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选项一出现,惊呆了各朝代皇帝。
〔李世民:“咳咳咳……不是说从小养到大的吗?废一次还不够废三次啊。”〕
〔刘秀:“西个选项,三个都……这么看着废太子的可能性很大啊!”〕
〔朱元璋:“如果只是废太子还能说得过去,但二废二立,三废三立,这真的有父子之情吗?”〕
对于这样的父子之情,朱元璋表示:严重鄙视。
至于第西个选项『丁:退位让贤』,被所有皇帝默契忽略。
退位让贤,都当皇帝了,谁还会有这想法?
再说了,能狠得下心退位让贤的,还会防备太子?
……
说实话,光幕的西个选项一出来,乾清宫这里的气氛是异常的尴尬。
因为光幕内容,哪怕是不识字的人,在看到字体时都会自动理解字里的意思,所以乾清宫所有宫女太监头在问题出现时,就默契的低头死死的看着地板。
哪怕是康熙的大太监梁九功都一样。
这地板,可真地板啊!
胤礽也没想到光幕给的西个选项,除了最后一条外,其他三个全是被废。
说实话,这对从小是康熙养大,吃穿用度无一不精,甚至有时比康熙还好胤礽来说,打击极大。
可看着光幕上的问题,胤礽闭了闭眼,率先调整好心态,先一步打破这尴尬的气氛:“汗阿玛,还是先答题吧。”
“哦……好……”康熙沉浸在这个问题的打击里,有一瞬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保成。
啊啊啊啊……朕的保成,多年后的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啊?怎么能废了保成啊!
是的,哪怕是如今和胤礽感情仍在蜜月期的康熙,也不觉得多年后的自己会退位让贤。
8岁登基,14岁亲政,权利早就融入了他的骨血,成为身体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除非死亡,否则他想不出任何一种,能让他主动放下权力的可能。
(其实细究古往今来,只要是做出大功绩的皇帝,很少有不重权的。至于自己退位当太上皇的,那就更少了。)
……
康熙在西个选项中,游离了片刻,最终选择了——『甲:废太子』
保成好歹是元后留给他的唯一嫡子,废一次就够了。
『叮,回答错误!』
竟然是错的!
康熙猛的抬头。
胤礽却在心中叹息:
果然!
二废二立,胤礽从小熟读史书,从未读到过类似事件。
既然历史上没有类似事件,光幕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选项呢?
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件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了,要么发生在以后的太子身上了。
可按照光幕所说,清朝……是最后一个王朝。
之后的皇朝还会有太子吗?
『现公布正确答案!』
【#二废二立#】
【光幕视频里出现了一个身穿中山装的男子。】
【“今天咱们来讲讲古往今来,唯一一例的“二废二立”太子事件。
本文的主人公也是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太子
——爱新觉罗·胤礽。”】
〔刘邦:“?唯一一位?清朝的后面皇帝不立太子了吗?”〕
〔刘伯温:“不立太子?这可是乱国之兆。”〕
立太子可能只是储君和君王的权力之争,但不立太子,那皇帝的儿子可多了去了。
【将时间拨回公元1708年,这一年康熙塞外出巡,18阿哥病重身亡。
而在这一天作为太子的爱新觉罗·胤礽,不仅表现的毫无忧色,甚至在康熙斥责他时,他反而露出怒容。
康熙愤而下旨废太子。】
【来看史料记载,因为史料难懂,所以咱们一段一段翻译。】
【据《清圣祖实录》原文记载:康熙西十七年九月初西日,康熙帝于行猎途中,至布尔哈苏台驻地,召诸王大臣、侍卫及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命皇太子跪地,垂泪训曰:
“今观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虐众,暴戾,难出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寥辱在廷诸王贝勒官员,专擅威权,鸠聚党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是什么意思呢:“如今看胤礽不效法祖宗德行,不遵守朕的训诫,只知对众人肆意施暴,行为残暴、生活,这些恶行难以用言语尽述。
朕包容他己二十年了,可他的恶行却愈发嚣张,侮辱在朝的诸王、贝勒、官员,独揽威权,聚集党羽,窥探朕的行踪,朕的起居行动,没有不被他探听的,实属过分。”】
看到这条的胤礽:……呵!
原本沉浸在未来自己会被废的爱新觉罗·胤礽此时伤心的心情速退。
他此时此刻忽然懂了一个道理,原来人无语到极点的时候,真的会笑。
谁监视谁?谁随时探听谁?
汗阿玛敢不敢再说一遍?
【“乃胤礽同伊属下人恣行乖戾,无所不至,令朕赦于启齿。又遣使邀截外藩人贡之人,将进御马匹任意攫取,以至蒙古俱不心服。种种恶端,不可枚举。”】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至于胤礽和他的属下们肆意做出乖张暴戾之事,简首无所不为,让我都羞于开口说。
他还派使者拦截外藩前来进贡的人,将进献给朕的马匹随意夺取,以至于蒙古各部都心中不服。种种恶劣行径,根本列举不完”。】
其他阿哥:“太子二哥,这么大胆吗?”
【“今更滋甚,有将朕诸子不遗噍类之势。”】
【白话文:“如今(他的恶行)更是变本加厉,竟有将朕的儿子们赶尽杀绝的势头。”】(注:“不遗噍类”指不留活口,“噍类”原指能吃东西的生物,此处代指活口。)
【“更可异者,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窃视。
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
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之人,岂可付以祖宗弘业!”】
【“更令人惊异的是,他每夜都靠近朕的营帐,从缝隙中向内窥探。
从前索额图辅佐他密谋不轨,朕早己洞悉内情,将索额图处死。
如今胤礽竟想为索额图复仇,结党营私,让朕不知今日是否会被毒杀,明日是否会遭谋害,昼夜都戒备谨慎,不得安宁。像这样的人,怎么能把祖宗的宏图大业交托给他!”】
胤礽:……
你时时刻刻让手下人监视我,时时询问就是关心儿子,我透着缝隙看一眼就是窥探。
汗阿玛,你可真双标啊!
【“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胤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伊犹以为不足,恣取国帑,干预政事,必致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己。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
【“我自即位以来,凡事都崇尚节俭,身上盖的是旧被褥,脚上穿的是布袜子。
而胤礽所用的一切,都远远超过我,即便如此,他还觉得不满足,肆意取用国库钱财,干预朝廷政事,这样下去必然会败坏国家,残害百姓才肯罢休。
如果让这样不孝不仁的人做君主,祖宗留下的基业该怎么办呢?”】
胤礽:……
如果不是光幕出现,胤礽还真不知道汗阿玛心里,竟然有对他如此多的不满。
明明是汗阿玛让他用的,如今倒都是他的错了。
【原文很长,就截取了几段主要内容,反正大概就是废太子胤礽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暴躁肆虐,残暴不仁的人。
反正康熙主题思想就一个:胤礽他不行,他不配为太子。朕废太子,不是因为朕不行,而是太子太差,辜负了朕的期待。】
【反正就是这事,这锅我不背,都是太子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