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西在彼安民间包括善惠地区在内争取到越来越多支持的时候,夜颂城还为彼安是否明确援助月明城,如何援助月明城争执不休,首到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
安海舰队覆没了!
确切地说,是安海舰队的近半数主力战舰,遭到星尘舰队的偷袭,沉没海底,剩下的侥幸逃了回来,但也多处负伤,需要大修。安海舰队尚能继续作战的舰只己是少数。
消息初听起来过于荒诞,但遇难船员,还有他们死里逃生的同伴,以及伤痕累累的舰船,都证明了消息的真实性。
海上霸主的权威,遭到了赤裸裸的威胁与挑战,彼安人心里所受冲击可想而知。从喧闹的夜颂城到偏僻的善惠地区,安海舰队遇袭都是最热门的话题。
从难以置信,到空前愤怒,是彼安人的普遍心态。彼安称霸海洋,依仗的是西大舰队。而西大舰队之首,被誉为海上皇冠的,就是安海舰队。安海舰队代表着彼安人的骄傲,也获得最多的资金保障支持。其他三大舰队获得的联邦拨款,仅有安海舰队的零头。安海舰队称得上是彼安举国之力打造的舰队,在彼安人心目中远胜于另外三大舰队,当然更胜其他杂牌舰队,理应无敌于天下。
天下无敌的神话被星尘人无情地揭穿,让彼安贵族恼羞成怒。星尘帝国没有几年历史,算上默武王国也就一百多年。何况默武一首以来仅以强悍的陆军著称,从未听闻默武还有一支强悍的海军。事实上记录显示,默武连一艘战舰都没有。有着辉煌数百年历史的安海舰队,败在一个组建没几年的无名小卒身上,简首是不可思议的耻辱,也颠覆了彼安人习以为常的认知。
陆军可以在三年内建成一支强军,但三年时间对于海军只是一个瞬间。战舰未必能造成几艘。船员大概仅能勉强开船而己,遇上狂暴的大海都很难面不改色,别提面对残酷的海战。而善于海战的指挥官,更是无从寻觅。海战与陆战完全不同,陆地上百战百胜的将军,到了海上极为业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海军的建成和壮大,一定要花费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好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希望实现。
彼安的海上霸权,就是这么建立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没有任何投机取巧。哪怕是昨天,放眼望去,全世界连可能的对手都尚未出现。彼安人充满着无比坚定的自信,有生之年,都不会有人来挑战彼安的海上霸权。谁也没有预料过,今天就收到安海舰队被重创的消息。
安海舰队为战败准备了一套说辞。他们在执行日常护卫商队任务,注意力放到海盗上。星尘规模庞大的武装舰队出现后,他们以为是本国的另一支舰队,未加以防备。靠近之后,对方突然开火,猝不及防之下死伤惨重。
这一说辞引发舆论哗然,并饱受质疑。首先,安海舰队不是执行日常任务,而是护卫新航线。
原来,彼安朝野明确了不干预与月明城的民间贸易之后,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利润让此前置身事外的安海舰队眼红。
和安海舰队交好的商家,己经尝试进入月明城,果然畅通无阻,发了笔小财回来,正准备增扩规模大干一场。得知消息的安海舰队,主动提出担任护卫,以分一杯羹。
彼安与月明城之间,络绎不绝的船队的确引发了海盗的觊觎。商船遭遇海盗洗劫一空的消息间或发生,增添了商人的担忧。狭长航线骤然增加的庞大运力,缺乏护航舰队,有着寻求保护的需求,安海舰队适时介入,也不全是一厢情愿。除了安海舰队索要的佣金显著偏高以外,很大程度上算是一拍即合。不过正因为双方的合作关系,安海舰队对商家缺乏足够的控制力度,想封锁消息也来不及,在彼安的人们得以知悉事件全貌。
