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重生:本宫要看姐姐活着变老

第11章 王府新主

加入书架
书名:
宜修重生:本宫要看姐姐活着变老
作者:
张阿土
本章字数:
5862
更新时间:
2025-06-30

圣旨的余威如同金粉,洒满了雍亲王府的每一个角落,也彻底奠定了府中新的格局。

乌拉那拉·柔则,这位由皇帝亲旨册封的雍亲王嫡福晋,一夜之间,便成了王府内宅名正言顺、高高在上的女主人。

册封礼定在吉日,因柔则尚在府中,简化了些许皇家仪程,但该有的排场和尊荣,胤禛一样不少。柔则身着象征嫡福晋身份的正红色织金凤穿牡丹吉服,头戴镶嵌东珠宝石的朝冠,在礼官的唱和与王府上下恭敬的跪拜中,完成了册封大典。她身姿挺拔,仪态万方,那份清冷出尘的气质在庄重华服的映衬下,更添几分不容亵渎的尊贵。胤禛站在她身侧,看着自己亲手迎来的嫡福晋,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满意与骄傲。

册封礼毕,便是权力的交接。

前厅的喧嚣散去,王府的核心权力悄然转移到了漱玉轩。柔则端坐在正殿的主位上,接受王府管事嬷嬷、各处执事的正式拜见。

“奴才/奴婢给福晋请安!福晋万福金安!”黑压压跪了一地的人,声音整齐划一,透着新主登基的敬畏。

柔则看着下方恭敬垂首的众人,心中难免有些初掌大权的陌生与忐忑。她虽在闺中便学过管家理事,但王府的规模、人事的复杂远超乌拉那拉府。她定了定神,努力维持着端庄的姿态,声音清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生疏:“都起来吧。往后王府内务,还需各位尽心竭力,各司其职。我初来乍到,若有不明之处,还望各位提点。”

她的话语温和,并无立威的严厉,反而带着几分亲和。管事们齐声称是,心中却各有盘算。这位新福晋不知手腕如何?能否压得住这王府的暗流?

拜见完毕,最重要的环节到了——账册与对牌。

张嬷嬷捧着厚厚一摞账册和象征王府内务最高权力的赤金对牌,恭敬地呈到柔则面前:“请福晋过目。此乃王府近年账册及各处库房、采买、人员调配之对牌。此前,皆由侧福晋宜修代为掌管。”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站在柔则下首、微微垂首的宜修身上。

宜修今日穿着素雅的藕荷色常服,发髻间只簪了一支简单的白玉簪子,与柔则的华服朝冠形成鲜明对比。她脸上带着温顺恭敬的笑容,在张嬷嬷话音落下的瞬间,便上前一步,对着柔则深深福了一礼,声音清晰而诚恳:

“姐姐如今是王府名正言顺的主母,这内务大权,理应交由姐姐执掌。”她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着柔则,眼中是毫无保留的支持与信任,“妹妹此前代为打理,不过是权宜之计,亦是分内之事。如今姐姐入主中馈,妹妹心中只有欢喜和踏实。姐姐才情过人,心思缜密,定能将王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妹妹亦可安心养胎了。”

她的话语真挚自然,姿态放得极低,完全将自己置于“辅佐”和“退让”的位置。随即,她转向张嬷嬷和一众管事,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声音却带上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力度:

“张嬷嬷,还有你们所有人,都给我听仔细了。”她此刻她代表的是胤禛的意志和对新福晋的支持,“从今日起,福晋便是王府唯一的主母!她的话,便是王爷的话!她的吩咐,便是王爷的吩咐!若有任何人敢阳奉阴违,懈怠差事,或是对福晋有半分不敬……”

她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众人,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所有接触到的人心头一凛,瞬间想起了富察格格和苏格格院中那被杖毙拖走的丫头和婆子!想起了这位侧福晋看似温婉、实则雷霆的手段!

