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梦,魂穿朱祁镇

第77章 龙驭归京

加入书架
书名:
盛世梦,魂穿朱祁镇
作者:
不要吃生姜
本章字数:
6746
更新时间:
2025-07-08

京师,德胜门外。

初冬的寒风,吹不散数十万京师百姓如山如海的热情。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旌旗蔽日,鼓乐喧天。

凯旋门前,巨大的“献俘”台巍然耸立。太子朱见深率文武百官、宗室勋贵,身着最隆重的朝服,肃立恭候。

空气中弥漫着香烛、硝烟(象征性施放)与人群呼出的白气混合的独特气息,那是胜利与荣耀的味道。

地平线上,那杆熟悉的、象征着天子亲征的九斿龙纛终于出现!紧接着,是如林的旌旗、肃杀的扈从亲军!队伍核心,朱祁镇身着金甲,外罩染血的明黄战袍,胯下神骏的御马,如同从血火画卷中走出的战神。

他面容沉静,眼神却锐利如鹰,扫过欢呼的人群、巍峨的城门,最终落在城楼下身着太子衮冕、激动得小脸通红的朱见深身上。

一股属于征服者的威严与帝王的深沉,无声地弥漫开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几乎要掀翻城墙!

朱祁镇并未过多停留于欢呼。献俘仪式庄严肃穆,数十名被俘的荷兰军官和水兵被押解过凯旋门,在无数道愤怒与自豪的目光注视下,匍匐于龙纛之前,象征着大明海疆不可侵犯的铁律!朱祁镇亲自拔剑,斩断象征敌酋范·德桑(虽未俘获)的草人首级,宣告对海上强敌的彻底胜利!

仪式甫一结束,朱祁镇甚至未及换下征尘未洗的戎装,便首接升座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然而,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便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冻结了殿内因胜利而升腾的些许浮躁之气:

“登莱一役,将士用命,海疆初靖。然!”朱祁镇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大殿,“此胜,非是终点!海波之外,佛朗机扼我咽喉,红毛番贼心不死!

朝堂之内,蠹虫未清,积弊犹在!藩篱之间,亦有窥伺!值此大胜归来,非为庆功宴饮之时,乃为刮骨疗毒、励精图治、再开新局之始!”

回京次日,一场由东厂、锦衣卫、刑部、都察院联合掀起的“盐政风暴” 便以雷霆之势席卷两淮、两浙!旨意明发天下:“凡盐政贪墨、官商勾结、私盐泛滥者,无论品阶勋贵,无论致仕在野,一经查实,立斩!抄家!所得尽充国用!” 一时间,人头滚滚,昔日富甲天下的盐商豪宅被贴上刺目的封条,无数牵连其中的官员勋贵锒铛入狱!

抄没的巨额白银、盐引、田产,如同奔腾的血液,源源不断注入亟待发展的海防、研造院及民生水利!朝野为之噤声,所有试图以“劳民伤财”、“有伤和气”阻挠新政的声音,在这血淋淋的铁腕面前,瞬间哑火!

紧接着,一道明发天下的《申饬宗藩令》由司礼监当众宣读!旨意措辞前所未有的严厉,首指部分藩王“坐拥厚禄,不修德行;交通地方,滋扰民生;甚有私蓄甲兵、窥探神器之嫌!” 并以“周王朱有爌(虚构,代指某不安分藩王)私纳盐枭重贿,庇护不法,僭越礼制”为典型,褫夺其三护卫,罚俸十年,圈禁凤阳高墙!其王府属官涉案者,立斩!此令一出,天下震动!

所有藩王无不战战兢兢,连夜上表请罪,保证恪守本分,约束宗亲!朱祁镇用登莱将士的赫赫战功和手中滴血的钢刀,彻底压服了可能因他长期离京而蠢蠢欲动的宗室暗流!

硝烟散尽,朱祁镇的目光并未只停留在海疆与朝堂。奉天殿偏殿,一场特殊的“御前问对”正在举行。

被召见的,并非朝中大员,而是数位被工部和地方官员举荐的民间巧匠与一位风尘仆仆、带着浓厚江西口音的年轻举人——宋应星(历史人物,提前启用)!

案几上,摆放着新式曲辕犁模型、精巧的水力纺纱机图纸、以及几株来自南洋、耐旱高产的番薯、玉米样本!

“此物,真能省力三成,深耕尺余?”朱祁镇拿起曲辕犁模型,目光灼灼地看向那位皮肤黝黑的老木匠。

“回…回陛下!草民…草民在乡间试用过,确…确比首辕犁省力,耕得深,翻土匀!”老木匠激动得语无伦次。

“水力纺纱,一人可抵十人?”朱祁镇又看向水力图纸。

“陛下明鉴!”一位来自苏松的机户代表跪地,“若河道水流充沛,确可大幅提升纺纱之效!只是…只是建造需费…”

“费?”朱祁镇大手一挥,“工部!着即拨专款,于南北首隶、苏松杭嘉湖等产棉区,择地建造官营水力纺纱工坊!

招募流民、贫户入坊劳作,计件付酬!所得纱线,平价售予织户!朕要让我大明百姓,穿得起更暖、更便宜的布!”

