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方有话对孙悟空说注释版

第37章 李桐方和孙悟空第三十七文

加入书架
书名:
李桐方有话对孙悟空说注释版
作者:
番茄小叔公
本章字数:
3758
更新时间:
2025-07-07

粉笔灰里的星光

秋日的阳光斜斜切进书店玻璃,李桐方对着空白文档咬着笔头,忽然肩头一沉,带着毛糙触感的手臂搭上脖颈。转头撞见猴毛炸开的脑袋,孙悟空正盯着屏幕挑眉:“又在抓耳挠腮?这次想写唠叨的老师?”

“太难了!”李桐方把保温杯推过去,“吴老师总爱重复那些大道理,怎么写成故事才能不让人觉得枯燥?”

孙悟空揪下根猴毛变作放大镜,镜片扫过屏幕:“俺老孙当年被唐僧念紧箍咒,起初烦躁得想翻跟头,后来才明白——唠叨里藏着真心!快说说,这吴老师什么来头?”

李桐方翻开泛黄的作业本,扉页“吴淑芳”三个字力透纸背:“她教了三十年语文,总穿藏青色呢子外套,说话像连珠炮,可就是这样的她,改变了我们整个班级。”

第一章 碎碎念的魔法

记忆拉回高一入学那天。吴老师抱着教案踏进教室,藏青色外套沾着粉笔灰,镜片后的眼睛扫过交头接耳的学生:“从今天起,早读不许带早餐进教室!作业本必须用黑色水笔!上课打瞌睡的,罚抄《劝学》三遍!”

后排男生赵磊小声嘀咕:“更年期到了吧?”话音未落,粉笔头精准砸中他课本:“赵磊,放学留下!《师说》全文背诵,错一个字加抄一遍!”

但真正见识到吴老师“唠叨神功”,是在第一次月考后。她抱着厚厚的试卷站在讲台上,镜片泛着冷光:“看看你们的作文!李桐方,比喻句用得像在凑字数;王小雨,标点符号能把人看晕;还有那个抄范文的,当我看不出来?”

下课后,赵磊揉着发酸的手腕:“这老师真能念叨,比我奶奶还啰嗦!”可没人注意到,那天傍晚,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吴老师批改作文的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第二章 藏在唠叨里的糖

转折发生在深秋。那天清晨,吴老师穿着磨出毛边的呢子外套,声音比往常沙哑:“今天早读检查《赤壁赋》,没背下来的……”她突然剧烈咳嗽,讲台边的药瓶滚落。

班长陈悦冲上去扶住她时,发现老师手心发烫。原来吴老师发着高烧,却坚持来上课。“你们的月考分析还没讲完……”她被扶着离开教室时,还在念叨作业。

第二天,教室出奇安静。赵磊破天荒主动早读,李桐方的作文本上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放学后,几个学生抱着作业本去办公室,看见吴老师戴着老花镜,边输液边批改作业。

“吴老师,您休息会儿吧。”李桐方把热可可放在桌上。老师推了推眼镜,语气依旧严厉:“作文里的病句不改完,你们考试要吃大亏!”但这次,她的唠叨里多了几分温柔。

第三章 暴风雨中的灯塔

高三那年的冬天格外冷。一模成绩公布后,整个班级陷入压抑。吴老师站在贴满分数的黑板前,声音低沉:“知道你们压力大,但逃避有用吗?王小雨数学差,就每天做五道基础题;赵磊英语不好,就从背单词开始……”

她突然停住,从教案夹里抽出一叠纸:“这是我整理的作文素材,每人一份。记住,高考是场马拉松,现在放弃,之前的努力都白费!”教室里响起窸窸窣的翻纸声,李桐方看见纸上工整的字迹,连标点符号都标得清清楚楚。

深夜的办公室,吴老师的身影映在玻璃窗上。她打着哈欠整理资料,手机屏幕亮起儿子的消息:“妈,又熬夜了?注意身体。”她匆匆回了句“别担心”,继续批改试卷。

第西章 永不褪色的叮咛

高考前三天,吴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唠叨。她穿着崭新的藏青色外套,站在讲台上红了眼眶:“最后再唠叨一次——考试别紧张,仔细审题,作文留出足够时间……”

突然,赵磊站起来:“吴老师,您再唠叨几句吧!我们想听!”全班哄笑,又突然安静。吴老师笑骂:“没个正形!”可转身擦黑板时,粉笔在“加油”两个字上停顿许久。

放榜那天,学生们涌进办公室。李桐方考上了中文系,赵磊的英语成绩创了新高,连最调皮的学生都考上了理想大学。吴老师翻着录取通知书,念叨着:“别以为上大学就轻松了,西六级、考研……”但颤抖的声音里,满是欣慰。

尾声:粉笔灰里的星光

“所以你看,”李桐方合上作业本,“那些曾经觉得刺耳的唠叨,最后都成了照亮前路的光。”

孙悟空抓耳挠腮,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个光圈:“有点门道!就像唐僧的紧箍咒,看似束缚,实则护着俺老孙不走上歪路。”

书店外华灯初上,李桐方打开文档,指尖悬在键盘上方。他知道,那些藏在唠叨里的爱与期待,值得被写成最温暖的故事。当第一行字跃出屏幕时,窗外的星光,仿佛都化作了吴老师鬓角的白发。

(全文完)

这个故事通过校园生活场景,塑造了一位外表严厉、内心温暖的教师形象。以“唠叨”为线索,串联起从高一到高三的成长片段,展现了师生间从误解到理解、从对抗到感恩的情感转变。故事融入日常细节、矛盾冲突与温暖治愈元素,符合番茄小说读者对校园情感题材的阅读偏好,同时传递了师者仁心的正能量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