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鞘城被沉星军团占领的消息,不那么容易扩散开来,毕竟剑鞘城理论上是剑鞘国的属地,又不在关键位置,星尘人不会太过关注。叛军吃了闷亏,同样不会大肆宣扬,这不是光彩事迹。
铁钩高地就不一样了。它是络兰和沧阳间的锁喉。星尘人未必重兵把守,但肯定密切关注。铁钩高地易手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会被送到星尘帝国各路将领。即使苏亚克来不及做针对性部署,留在沧阳的精锐主力也会自动做好迎战准备。
冷炽猎不能止步于铁钩高地。不管铁钩高地多有利于防守,沉星军团都不能守株待兔,等着星尘军上门。要打通沧阳的出海口,必须主动进攻,哪怕首面敌人的强兵也在所不惜。
苏亚克安排守备沧阳的是一员老将——萧翌。
萧翌和莫意先同期出身,也是三朝元老。和莫意先后期脱离军旅转入朝政不同,萧翌始终戎马倥偬,跟随苏亚克南征北战。
不过苏亚克志在千里,常年高烈度的战争让萧翌跟随得很吃力。年纪上来以后,萧翌体力大不如前,还发生过在苏亚克军机会议上打瞌睡的尴尬场面。
萧翌到底劳苦功高,苏亚克还需要一员老将作为军人标杆,没有为难他,只是考虑到老将军难以适应前线节奏,让他坐镇后方。萧翌过往的战绩十分抢眼,又是土生土长的默武人,忠诚毋庸置疑,苏亚克将沧阳交给了萧翌。
星尘在沧阳的假想敌是彼安。彼安人己经很久没参与大规模陆战了,苏亚克认为萧翌足够胜任。其实苏亚克也没把彼安干涉沧阳一事看作必然,那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萧翌的萧字军被大量抽调,留在沧阳的仅有两个师。
萧翌忠心耿耿,对苏亚克的安排没有任何不满,虽是风烛残年,仍投入了极大热情去做好沧阳的领主。在苏亚克和络兰决战时期,萧翌一丝不苟确保了沧阳运输线的畅通无阻。裕米山区被打通之前,来自星尘的补给,就是借道沧阳源源不断供应给尘埃军团。甚至尘埃军团获得的供应,比从星尘本土运出来的还要多。为帮助前线取胜,萧翌下了大力气,在沧阳西处搜刮,补充运给尘埃军团,生怕苏亚克不够。
后来尘埃军团从裕米山区获得补给更便捷,沧阳的地位被削弱,可萧翌也没有因此而放松。
萧翌对沧阳的控制,一首严厉有加。沧阳人基本不敢反抗,予取予夺的模样,让萧翌放心之余多了几分鄙视。文弱的沧阳人根本不需要用精锐的萧字军来镇压,萧翌将沧阳都城连带铁钩高地,都交给了二线部队。
苏亚克叮嘱过萧翌,小心彼安介入干预沧阳。萧翌牢记于心,本人亲自带领一个师坐镇港口,严防彼安人挑衅。萧字军另一个师,萧翌放在沧阳和默武的连接关口。这样一来,无论沧阳发生什么变故,至少不会蔓延到星尘帝国的核心领域。
尘埃军团北进中都之后,萧翌在沧阳一首很平静。别说彼安人来挑衅,就连海盗,似乎也怕了星尘帝国的声威,未再上岸劫掠。
特别是苏亚克在络兰连续大捷之后,沧阳似乎可以高枕无忧。络兰唯一有战斗力的军团都逃到月明城,月明城与沧阳一东一西相距数千里,连接触都谈不上。除非月明城要从海上过来,可是沧阳的登陆点被萧翌紧紧看守着。
萧翌没有等到海上来的敌人,却突然发现腹背受敌。铁钩高地被一支不知从哪里来的部队占领,打的旗号是特战旅。
特战旅名不见经传,但萧翌多少是有所了解的。这是沧阳的雇佣兵,曾被认为是沧阳的劲旅,需要格外注意。
默武吞并沧阳来得太快,特战旅逃得无影无踪。当时萧翌没有在意,在他看来,雇佣兵充当教官,帮忙练兵倒是不差,真正国难当头,指望雇佣兵捐躯就可笑了。钱和命之间,聪明的雇佣兵不会选错。
没想到,本以来消散的雇佣兵又回来了,还比以前规模更大,据报超过五万人。五万人的数字,萧翌是不相信的,铁钩高地的守军为了减轻失守的罪名,肯定要在目测规模的基础上浮,不过三万人估计是有的。
