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一点也没有逃亡的感觉。
他在逃跑了半日的时间之后就知道,药尊已经不可能再追来了。而那个药尊,既然可以屡次预测到自已的位置,王松就不得不去找灵剑宗讨个说法。
“我的实力当然不足以挑衅一个宗门,但是问题不大,我现在是孤身一人很多事情还比较好做。成为了元婴修士之后我感觉到这片天地都在束缚我,随便使用的法术奥义都必然会被压制。要突破这个压制应该很危险,我还得小心,既然成为了元婴期,我的所有能力都必须跟上现在的境界才行。现在我缺乏的是什么呢?”
捏了捏拳头,王松很确信自已缺少的东西是什么。
力量,绝对的力量。
对于修士来说身体的力量毫无意义,哪怕可以随意的搬山,也会被一把飞剑刺穿从而死亡。所以修士在修行界想要更安全的方法,自然就是建立自已的攻防体系。
这个体系也是早期王松追求的东西,那就是全面。
攻击法宝、护身法宝、飞剑、防御法术、仙道的知识。
现在王松对于仙道之中万般道路都有了一些理解,通过丹道的修炼他的法术境界更是可以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的突破,那么现在王松追求的东西已经不只是这种形式上的法术了,也不是让自已继续修炼下去的功法。
而功法对于修士其实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是身为地仙之位的那些强者。
强者之所以是强者,不只是因为修为高深,也因为自身的境界,其中无关品德。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修行界里有一些畸形的概念,那就是很多人都以为自已背靠大树好乘凉,却忽略了自身的素质有多高。
以为自已进入了门派或家族势力就可以有更好的条件,但是先决条件却是放弃自已的发展。
这种就叫做本末倒置,本来应该给自已更好的修炼环境,却又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支付,最后导致自已无法利用更好的环境。
王松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这个修行界的大多数人都不一样,这也是当然的,毕竟他是都市来的一个蹩脚作家,或者说是幻想家。他的脑子里看的比起大局,更多的是个人的情绪。分析大局不是王松擅长的事情。
他现在明白自已该做的事情,也明白了修炼是怎么回事,那么接下来自已的任务也就被交代清楚了。虽然一句话也没说,可是修行这一路上似乎早就有了铺垫。
在这一切的铺垫之中,有两件事情是王松真的感到惊讶的。
其一就是自已会被一个自称鬼族之女的妗儿盯上,她的实力强悍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那是可以化身千万的水平,甚至她的化身之中还有实力能够比肩出窍期的阴神。
王松想要炼制……或者说喂养出一个实力接近阳神的阴神,这都非常困难,王松还有着先决条件,他炼制阴神的道路已经被老鬼铺平了,但预想和现实有极大差距,王松用太乙紫金魄炼法去炼制的阴神最多牵制出窍期几个呼吸的时间,让王松觉得这些外道终究无用。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药尊对自已的态度。那个药尊显然是知道一些自已身上的秘密,但是王松却不敢去听,他知道有更加强大的存在盯着自已,自已就只是一枚棋子被安排到了这个世界里。
而更高层面的存在是王松不知道的,就和药尊的背后肯定也有一个更高层面的存在,妗儿也是一样。妗儿是帮助自已的,但是妗儿本身只是受到一点指引,她看上了自已,那似乎和命运有关。
药尊虽然要得到自已的力量,但他也没想过杀死自已,也就是说他背后的存在很可能与自已背后的存在有着某种赌约,这个赌约之中有着规矩,双方不能随便杀死对方的信徒?