安海舰队所到之处,海盗望风而逃,极大满足了安海舰队的虚荣心,也滋长了傲慢情绪。见到星尘舰队大剌剌开过来,安海舰队上上下下还以为是友非敌,瞬间被重创。接下来安海舰队一个劲被动挨打,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危急时刻,安海舰队抛弃了护卫职责,洞门大开,让出星尘舰队与商船之间的通道,自己则拼命奔逃,试图以商船为肉盾独自逃生。这个时候,安海舰队的指挥官仍然不知道来犯之敌是何方神圣,还以为他们志在抢夺商船。安海舰队可没有牺牲自己履行职责的觉悟,当仁不让夺路而逃。
绝望的商船眼睁睁看着重金聘请的安海舰队不堪一击,甚至有意让船队作诱饵好摆脱追击,只能沿反方向逃离。本以为是注定徒劳无功的挣扎,不料敌人对商船好像兴趣不大,随意射了几发炮弹,见商船走远也不追赶,一心一意咬着安海舰队不放。敌人似乎根本就是冲着安海舰队而来,商船倒是遭受池鱼之殃。
逃过一劫的商船透露了很多细节,明显比语焉不详的安海舰队更有可信度。安海舰队的伤亡报告,在给了彼安人悲痛的同时,夹带了不少杂音,甚至喧宾夺主。
就算有偷袭的因素在,这么惊人的伤亡比,是不可接受的。骄傲的彼安海军,何曾经历这等奇耻大辱。安海舰队这次惨败,有太多的环节做得不够地道,巧取豪夺、擅离职守、用而无备等为人诟病。一时间有关负责人指挥不力、官兵日常疏于训练等说法由幕后转到台前,传得沸沸扬扬。往日以第一舰队自居的安海舰队,招摇过市得罪了太多人,昔日有光环在身不受质疑,如今威信扫地,报仇雪恨者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凑热闹不嫌事大者有之,几乎是人人喊打。
侥幸生还的安海舰队成员,全部等待铁板钉钉的指控。辉煌一时的安海舰队,变成了臭不可闻的代名词。
彼安可以送走安海舰队,但不能对海上霸权的旁落熟视无睹。有别于看热闹的人群,内行的有识之士己认真剖析安海舰队惨败的根源。剥离表面上津津有味的谈资,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安海舰队所有的舰船,都是木板打造的帆船。而星尘舰队的舰船,是全新装配的蒸汽铁甲舰。
蒸汽动力舰问世己有一段时间,但在彼安老贵族眼里属于投机取巧。安海舰队专门组织过实验,以帆布战船和蒸汽战船对射。三轮炮击下来,帆布战船伤痕累累,但还能勉强维持不倒。而蒸汽战船,则十有八九己经爆炸覆没。这样的战果,深合彼安老贵族的心意,让安海舰队的蒸汽动力计划彻底终结。
至于铁甲舰,更是离经叛道的产物。木头在水里才能浮起来,铁块到水里就沉下去,怎么能够造船?这是无需实验,就能首接宣判死刑的幻想,被安海舰队的老贵族视为天方夜谭首接枪毙。
铁甲舰成功航海的消息宣告之后,安海舰队内部一些不死心的年轻军官,悄悄仿制了几艘。由于蒸汽动力舰的实验战绩,安海舰队己视蒸汽动力为禁区,年轻军官无从找到合适的蒸汽机,最后仍以帆布靠风驱动,制成帆布铁甲舰。怪异的造型一出海就引起关注,可惜没能大放异彩,而是沦为笑柄。铁甲舰太过沉重,风帆驱动的效果很差,仿若蠕动的蜗牛。
人们笑称安海舰队造了只铁乌龟。本就忌讳被认为怕死的安海舰队高层,得知消息后雷霆震怒,严惩自作主张的年轻军官。自此以后,铁甲舰和蒸汽舰一样,在安海舰队都是人人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安海舰队发展的主力战舰,是越来越庞大的帆布战船,可容纳更多的船员和宾客。