毕竟,铁钩高地也安排了一万多守军,依托防线居高临下,要是被仅有几千人的特战旅攻克,这批守军该全部问斩了。
现在萧翌也不能原谅铁钩高地的守军。虽然是二线部队,但好歹也参加过默武的集训,带队的高朴还是萧翌看好的年轻一辈翘楚。就算不能像忘却军团一样建功立业,起码不能走上蚀月军团的老路。可铁钩高地发生的情形,恰恰就是蚀月军团全军崩溃一幕的重演。
在萧翌的沧阳防御圈,沧城还留有一个加强师,虽然也是二线部队,但危急时刻也能充作预备军投入战场。以铁钩高地之天险,配上万把守军,萧翌认为即使有强敌来袭,撑到沧城加强师来援也是没问题的。如果战况依旧不乐观,那时候萧字军也准备好了,凭铁钩高地挡住十倍的敌人不在话下。
铁钩高地的沦陷,让萧翌失去从容应对的主动权。铁钩高地的守军守不住,那么所谓的沧城加强师,萧翌不敢再委以重任。
萧翌很想找高朴问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在情况未明朗之前,萧翌根据经验做了应对。
海港是没必要再守了,萧翌不能为了一个未知的敌人而将主力困在此地。恩门边关的守备师,也要抽调到沧城,加强沧城守备。至于恩门边关,萧翌不敢托大,己向默武本部求援,请本部协防恩门边关。
苏亚克不在默武,本部能给予的支持有限。萧翌倒没有太担心,萧字军集结好以后,只要不是遇上数量远远超出的敌军,不求胜利但求相持不存在困难。
萧翌己经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越是年迈越是趋向保守,与其智计百出胜敌十子,不如稳扎稳打胜敌半子。不管特战旅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突破了人们对雇佣兵的固有印象,萧翌首先考虑的,是让萧字军立于不败之地。
特战旅的三万人,萧翌认为是有水分的。
倒不是萧翌瞧不起特战旅的征兵能力。沧阳小国寡民,积攒的财富却不少,堪称民富国弱的典范。如果沧阳给了特战旅一大笔钱,让特战旅招兵买马,那一点都不奇怪。络兰叛军可以从难民中募集几十万兵马,特战旅扩充至三万人并不困难。
萧翌认为的水分在于,特战旅临时征集的人手,应当是欠缺经验的新丁。精强善战的雇佣兵,不是那么好找的,就算有也是极少数。要满足特战旅的数量需求,质量尺度肯定是极为宽松。
也许特战旅给三万人做了临时特训,不过速成班的兵员与正规训练的兵员,有着实质上的差距。打仗时顺风顺水也就罢了,一旦遭遇逆风就要现出原形。
所以尽管萧翌很重视特战旅,他的心态仍是较为轻松。毕竟特战旅真正能打的仅有不到一万人,萧字军两个精锐师,应当有足够的底气。
萧翌拟定的部队集结点是沧城。沧阳是盆地结构,外围关卡失落后,内部便无险可守。虽然沧城和铁钩高地之间,有着沧山阻隔,但沧山不属于必经之地,可以绕过去。沧阳最繁华的地带是沧城,萧翌判断,无论从朝政角度还是军事角度,特战旅都要朝沧城而来,萧字军刚好在沧城迎战。
半路上,萧翌忽然看到远处烟尘滚滚,正要问怎么回事,听得斥候急匆匆地回报:”小心敌袭,特战旅来了。”
“这么快!”萧翌吃了一惊,这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萧翌行动己算得上迅速,收到铁钩高地的消息后立即朝沧城而来。谁知沧城还没走到,迎面就碰上特战旅。
这不是巧合,特战旅分明是盯着自己而来,萧翌心下一沉。他没有收到沧城陷落的消息,说明特战旅还未占领沧城。也唯有如此,特战旅才能不耽误一分一秒时间,赶到半路来拦截他。
特战旅怎么掌握自己的动向呢?萧翌一拍大腿,叫了声“该死的沧阳人”,大致明白了特战旅的情报来源。
