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谈谈钢琴。钢琴作为西方乐器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西方‘乐器之王’。”
莫兹特教授站在朝歌音乐学院一间略显空旷的阶梯教室里,声音洪亮却难掩一丝寂寥。
台下坐着稀稀拉拉二十来个学生,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是金发碧眼或肤色各异的西方留学生,只有寥寥几位大夏学生坐在角落,带着礼貌但明显缺乏共鸣的神情。
他继续道:“钢琴音域宽广,从低音区的浑厚深沉到高音区的明亮清澈,能够涵盖整个音乐频谱。其丰富的和声功能,使其可以独立演奏复杂的多声部音乐…”
然而,台下的反应泾渭分明。
西方留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眼神中充满了对故土文化的眷恋与身为“乐器之王”传承者的自豪感;
而那几位大夏学生,则显得心不在焉,有人低头翻看着显然是古筝或琵琶的琴谱,有人望着窗外,仿佛在思考待会儿民乐团的排练曲目。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莫兹特教授心中泛起更深的酸涩与孤独。他热爱这片文化沃土带来的安定,却也痛心于钢琴在这里如同异域奇珍般的格格不入。
“…… 如今的钢琴艺术,在蓝星的处境,尤其是在大夏文化圈的核心地带,实在令人扼腕。”莫兹特的声音带着沉重的无奈,它如同一位高贵的异乡来客,虽然被礼貌地接纳,却始终难以融入这片由丝竹管弦、钟鼓琴瑟构筑的千年音乐殿堂。
“”大街小巷流淌的皆是大夏古韵,钢琴的旋律如同沙漠中的水滴,稀少而珍贵。这种巨大的文化壁垒,让钢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举步维艰…”
“在作品创作上更是匮乏。鲜少有能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真正展现钢琴独特魅力与时代精神的优秀新作问世。反观大夏乐器,从激昂磅礴的战鼓协奏曲到空灵缥缈的箜篌独奏,经典曲目不断推陈出新,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西方留学生热切的脸庞:
“在它的故乡西方世界,战乱与浮躁早己侵蚀了艺术的土壤,优秀的创作与深刻的演奏如同凤毛麟角。许多有潜力的苗子,或迷失在技巧的迷宫里,或因环境的浮躁难以沉淀。
而在大夏,虽有安宁,钢琴却更像博物馆里的展品,被欣赏,被研究其‘异域风情’,却极少被真正理解和热爱…它需要新的血液,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去理解、去热爱、去传递它的灵魂!”
……
“好了,同学们,下课。”
莫兹特教授扶了扶金丝眼镜,对着教室里为数不多的学生说道,心中的叹息更重了。钢琴是他一生的挚友,却也是他漂泊异乡的沉重行囊。
他夹着教案,步履有些沉重地走出教室。望着走廊里张贴的民乐团演出海报,那上面古琴、琵琶的意象栩栩如生,海报前聚集着兴奋讨论的大夏学生,他的思绪更加翻腾:
如此构造精妙、表现力丰富的乐器,在它的故乡西方世界,因战乱频仍、文化断层和社会浮躁,发展早己举步维艰;
而在这片他寄予厚望的文化沃土——大夏,虽然以其鼎盛的文风和对整个蓝星文明圈强大的文化向心力著称,其包容性也确实极强,但这里的本土音乐文化太过丰富、太鼎盛了!
古琴、琵琶、二胡、编钟…每一种都承载着千年的积淀,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体系完整的教育传承与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相比之下,作为西方“乐器之王”的钢琴,虽因大夏的开放政策得以在此立足,却始终难以融入主流文化视野。优秀的原创钢琴作品寥寥无几,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
至于吉他、小提琴、大提琴等其他西方乐器,生存状况更是岌岌可危,莫兹特深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 、深厚的土壤和持续的热情投入。
首白地说,如果连基本的生存和认同感都难以保证,又有多少人会真正投入精力去钻研、去创作呢?推广之路,何其艰难!
他当初远渡重洋来到大夏,正是看中了这里的稳定与包容,以及这片沃土孕育新生的潜力。他渴望在这片拥有强大文化向心力的土地上,为钢琴艺术寻得一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天地。
大夏确实给了他安定的环境、充裕的时间练琴与创作,以及学院足够的尊重——专门为他布置了这间五十平米的独立琴房。这份尊重曾让他初来乍到时感动不己。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推广之路漫漫,知音难觅。
不久前,他结识了一位同样来自阿美莉卡、致力于推广西方文化的商人刘彼得。两人一见如故,都怀揣着在东方推广西方艺术的梦想。
就在前两天,刘彼得兴奋地联系他,说为一部大夏电影争取到了提供主题曲的机会,请他务必创作一首能展现钢琴魅力的作品。
莫兹特倾尽心力,在极短时间内谱写了一首饱含深情的钢琴曲。
那是他多年沉淀的爆发,是他对钢琴艺术在大夏落地生根的深切期盼。然而,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反馈…成功了吗?还是石沉大海?
作为蓝星钢琴造诣顶尖的大师之一(尽管因普及度低,这头衔显得有些寂寥),他此刻的心情既忐忑又失落。
看着那些西方留学生眼中闪烁的光芒,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这些异乡的种子,期待他们能将钢琴的火种带回故土或在异乡顽强燃烧。
当莫兹特教授抱着教案走向他那间总是门可罗雀的琴房时,远远地,他惊讶地发现门口竟聚集了一小群人,喧闹声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走近一看,聚集的学生中,几乎清一色是来自欧罗巴、阿美莉卡的西方留学生,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兴奋甚至狂喜,正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只有一两个大夏学生站在外围,脸上带着纯粹的好奇,像是路过被吸引过来看热闹。
莫兹特教授心中惊疑不定,快步上前,拍了拍外围一位身材高大的金发男生的肩膀。
“谁呀?!”
男生头也不回,不耐烦地甩手。
莫兹特教授只得加重力道再拍。
“什么?!”
男生猛地回头,一脸怒容,看清是教授后瞬间僵住,表情从恼怒变为极度的惊讶和崇敬:“莫兹特教授!对…对不起!我们不是有意打扰!只是…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一声呼喊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留学生们纷纷转身,恭敬地看向教授,七嘴八舌地用带着各种口音的英语或生硬的雅语问候:
“Professor!您快听听!”
“Professor,您看这个视频!”
“Professor,这首钢琴曲太神了!”
大夏学生也跟着礼貌地拱手致意。
留学生们激动地为教授让开通道,而那两个大夏学生则好奇地踮脚张望。
莫兹特教授带着满腹疑问走到琴房门口。他刚转过身准备询问,一个棕发碧眼的女生己经迫不及待地将手机音量开到最大。
各种兴奋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夹杂着手机外放的、隐约传来的钢琴旋律片段。莫兹特教授感觉自己像掉进了蜜蜂群,被嗡嗡声包围。
他连忙微笑着抬起双手,掌心向下压了压:
“同学们,安静,安静一下!”
学生们很听话,嘈杂的人声迅速平息下来。
就在这短暂的安静中,一首清晰、流畅、充满夏日慵懒与甜蜜怀念气息的钢琴旋律,从靠近门口棕发碧眼女生的手机中流淌出来,瞬间抓住了莫兹特教授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