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声再次响起。这一次站在门外面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短发利落,眼睛明亮有神。
"您好,请问这里是傅汐颜家吗?我是《少年文艺》的编辑苏雯。”苏雯笑着说道。
“是的,这里是傅汐颜的家,苏编辑你快进来。”傅母连忙打开房门让他们进来。
苏雯一进门就微笑的看向傅汐颜,"你好,傅汐颜。我能和你聊聊那篇《知了先生的夏日冒险》吗?"
“可以,您请说。”傅汐颜轻声道。
苏雯坐在傅家简陋的客厅里,却像坐在自己办公室一样从容。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打印稿,傅汐颜惊讶地发现那是她考场作文的复印件。
"这篇作品展现出了惊人的想象力和语言天赋。"苏雯的声音温和但有力,"特别是知了先生和松鼠诗人对话那段,节奏感和童趣把握得恰到好处。"
傅汐颜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辈子她终于不会再碌碌无为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如此专业地评价她的写作,而不是仅仅惊叹于"小学生能写出这个"。
苏雯继续说:"如果傅同学有兴趣,我们杂志想连载她的《知了先生》系列,并考虑出版单行本。"
傅母倒吸一口冷气,傅明远则首接站了起来:"出书?她才十二岁!"
"年龄不是问题。"苏雯平静地说,"英国有个叫黛西·阿什福德的孩子九岁就写了《年轻的访客》,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傅明远来回踱步,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傅汐颜的心跳得厉害,她偷偷看向苏雯,后者对她眨了眨眼。
"苏编辑,"傅明远终于停下脚步,"我女儿确实有写作天赋,但作为父亲,我更关心她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前途。文学可以作为爱好,但不能耽误正业。"
苏雯点点头:"我完全理解您的顾虑。"如果傅同学的作品反响好,未来可能获得重点大学的特招资格。"
这句话似乎触动了傅明远。他陷入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茶几上敲击着。
晚上,傅汐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画出一道银线。她想起白天苏雯说的话:"真正的写作不是为了考试分数,而是为了表达内心独一无二的世界。"
第二天早餐时,傅汐颜深吸一口气,对父母说:"爸,妈,我想好了。我还是决定出这本书。"
傅明远注视着女儿。傅汐颜第一次发现,爸爸的眼角己经有了细密的皱纹。
"你确定吗?"他沉声问。
傅汐颜点点头:"我确定。"
一阵沉默后,傅明远长叹一声:"好吧。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的任何决定,只要你想好的都可以。"
傅母如释重负地笑了,给傅汐颜夹了一个煎蛋:"快吃吧,既然决定好了那就为你决定的事情去努力吧!"
傅汐颜咬了一口煎蛋,突然觉得今天的阳光特别明亮。窗外的梧桐树上,一只知了开始鸣叫,仿佛在庆祝什么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