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将铁器销往突厥己有一段时间,这本是促进贸易之举,却不想在朝堂之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日,李治和房玄龄二人神色凝重,一同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李治率先开口:“父皇,如今徐远将铁器大量销往突厥,长此以往,恐对国内统治和日后战争不利。突厥本就骁勇善战,若有了精良铁器武装,实力必将大增。” 房玄龄也在一旁附和,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九皇子所言极是,此乃关乎大唐安危之大事,不可不察。”
李世民听闻,面色沉了下来,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沉思片刻后,下令宣徐远进宫。徐远得知消息,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仍镇定自若地进宫面圣。见到陛下后,徐远恭敬行礼。李世民问道:“徐爱卿,朕听闻你将铁器销往突厥,如今朝堂之上对此事议论纷纷,众臣皆言此举不妥,你可有何话说?”
徐远不慌不忙,抬起头来,神色坚定地说道:“陛下,汉朝之时便有《盐铁论》,此乃关乎国家经济命脉之大事。如今臣改良铁制,不过是第一步。下一步,臣欲改造制盐之法,做出精盐。只要能将盐和铁这两项关键之物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便不会引起动乱。” 李世民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
然而,房玄龄仍心存疑虑,又说道:“陛下,即便如此,可铁器销往突厥,他们势必会利用这些铁器制造出更好的兵器,若日后与我大唐交战,这对我朝极为不利啊。” 徐远微微一笑,从容答道:“大人不必担忧。如今铁器更新换代速度极快,销往突厥的那些,基本上都是我大唐淘汰的一部分产品。而且,最为关键的冶铁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我大唐手中,只要核心技术不失,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李治和房玄龄听了徐远的解释,相互对视一眼,均觉得有理,遂也表示赞同。
此后,工匠们听闻徐远要打造绝世神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各位师傅,此次打造关乎大唐荣耀,我们务必全力以赴。” 徐远目光坚定地看着工匠们说道。工匠们齐声应和,声音响彻工坊。
以这精钢为材,打造过程可谓精益求精。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精钢加热、锻造,每一次捶打都倾注了全部心力。火星西溅中,精钢逐渐有了形状。打造天下剑时,剑身修长,工匠们在上面精心刻着古朴的纹路,那纹路仿若蕴含着天地间的奥秘,仿佛在诉说着天下一统的宏伟志向。而打造西海刀时,刀身宽厚,工匠们反复打磨,使其气势磅礴。当两把神器初现雏形,工坊内众人皆惊叹不己。
宫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徐远双手捧着天下剑和西海刀,恭敬地呈上。
李世民站起身,缓缓走下台阶,接过神器。他手持天下剑,挥舞了几下,剑身寒光凛冽,在宫殿内闪烁着冷光。“徐远,你这两把神器,当真是巧夺天工。” 李世民赞道,声音在宫殿内回荡。他又拿起西海刀,挥舞起来虎虎生风,眼中满是赞赏。“有此神器,我大唐定能威震西方,实现天下一统、西海咸服之大业!”
徐远单膝跪地,说道:“陛下圣明,此乃陛下洪福齐天,臣不过略尽绵薄之力。愿我大唐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繁荣昌盛,永享太平。” 李世民哈哈大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在那热闹非凡的街巷之中,程咬金府旁新开了一家九稻酒坊白酒加工厂。这酒坊的主人,名叫徐远,他并非普通的酿酒之人,而是有着前世记忆,知晓诸多奇妙酿酒之法的奇人。
彼时,大唐与周边各国交流频繁,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徐远心中琢磨,若能综合唐朝、突厥及其他国家酿酒的特点,说不定能酿出前所未有的美酒。于是,他日夜钻研,大胆尝试,引入了蒸馏技术。经过无数次的调配与试验,终于酿出了白酒。
徐远将自己酿出的最高度数的酒精心命名为 “程府老白干”。听闻程咬金喜爱美酒,徐远便带着这佳酿前去拜访。程咬金豪爽地接过酒,仰头一饮而尽,顿时双眼放光,大声夸赞道:“好小子!这酒够劲,入口醇厚,回味悠长,当真是好酒!” 徐远心中欢喜,告辞后急忙回到九稻酒坊,找到总经理高勇,说道:“高勇,程将军对咱们的酒赞赏有加,不过咱们不能满足于此,得再进一步提升酿酒技术,造出更好的酒来!”
高勇得令,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新酒的研发之中。他将九种粮食作物仔细挑选、搭配,开始了复杂的酿酒工序。只见他先将九种粮食按比例混合,放入大缸中浸泡,待粮食吸饱水分,便上锅蒸煮。蒸煮后的粮食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被转移至发酵池中,加入特制的酒曲,用泥封好。高勇日夜守在一旁,观察着发酵的情况,适时调整温度、湿度。经过漫长的发酵,再进行蒸馏,那清澈的酒液缓缓流出,仿佛是大地孕育出的精华。
徐远依照前世在西周酿酒的记忆,结合着大唐如今的国运,以及酒要销往突厥和其他周边国家的具体情况,与高勇一同为新酿出的酒取名。他们将不同风格的酒命名为 “塞上白”“吐蕃青”“高丽蓝”“暹罗红”,再加上酒坊原本就颇有名气的五粮液、九粮纯、茅子酱、江口醇。一时间,九稻酒坊的美酒声名远扬,订单如雪花般飞来。短短三个月,便为国库增加了白银 2 亿两。
这等功绩很快传到了唐太宗的耳中。在朝会上,唐太宗龙颜大悦,对徐远和高勇等人的作为大为赞赏。唐太宗目光炯炯,说道:“徐远、高勇,你们为我大唐立下大功。如今,朕还有一项重任交予你们。朕听闻精盐炼制之法,若能炼制出精盐,必能造福百姓,充盈国库。徐远、马占强,你们二人便着手去炼制精盐,李治和房玄龄,你们要全力配合,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