"她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将菜馍塞进苏刘氏手里,"趁热吃。"

夜深人静,苏晚禾在油灯下记录账目。墨迹未干时,一阵夜风突然吹开窗子,纸页哗啦作响。她伸手去按,余光却瞥见院外的老槐树下立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挺拔如松,衣袂在风中微扬,赫然是应该卧病在床的顾承煜,他的行走姿态比白天更稳健。

她的心跳骤然加快,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账本。那人影似乎察觉到了她的视线,微微侧首,月光勾勒出他苍白的下颌线。

西目相对的刹那,苏晚禾仿佛撞进了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水,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全然不似白天里病榻上的浑浊。他微微颔首,动作间流露出一丝与农家子弟格格不入的优雅,随即身影便悄无声息的融入了更深的黑暗,仿佛从未出现过。

"他怎么会在这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