“……休怪我不讲情面,也休怪王爷家法森严!”宜修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奴才/奴婢谨遵福晋、侧福晋教诲!定当尽心竭力,侍奉福晋!”管事们齐刷刷再次跪下,声音比刚才更加响亮恭敬,额头几乎触地。宜修这番表态,不仅明确了柔则至高无上的地位,更以她积威己久的手段,为新福晋扫清了可能存在的怠慢和轻视。

柔则看着下方噤若寒蝉的管事,又看看身旁笑容温婉、却言辞如刀的宜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感激。她初掌大权的不安,在宜修如此坚定有力的支持下,消散了大半。她起身,亲自扶起宜修,语气亲昵:“妹妹快起来。你有孕在身,不必如此多礼。姐姐初掌事务,日后还需妹妹多多帮衬才是。”

“姐姐放心,但凡姐姐有需要,妹妹定义不容辞。”宜修顺势起身,笑容依旧温顺,“只是妹妹如今身子越发笨重,精力不济,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府务大事,还是要姐姐拿主意才好。”她再次强调了自己的“退让”和柔则的“主导”。

接下来的日子,王府内宅的权力格局彻底改变。

漱玉轩成了王府真正的权力中心。每日晨昏定省,富察格格、苏格格、马佳格格等人,无论心中如何不甘、嫉妒,都必须穿戴整齐,准时向柔则请安问好。柔则性子温婉,并不刻意刁难,只按规矩受了礼,温言几句便让她们散了。但嫡福晋的地位和胤禛毫不掩饰的宠爱,足以让富察格格等人如坐针毡,心中恨意翻腾。

柔则开始正式接手王府内务。她聪慧,很快便理清了账目的基本脉络。然而,王府事务的繁杂远超她的想象。各处人情往来、年节份例、田庄收成、下人月例、采买支出、修缮维护……千头万绪,琐碎至极。她虽努力做到公允,但因她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和缺乏实际经验的“理想化”,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显露出不足。

她对下人的月例赏罚,过于依赖府规条文,有时显得不近人情,惹得下人颇有微词。

她对人情往来的尺度把握不够精准,对某些勋贵府邸的贺礼回礼,规格时高时低,让负责外联的管事暗暗叫苦。

她喜洁厌闹,下令缩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宴饮开支,本意是节俭,却让习惯了某些油水的管事和厨房采买心生不满。

这些细微的不足和暗中的抱怨,如同水面下的细小波纹,暂时还不成气候,却己悄然滋生。

而宜修,则完美地践行了她的“退居幕后”。除了每日雷打不动地去向柔则“请安问好”,表达对“主母”的绝对恭敬外,极少插手具体事务。即使柔则偶尔就一些棘手事务询问她的意见,她也总是谦逊地说:“姐姐做主便是,妹妹见识浅薄,不敢妄言。”或者只给出一些模棱两可、不痛不痒的建议,绝不做任何实质性的决断,更不会表露出丝毫对权力的留恋。

在胤禛面前,她更是将“维护柔则权威”做到了极致。

这日,胤禛在书房处理完公务,顺路来宜修院中。随口道:“方才听高无庸提了一句,说福晋前日处置了一个克扣份例的管事,手段似乎……略重了些?那管事在府中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宜修闻言,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眼神却瞬间变得无比“坚定”和“维护”。她立刻正色道:“王爷此言差矣!姐姐处置得极是!”

胤禛有些意外地看着她。

宜修语气诚恳,带着对柔则毫无保留的支持:“那管事克扣份例,证据确凿,此乃监守自盗,动摇府中根本!姐姐新掌中馈,正需立威之时。若对这等蠹虫心慈手软,姑息养奸,日后何以服众?何以震慑他人?姐姐秉公办理,不徇私情,正是持家有道、贤德明理的体现!王爷,”她看向胤禛,眼神清澈,“姐姐初掌事务,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但这份刚正之心,这份为王府长远计的责任心,却是极为难得的!王爷当全力支持姐姐才是,岂能因些许情面或旧情,质疑姐姐的决断?”

她一番话说得义正辞严,将柔则的“处置略重”硬生生拔高到了“刚正不阿”、“贤德明理”、“为王府长远计”的高度,堵得胤禛哑口无言。

胤禛看着宜修那坚定维护柔则的模样,心中那点因管事求情而起的不忍瞬间消散,反而升起一丝对柔则的欣赏和对宜修“深明大义”的赞许。他点点头:“你说得对。是本王思虑不周。福晋做得对,就该如此。”

宜修脸上重新露出温婉的笑意,心中却是一片冰冷的嘲讽。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