可是自已没有这种限制。
这让王松有了一种危机感,这个危机感从王松踏入金丹之道成为人仙之后,逐渐在脑海中形成。
王松很少看小说了,所以他写的东西没有人看,是因为缺乏新意吗?并非如此,王松总是有新的点子,总是有着创新的手段和融入有趣东西的能力,他缺少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就是两个字——文笔。
缺乏让人看进去的本质内核。
哪怕烂书都有大批量的人看,逻辑清晰主线明确的书却没有人看吗?这是什么道理。原因很简单,第一章吸引人的东西永远都是文笔,而这个文笔与优美与否无关,它判定的要素是“看你书的人是否看得懂你要表达的东西”。
这就和丹道一样。
丹道内景的建立极为困难,这是一道天堑,就是它拦住了丹道进程。假如丹道和《金石秘典》一样单纯,人人都有机会通过丹道进入修炼,保底也能修炼到金丹期抵达人仙之位,寿元数千年,元神上万年,都可以永久的思考下去,不会觉得无聊。
可是天下间能够叫得出名字的丹道修士少得可怜,如今王松也算做一个了。他聪明吗?并不聪明,只是他碰巧对上了丹道的电波。
也因此王松建立了内景,修炼成为了一名丹道修士,他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那就是这个修仙界里没有什么偶然,一切都是必然。
自已也应该是某个小说里的角色,而且很可能是主角。
那么换位思考一下,主角发展到自已这个程度应该如何呢?从传统修仙小说的剧情来看,写到这里差不多就要有更大的挑战,更多的设定了。
很复杂吗?不,简单推理一下。
主人公需要敌人或朋友,都需要一个契机,把这个敌人和朋友引出来,让他们与自已产生交集。有可能朋友是早就听说过自已的人才,和自已惺惺相惜,而敌人也可能是早与自已有旧怨,只是主人公一直没有在意。
如果是这样的背景,王松在没有得到启示的情况下,他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想,那就是自已身为主人公的存在,有可能是自已写的小说里的一个角色。
这是禁忌。
大部分人可能都会以为作家就是YY一个自已最想要的世界,让全世界围绕着主角转,而那个主角就是作家自已的替身。
但真的是这样吗?简单地说,如果把自已代入主角,就必须让作家发掘自已身上的弱点才行。
否则主角就无法成长。
主角无法成长的小说,就是“龙傲天开场就无敌,越来越无敌,到最后有了一些弱点,只是这些弱点都是衬托自已无敌存在的点缀”。
请问这样的主角让作者代入其中或许很爽,读者该怎么代入呢?
从王松还没写小说的时候就注意到了,看小说的付费群体正在改变习惯,甚至大部分都不喜欢付费了。而在网络上付费的习惯他自已还有,于是他分析了自已,想要吸引读者就需要让读者代入。
那么主人公就需要是一个能够让读者代入的形象。
这个形象年年变得抽象起来。
最开始是一个底层的人通过自已的努力向上爬,虽然有外挂,但是主人公也克服各种难关,做出自已的选择最后不管靠着外挂还是什么变强,但还是一个拥有着正直之心的主人公,得到了圆满的家庭和富饶没有压力的生活。
慢慢就开始发展成为了主人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排除万难把一切敌人大卸八块的流行,这样的主人公也会成长,之前做的事情都可以用“好事自有圣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来解释,就是说没有能力强出头是无谋的,等到自已变成强者再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就行。
而为什么说年年变得抽象起来,这是流行的原因吗?却也并非如此。
主人公的形象变成了更加强大的存在,既然要让人代入,一开始的起点要有缺陷,这个前面也提到了。
可是看书的群体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更喜欢一个有脑子,随便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分析现状,不管对错都可以让自已轻易成长,第一节点从Lv1升级到Lv10,第二节点从Lv10升级到Lv99,之后就变成了自已的级别碾压体同时期的“玩家”或者说“主人公”,从而以这种方式让自已的主角和其他主角同台竞技,而因为自已的主角预想的未来步骤更多导致胜利。
虽然算不上智斗,可是主人公在人性方面逐渐的弱化了,只是通过附加角色体现主人公依然有着人类的感情,实际上主人公的情感方面更弱的确是事实。
那自已呢?
王松或许对自已不太了解,但是他觉得自已很符合这样的情况,但是自已绝对不是主角,因为自已背后的人没有指引没有提醒,选择都是自已选的,也就是说自已有可能是把自已写成了书中的主角。
如果是这样,以后的自已还会拥有人性吗?还会存在吗?或者说,下一章的自已和这一章的自已,是否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了呢?
为了避免自已被侵蚀,王松现在就必须要着手准备。
“我突破到元婴期,感受到天地对我的束缚是实际存在的,但是它又可以被我的努力而捅破。我很害怕,捅破了束缚之后的代价是什么?没有人告诉过我,只有我自已去实验。前方有什么东西等着我,我不得不对我的道心求证,在确信‘我’是‘我’之后,就开始新的计划,在这本书里让‘我’作为主角能够一直活到最后。”