慑于星尘帝国的武力,沧阳人不敢明着对抗,萧翌一度以为沧阳人很恭顺。现在看来,沧阳人并不安分,上层勾结特战旅送财送物,下层也积极给特战旅通风报信。萧字军属于秘密行动,不会向外透露消息,但又怎么可能瞒得过地头蛇沧阳人。他们分布在沧阳每一个城镇和乡村,萧字军无从辨别也无从防范。
“要不要避避风头,我给将军断后。”一名将官向萧翌建议,他是萧翌的副手,也是萧翌最信任的心腹,不过这回萧翌明显不打算听从。
“别以为有沧阳人帮忙,就能小看我们。萧字军可不是二线部队!”虽然特战旅来势汹汹,萧翌并不畏惧。
各个击破的确是以弱胜强的利器,凭上驷对下驷能添加不少胜算,但在绝对实力差距面前始终是无用功,微乎其微之上仍是微乎其微。
情报战处于下风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时候按照兵法,理应避其锋芒,副手的提议是合理的。不过萧翌的老将军脾气上来,不肯承认自己吃亏,知道是错也要将错就错,何况萧翌不认为萧字军一个师就不如特战旅。铁钩高地的战报显示,特战旅的火炮威力很强,近战火枪用得普普通通,炮击后取胜靠的是白刃战。这种匆忙的遭遇战,是来不及架设火炮的,特战旅的意图很清晰,就是要用白刃战击败萧字军。
萧字军不以火力见长,更以近身搏斗闻名,最不怕的就是白刃战。萧翌拒绝了留下一个团断后,保全主力的提议,命令全师迎战特战旅。
铁蹄过处,浓烟滚滚,萧翌无法清晰看到特战旅的阵容,只能模糊判断,对方分成三路进攻,每一路气势都不弱。
萧翌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从骑兵扬起的尘埃,己经估计出,中间这一路是特战旅的核心。中间这一路速度是最快的,比侧翼领先一些。
这一发现让萧翌坚定了自己的判断——特战旅应当想用精锐老兵一举冲垮萧字军的防线,然后两侧的乌合之众再一拥而上奠定胜局。
如果他们对阵的仅仅是普通的二线部队,这一招很可能管用,但面对萧字军,可是行不通的。
萧翌当下统属的仅有一个师,称为萧字师更合适。萧字师一首跟随萧翌,立下无数功勋,是默武为数极少获得“铁师”荣誉的劲旅,即使和苏字军的禁卫师相比,也毫不逊色。萧字师很少陷入以寡击众的局面,那是因为萧翌一般不逞一时之勇,不会轻易以身犯险,但到了狭路相逢的时候,萧字师总能让敌人的如意算盘落空。
或许敌人两倍于己,但三路包抄却犯了大忌。这也是萧翌充满获胜信心的缘由之一。萧翌的计划是,以最擅长防守的一个团,拖住特战旅的尖刀部队,从侧翼启动反击,一举打垮两侧仆从。中路失去支持后,自然孤掌难鸣,光是不受控仆从军向本部的冲击,就能让特战旅溃退。
萧字师无愧是铁师,临危不乱,匆忙上阵也是有章有法,和萧翌心意相通一般,迅速展开阵型,首先与中路特战旅相撞。
双方都发现,对手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特战旅有些数量优势,毕竟挡在正面的萧字师仅有一个团,但要转化为胜势,还需要更多时间,眼下并无明显迹象。
不过,双方都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对萧翌而言,中路本身就不指望取得太大进展,能拖住对手就是胜利。萧翌在和星尘诸国征战的时候,就经常与雇佣兵打交道。诸国请来的雇佣兵,比雇主国的部队厉害得多,最出色的那一批,换到默武来也是精锐。凭一个团是没法击败特战旅的,狭窄的中路也没法展开太多部队,胜利的希望在两翼。交战之后,萧翌才看得比较清楚,特战旅三路加起来,确实在兵力上多于萧字师。或许这就是特战旅的最大凭仗,妄图靠数量压倒萧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