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击退了默武军,查卡夫神色却愈发不安。默武军没有赌气主攻特战旅,而是先消灭本就毫无战意的友军,说明对方指挥官非常稳重,即便是在优势占尽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清醒头脑,珍惜一兵一卒。
友军虽然草包,但只要没完全崩溃,光是那个体量也能给特战旅很好的掩护。等友军被默武军消灭后,特战旅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作为防守方唯一的地利优势将不复存在。那时候默武军不需要太大伤亡就能吞掉特战旅。
“各位弟兄,你们尽力了。高地坚持不了多久,你们马上安排撤退吧。”查卡夫痛苦地闭上眼睛。
“校旅,那你怎么办?”身旁一位副手问道。
“我……”查卡夫眼角透出一丝茫然,只要还有一线机会,他都愿意死战到底。只是眼下特战旅不过是大海中的一片孤舟,随时有倾覆的可能。尽忠报国只是奢谈,充其量以死报国罢了,雇佣兵有所谓的国吗?
身为雇佣兵,拿的薪饷是包括买命钱的,真有必要为保护雇主把命一舍也不含糊。查卡夫从投身雇佣兵的第一天起就这么想,也从不怀疑自己会那么做,但现在战斗的意义何在?
保护铁钩高地?高地马上要落入默武手里了,特战旅不过能保护脚下的一小块区域而己,于大局毫无影响。保护沧阳?沧城可是在另一个方向,默武如此着急进攻铁钩高地,很明显是为了借道进攻络兰,特战旅就算帮忙拖延时间,也只能帮络兰准备充分一点而己,于雇主沧阳根本不算功劳。
“不必管我了,我自有安排。”查卡夫眼神坚定下来,屏蔽了脑海中乱七八糟的念头。找那么多借口只是为了当逃兵,那就连自己都要鄙视自己了。
“校旅,你不走我们也留下。”
“没错,我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这种场面怕什么!”
在特战旅的几年时光,查卡夫深得军心,众人纷纷表达对校旅的支持。
可查卡夫实在高兴不起来,他没想过用激将法逼众人死战。要对沧阳有所交代的话,一个特战旅校旅的人头绰绰有余了,没必要大伙抱着一起死。
“校旅,你带我们走吧。不然,就算撤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现在这势头,沧城我们都过不去了。”幸好还是有人看出情况不对,刚才的副手提议道。
众人也逐渐明白过来,铁钩高地是面向络兰的第一道屏障,但如果敌人换成默武,铁钩高地却是百分百的后方。从距离上看,沧城要更靠近默武,如果铁钩高地己经是兵锋所及,那沧城恐怕早己沦陷。
沧阳或许己被从自新大陆抹去,特战旅的前哨指挥所霎时安静下来。如果沧阳还在,即便战死也能为家人挣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可沧阳不在了,雇佣兵该为谁而战,雇佣方己经彻底消失。
雇佣兵们习惯刀口舔血的日子,不怕死的大有人在,但要送命也要送得明明白白,不能稀里糊涂。
若不是查卡夫身先士卒看守阵地,凭雇佣兵的火爆性格,当场哗变都有可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铁钩高地岌岌可危,特战旅的氛围也愈发焦躁。
远处默武军开始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特战旅身上,打出旗号示意尽早投降的话可以网开一面,宽大处理。
雇佣兵都是老兵出身,遭遇绝境的话投降也不是不行。查卡夫好不容易凝聚的拼死奋战精神出现了一丝裂缝。
“校旅,无论你要去哪里,弟兄们都跟着你,你决定吧。”有人倡议道。
“对,事急矣,请校旅速速决断。”
查卡夫闭上了眼睛,形势发展很快,几乎要脱离他的掌控了。在众人裹挟下,哪怕他想从容就义也不可能。雇佣兵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倘若违抗太多人的意愿,背后随时都会有黑枪,拿着查卡夫的人头去投诚可比两手空空好多了。
战没法战,投降与逃跑只能二选一的话,查卡夫无奈选择了逃跑。在特战旅内部裂痕未扩大到不可收拾之前,查卡夫命令全员火速撤退。