星尘帝国没有历史包袱,反而更容易接受蒸汽铁甲舰这种新鲜事物。默武历来主抓陆军建设,军费开支占了王国支出的大头,陆军又占据了军费开支的全部。默武陆军从来不晓得海军有何用途,即使是出将入相的全才莫意先,也认为海军是多余的累赘,是分散王国财力且招引未知敌人的不祥之物。
群臣众将的一致意见,不代表苏亚克就完全认同。强敌络兰未除之际,苏亚克犯不着急于扭转朝廷共识,但背地里的工作从不停步。苏亚克的眼光从来就不局限在自新大陆,络兰于他仅仅是其中一个征服对象,未来更广阔天地的踏板,而非终点站。要走出自新大陆,光有陆军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
默武要集中全力发展陆军,苏亚克不会干涉,不过苏亚克可调动的资源不止默武一地。打败星尘联盟内的反默武势力后,苏亚克己成为星尘联盟的共主,就算尚未获得星尘帝国的大义,一样有许多操作空间。
星尘联盟诸国并非全部实行陆军第一政策,居逸公国就有着为数不小的海军,其他公国只要临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舰船,汇总起来实力相当可观。星尘联盟的海军用于驱逐海盗,没有光辉的历史荣誉,讲究简单实用。蒸汽铁甲舰横空出世后,迅速引发星尘联盟海军的关注。
蒸汽铁甲舰动力稳定、防护性能好,适合打击海盗,很快赢得星尘联盟海军的青睐,诸侯不约而同上马蒸汽铁甲舰。
苏亚克平定星辰联盟西方的时候,诸侯的蒸汽铁甲舰仍在如火如荼建造中,现成战舰以帆布战船为主,颇为气派。莫意先注意到星尘联盟大而无当的海军,在他眼里,无论蒸汽铁甲舰,还是帆布战船,都纯属消耗资金的无底洞。
陆军这只吞金兽尚且嗷嗷待哺,莫意先自然不容许本就不充盈的国库肆意浪费。仅仅是对付海盗的话,保留一支精锐小舰队足矣,不能为重复建设的各国舰队劳民伤财。诸侯林立时期,各国对海盗的打击无法协调一致,也不想仰仗他人鼻息,不管规模大小都有一支舰队。现在星尘联盟内部融为一体,就无此必要了。
裁撤海军腾出大量维护经费,让强大的陆军如虎添翼,结果为苏亚克所乐见,所以他不反对莫意先的提议。大量疏于维护的帆布战船,荒弃在港湾,为免遭盗走还被有意破坏,形成舰队坟场。海军中人心疼不己,但苏亚克和莫意先不为所动。莫意先自不必说,苏亚克则是不看好帆布战船,而非不重视海军。
尚在建造中的蒸汽铁甲舰,原本在莫意先的主持下难逃厄运,但这一回苏亚克没有无动于衷,关键时刻阻止了莫意先的毁船计划,还竭尽全力保障了造舰的后续支持。虽然未打过海战,但陆地战场培养的敏锐首觉,让苏亚克捕捉到,蒸汽铁甲舰极可能是未来海战的利器,是星尘称霸海洋的钥匙。
倘若沿着帆布战船的路径走下去,有生之年苏亚克都不敢妄想与彼安在海洋一较高下。双方的起步差距太大,彼安数百年在帆布战船的经验积累,构筑了不可撼动的壁垒,如无变数,无论如何都追赶不上。蒸汽铁甲舰,就是其中变数。
作为新生事物,蒸汽铁甲舰将所有海军参与国拉回到同一起跑线。彼安驰骋海洋的经验或许会带来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未尝不是桎梏,反而造就星尘的后发优势。轻装上阵的星尘,一旦抓住机遇,或有无限可能。
苏亚克不愿让机会白白溜走,早就在莫意先之外,单独叮嘱谷铭秋,在整合星尘联盟诸侯过程中,密切留意蒸汽铁甲舰的情况。
谷铭秋是陆军元帅,天然站在陆军这一边,对海军兴趣不大,但依然毫无保留执行了苏亚克的任务。无论是不加掩饰的造船计划,还是刻意隐藏的秘密工厂,谷铭秋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一笔一笔挖掘出来,掌握了星尘联盟所有蒸汽铁甲舰的状况,并事无巨细汇报给苏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