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升级的蓝光在夜空中流转,金属围墙拔高了两米,表面覆盖了新型复合装甲。
这是1级升2级的标配,能抵御中型马桶人的酸液喷射。
主控塔顶部的近防激光炮更换为双联装,炮口泛着幽蓝的能量纹路,射程从五公里扩展至八公里。
林映寒站在升级完成的全息沙盘前,指尖划过新标注的矿点坐标。
系统提示音不断响起:“生产线效率提升30%,女性监控人生产线可同时投产4条(需金属20单位/批),摄像人生产线解锁‘侦察型’变种(装备热成像+信号屏蔽器,15单位/名)。”
“指挥官,”K-7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沙盘旁,“矿点开采队传回数据——中型矿脉储量是预估的两倍,足够支撑三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三个月。”
她的蓝环闪烁着兴奋的光。
“更关键的是,地下仓库里发现了半套未完成的‘信号塔’组件,应该是马桶人‘铁砧军团’的前哨通讯站。”
林映寒的屏幕亮了。
通讯站意味着什么?
控制方圆二十公里的信号,截获敌方情报,甚至反向干扰他们的指挥系统。
这对长期处于被动防御的她来说,是扭转局势的关键。
“立刻组织工程队。”她调出生产线数据,“暂停一条监控人生产线,把产能转给摄像人——需要十名侦察型摄像人,优先配备给‘铁影’小队。”
“明白。”K-7的身影开始虚化,“对了,西南废墟的巡逻队发现异常热源,距离基地七公里,移动速度……类似重型机甲。”
林映寒的钢钉枪再度上膛。
重型机甲?
那不是普通马桶人能操作的。
她想起系统面板里未解锁的“泰坦单位”条目——需要5000单位金属和高级科技图纸。
“全体警戒。”她的声音冷静得像冰锥,“K-3,导弹炮台充能至100%,激光炮校准西南方向。K-7,让‘铁影’小队带着侦察型摄像人去探路,保持无线电静默,只发坐标。”
深夜的废土泛着冷光,七公里外的热源越来越近。
林映寒盯着小地图,代表“铁影”小队的绿点正以蜗牛速度移动——侦察型摄像人的热成像虽然隐蔽,但地形复杂,每一步都要避开可能存在的陷阱。
“指挥官,”K-7的声音突然压低,“‘铁影’小队发现目标:三十名监控人,他们和我们很像,不过他们全是男的。”
与此同时,几名男性监控人与“铁影”小队聊上了。
为首的手持双马桶塞的黑头监控人说:“你们好,我叫柱塞,你们也是反抗马桶人的吗?”
在聊了一会后一名男监控人告诉“铁影”小队他们来自电器联盟,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反抗马桶人,夺回失地。
这时柱塞说:“既然你们也攻打了马桶人,那我们就是朋友了。”
不久后柱塞拔通了对讲机:“博士,这里是柱塞,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盟友,请您亲自访问。”
之后柱塞对“铁影”小队队长L-6说:“请问你们一首在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