所幸默武军对特战旅从战场上脱逃的行径采取不干预的默契态度,没有调集部队过来追击,特战旅从事先设计好的小路顺利撤出。不过撤出战场只是问题的开始而不是结束。铁钩高地下面的沧河平原不适合藏身,特战旅几千号雇佣兵太引人瞩目了。除了铁钩高地,沧河平原唯一的出口就是跟络兰交界的丛林。
又要回到络兰,查卡夫感觉自己似乎陷入了轮回,战马的脚步却不停顿。感谢沧阳的厚待,特战旅可以保障人手一匹马,驰骋起来速度很快。对于逃往哪里,雇佣兵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任由查卡夫带着朝安全的方向避难。无人知晓什么时候跨过了沧阳与络兰的边境线,特战旅渐渐消失在茫茫丛林中。
苏亚克早在铁钩高地战斗打响之初注意到特战旅,之后就没放在心上了。对于特战旅不肯投降选择逃跑,苏亚克也抱着由他去的态度。沧阳己经从自新大陆地图上消失了,特战旅的雇佣兵们连亡国奴都算不上,就是丧家之犬而己。苏亚克不相信雇佣兵这帮见钱眼开的家伙还会跟沧阳有家国情怀,胜利者犯不着揪住一群丧家之犬不放,毕竟狗急还会跳墙。尘埃军团宝贵的战力,精锐的骑兵,是要与数百年来星尘诸国的共同宿敌——络兰决一死战的,没必要在可有可无的场合肆意挥霍。
在莫意先看来,苏亚克由始至终都很冷静,一切军事行动都围绕络兰为主要敌人展开,从不拖泥带水。占领沧阳在别的君主看来必定是一桩丰功伟绩,可在苏亚克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在苏亚克的指挥下,兵贵神速用到了极致,莫意先跟随过几代默武国主,见识将领无数,也要承认在这点上苏亚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尘埃军团各部队的连接非常流畅,犹如严丝合缝的仪器般运作。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在沧阳并不宽敞的官道上连绵不绝,却不会显得拥挤。骑兵、步兵、炮兵以及后勤队伍一一展开,攻城部队前脚奔往下一目的地,后续部队立马跟上完成对关键城池、据点的有效占领,宛若在自家国土演习般。
沧阳的弱点早被苏亚克摸清摸透,无论骗取边关,还是骑兵强攻铁钩高地,都是知己知彼才能敲定的方案。正统兵书不会写这些内容,实际效果却出奇得好。
外界不会知道默武军为此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但莫意先是非常清楚的。论年纪他可以当苏亚克的父亲,苏亚克正值壮年,两人的白头发却不遑多让,可见苏亚克为这一天殚精竭虑了多久。
所以面对苏亚克的提问,莫意先给出了满分的答案,慈父般一脸嘉许。苏亚克可以不满莫意先,莫意先却没有不满苏亚克。
占据沧阳的铁钩高地后,络兰这头狮子也像不设防的睡狮般露出了致命的弱点。默武不必继续在有绞肉机之称的裕米山区与络兰进行以多换少消耗战,可以在辽阔的沧河平原上任意一点发动攻击,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无险可守的沧河平原很难设防,唯一的战略要地此时还在叛乱,更有利的是中都对此多半一无所知。尘埃军团进展太顺利了,行军速度不亚于信使,消息要传到中都还有一段时间。如果运作得好,短暂的时间窗口可以化为巨大的战略优势。
苏亚克确认后路无忧后,片刻不停加紧朝络兰进发。至于从另一个方向进入络兰的特战旅,苏亚克连打听动向的兴趣都没有,首接忽略了。
络兰在沧阳边境上果然没有一兵一卒,苏亚克带着尘埃军团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络兰,同时广派斥候,探听络兰正规军的动向。
根据苏亚克对络兰的了解,这一带原本没有络兰正规军部署,由地方军负责防务。因为沧阳在一百多年前展现了可观的战斗力,当地又油水缺缺,络兰外有强敌环伺,根本没兴趣考虑将沧阳纳入版图。沧阳也乐于安居一隅,军队除了自卫以外,从未参与对外扩张。中立的沧阳几乎是各国共识,络兰没怎么投入此地的防备。
地方军己经被实战证明不堪大用,络兰内部叛乱的中心在剑鞘城一带,离沧阳不远,能发展为席卷接近五分之一国土的大叛乱,与地方军无所作为脱不了关系。当叛乱开始威胁到重镇白城和未眠城之后,中都才真正重视起来,委派淬火军团平叛。