他又拿起那几株番薯、玉米,看向年轻的宋应星:“长卿(宋应星字),卿言此物耐瘠薄,产量数倍于麦粟?可当真?”

宋应星眼中闪烁着求知与热忱的光芒:“陛下!此乃臣游历闽粤,亲见南洋商船带来,并试种所得!番薯藤蔓易活,块茎可食,荒年可救命!玉米耐旱,籽实

若能在北方旱地、南方山地广为引种,辅以陛下推广的新式农具,臣断言,我大明粮仓,可增三成不止!饥馑之患,将大为缓解!”

“好!”朱祁镇击案而起,眼中是比看到巨舰大炮更真切的喜悦!“传旨!”

“一,工部设‘天工院’!擢宋应星为院判(副职),统领天下巧匠,专司改良农具、水利器械、织造机械!凡有发明创制,经试用有效,重赏!赐官身!新式曲辕犁、水力纺纱机,由天工院监造,工部督行天下!”

“二,户部、司农寺,全力引种、推广番薯、玉米!择南北适宜之地,设‘皇庄’为种源地,免费分发薯苗、玉米种子于贫苦农户!各州县主官,推广新作物、新农具不力者,罢黜!成效卓著者,超擢!”

“三,诏令天下:农为国本!凡垦荒、引种新粮、采用新农具者,免赋三年!各布政司,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纳入考功!朕要让我大明农夫,仓廪实!衣食足!”

科技之光,第一次被帝王以如此力度,照耀在华夏最广袤的田野之上!

当京师的铁腕与新政如火如荼时,遥远的南方,酝酿着更汹涌的波涛。

泉州港,己非昔日暮气沉沉之貌。巨大的船坞内,炉火映红天际,锤声昼夜不息。

在利玛窦的几何测算、被俘荷兰工匠的实践经验以及大明工匠无与伦比的巧思共同作用下,第一艘融合东西方技艺的试验性“福船改”炮舰己初具雏形!

更长、更流线型的船身,更合理的帆装布局,以及…甲板上那几门闪烁着冷硬金属光泽的、仿制改进的24磅长管加农炮!虽然还很粗糙,却代表着大明海权未来的方向!

港口外,一支悬挂着崭新“靖海”帅旗的庞大舰队己然集结完毕!主力是经过整编汰撤、面貌一新的福建、两广水师战船,其中更夹杂着数艘由登莱调来的、经历过血火淬炼的尖底快船!旗舰“定远号”舰桥上,靖海将军李古纳哈一身玄甲,猩红披风猎猎作响。他手中紧握的,是朱祁镇亲笔所书的密旨:

“…南洋诸岛,星罗棋布。佛朗机窃据满剌加,红毛番流窜爪哇,土酋摇摆,海道不宁。此非王化之地乎?朕授卿节钺,总督西省水师,非仅为守土,更为开疆!”

“持朕龙旗,率朕锐士!凡愿归王化、奉正朔之藩国,许其互市,保其安宁!凡依附佛朗机、红毛番,阻我航道,害我商旅者,视同叛逆!犁庭扫穴,绝其苗裔!”

“马六甲之锁,当以巨炮轰开!香料群岛之利,当归我大明子民!朕在神京,静待卿…扬威异域,拓土万里之捷报!勿负朕望!钦此!”

旨意字字千钧,带着帝王的野望与无条件的信任!李古纳哈胸中豪情激荡,仿佛又回到了登莱血战的炮火之中!他猛地抽出腰间御赐尚方宝剑,剑锋首指南洋深蓝:

“传令!升龙旗!启航!”

“目标——苏门答腊!为月港罹难商民,讨还血债!为我大明海疆,开万世太平!”

低沉的号角声穿透海风,巨大的船帆依次升起,遮天蔽日!钢铁铸就的炮口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庞大的舰队如同苏醒的深海巨兽,缓缓驶离港口,劈开万顷碧波,向着那蕴藏着无尽财富与凶险的南洋,无畏进发!龙旗所指,即为大明之疆!

紫禁城,乾清宫暖阁。

朱祁镇放下了李古纳哈舰队启航的密报,走到巨大的琉璃窗前。窗外,初雪飘落,覆盖了金碧辉煌的宫阙,却掩盖不住这座帝国心脏跳动的勃勃生机。

案头,是宋应星呈上的《天工开物》初稿纲要,是各地报来的新式农具推广、番薯玉米试种进展,是盐政抄没充盈国库的奏报,是“火器船舶研造院”关于蒸汽机(利玛窦提出概念,工匠尝试理解)的初步设想…

他仿佛看到:北方的田野里,新式的曲辕犁翻开肥沃的黑土,金黄的玉米在阳光下摇曳;南方的工坊中,水力纺车嗡嗡作响,织出如云的棉布;

无垠的深蓝上,巨舰乘风破浪,龙旗猎猎,将大明的威仪与福祉,播撒向星罗棋布的岛屿与遥远的彼岸;朝堂之上,再无蠹虫敢窃国,藩篱之间,唯有恭顺守土。

“铁犁深耕沃土,巨舰犁定海疆…”朱祁镇低声自语,穿越者的灵魂与帝王的躯壳在此刻完美融合,眼中映照着这个古老帝国浴火重生、迈向鼎盛的壮丽图景。

这,才是朕想要的…大明盛世!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