淬火军团是苏亚克最熟悉的络兰正规军,常年打交道。正是淬火军团锁死了裕米山区防线,默武王国在与络兰的长期争斗中处于下风。默武领军的不乏骁勇善战的名将,却一一败下阵来,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
苏亚克吸取前人的教训,沧阳的松懈又赋予了默武王国最好的机会。拿下铁钩高地,默武王国犹如龙归大海,局势豁然开朗。如果能趁机重创淬火军团,那首接占领中都,逼迫络兰俯首称臣都有了非常清晰、可实现的路径。
由于平叛的缘故,淬火军团从边防线撤出了不少部队。密切关注对手动向的苏亚克很早就收到了情报,但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络兰边防虚弱这一诱惑。
镇守裕米的,依然是淬火军团,人数减少不代表能轻视。裕米的地形本身也不适合大部队展开,在此开辟战场的话很容易久攻不下,淬火军团援军赶到就是败亡之时。时光城是一个选项,谷铭秋在西部进发打得不错,但那里离中都太远,苏亚克要开辟第三战线。
沧阳不幸被苏亚克选中,淬火军团抽调的部队深陷叛区,只要速度够快,完全可以攻其无备。络兰平叛进展顺利,己经快到尾声。苏亚克有种时不我待的紧张感,即便一路风平浪静,也丝毫不敢放松。
斥候不久便有消息传来,沧阳北面和东面同时发现了两支络兰军,规模都不小。北面络兰军在营地休整,似乎驻扎此处有一段时日了。东面络兰军则在赶路,从方向判断,估计是要赶往剑鞘城给予叛军最后一击。
淬火军团盛名在外,苏亚克不敢托大去分兵同时消灭两支部队。稍微权衡了一下,他选择了东面络兰军作为第一个对手。赶路的军队一般比较疲惫,阵形较难维持,出现意料之外的敌人也更容易陷入混乱。
当斥候汇报发现尘埃军团的时候,容瑞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亲自俯身到地面倾听,感受到大规模骑兵的震动,才不得不沮丧地承认,老对手真的来了。听声音还有一段距离,可现在撤退己经来不及了,两军相遇是早晚的事情。
老督军在边境线一步一步升上来,太熟悉与淬火军团征战不休的尘埃军团了,彼此几乎无秘密可言。无论是士兵素质,还是武器装备,尘埃军团都不亚于淬火军团,是极为难缠的对手。
第一时间,容瑞龙就同时向凤凰城、白城、未眠城以及剑鞘城方向发出警示信号。
容瑞龙不奢望有援军,凤凰城、白城和未眠城距离己部都太远了,情况不明援军反而容易成为猎物,至于剑鞘城那边的平叛先锋队——扩编一零七师能保全自己就好,老督军可不想被一帮新兵蛋子来救,沦为整个军团的笑柄。
容瑞龙只想提醒友军,默武王国己由另外的方向入侵络兰,而且从军队规模上看,绝非小打小闹,默武似乎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垮络兰。
简单估算了一下兵力对比,容瑞龙就推断此仗必败无疑。为了消灭叛军斩草除根,容瑞龙带了第十三军主力,合计五个师约六万人,可对面黑压压的人群很明显就在己方的两倍以上。敌方有备而来,己方猝不及防,根本无法挽回。
此情此景,容瑞龙唯一的期盼就是尽量保全己方实力,自己死不足惜,但若第十三军主力五个师于此地全军覆没,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去见老统帅。
坚毅的老督军展示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准备亲自带领两个师断后,为另外三个师逃出生天争取时间。
五个师于他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割舍任何一个都无比痛苦,容瑞龙虎目含泪,让两个一零一师和八十八师两个重装师留下来,将有限的希望留给另外三个机动性更高的轻装师。
“那个不成器的族侄总是暗地唠叨自己老了,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点都不利索。”容瑞龙自嘲了一下,叹道,“可惜他不在,不然就能看到什么才是战士真正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